董卿:40歲還不會做這件事,會後悔一輩子!

董卿的優雅,是不少女人渴望擁有的。

她就像一個與“節慶”“晚會”如影隨形的符號,人們習慣了她,但也有些“相看兩厭”的審美疲勞。或許連她自己也未想到,當了這麼多年“央視一姐”之後,

卻因為一檔文化類節目,令許多平日最愛吐槽的年輕人驚呼“真女神”。

董卿:40歲還不會做這件事,會後悔一輩子!

沒有人會隨隨便便成功,內外兼修的美女董卿提起父親對自己的魔鬼教育,總會垂淚。在董卿幼年時,父親不允許她多照鏡子。在父親看來,馬鈴薯再打扮也是土豆,每天有照鏡子的時間不如多看書。

對於一個女孩子,這樣的教育確實嚴苛了些,但是,董卿能考上覆旦,並且在主持中怡然大方,與父親培養她讀書的習慣息息相關。

“一日不讀書,無人看得出;一週不讀書,開始會爆粗;一月不讀書,智商輸給豬。”在一開始,讀一本書並不能給一個人帶來多大的改變,因為靠讀書所追求的成功,還需要很多客觀的因素,需要很長時間的積澱。但是不讀書,卻能很輕易地改變一個人。

董卿:40歲還不會做這件事,會後悔一輩子!

讀書的“有用之處”

小學的時候老師講過一個笑話。有一天曾國藩在家讀書,一個小偷就在他家門外牆角等著。本想等他入睡以後偷竊,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見他睡。

那篇短短的文章他始終沒有背下來,最後小偷忍無可忍,從門外跳出來大叫:“這種笨腦袋,還讀什麼書”。

當年老師講笑話,結語是曾國藩雖然笨,可他勤奮好學,終成一代名臣。

然而,如果你讀過《曾國藩家書》,你會了解到,這位名臣,居然曾因打了敗仗跳河自殺,他和我們普通人一樣,都會遭遇挫折,熬不過就是人生的無底洞,撐過去,才是人生的成人禮。

我們不再只瞭解到老師口中那個“有點笨但刻苦”的曾國藩,我們能看到一個人在遭遇不同狀態下多樣的人格。

記得蔡康永說過這樣一段話:

“為什麼我常鼓勵大家讀書?因為我們的人生非常有限,閱讀可以拓寬我們的經驗,看到別人的人生是什麼樣子。有機會看到別人的人生長什麼樣子,就會培養出一種抽離的能力。”

培養抽離的能力,就是讓我們跳脫當下的認知,面對新事物,從而看事情看得更深遠、更完整。

我想,這就是讀書的有用之處,它能讓你踩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這個世界。

董卿:40歲還不會做這件事,會後悔一輩子!

讀書不是為了記住

我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在山東省平原縣一家農戶裡,住著一位老人和小孫子。每天早上,老人都坐在廚房的桌邊帶著他的小娃娃,搖頭晃腦地讀著《詩經》、《春秋》、《三國志》等古籍,書聲朗朗。

一天,小孫子問道:“爺爺,我試著像你一樣讀《道德經》,但是不知怎麼回事,我都猜不透那裡面的意思。有時,我似乎理解了一丁點兒,可是一合上書,腦袋中又立刻忘記了。這樣讀這些書有什麼收穫呢?

老人安靜地將一些煤投入火爐,然後說道:“用這個裝煤的籃子去河裡打一籃子水回來。”

孩子照做了,可是籃子裡的水在他回來之前就已經漏完了。

孩子一臉不解地望著滿臉滄桑的爺爺。老人看看他手裡的空籃子,微笑著說:“你應該跑快一點兒。”說完讓孩子再試了一次。

這一次,孩子加快了速度,但是籃子裡的水依然在他回來之前就漏完了。

他對爺爺說道:“用籃子打水是不可能的。”

“你真的認為一點兒用處都沒有嗎?”老人微笑著說,“你看看這籃子。”

孩子看了看籃子,發現它與先前相比的確有了變化。籃子十分乾淨,已經沒有煤灰沾在竹條上面了。連提手也變得更加光滑了。

“孩子,這和你讀古典書籍一樣,你可能只記住了隻言片語,它的意思或許你一點兒也不理解,但是,在你閱讀的過程中,那些文字,以及你朗誦時的氣氛,它會影響你,會淨化你的心靈。

這位小孩記住了這句話。後來,他一直本著這樣的信念,終生與書籍為伴,不斷進取,最終成為我國宗教學的泰斗——他就是已故國學大師任繼愈先生。

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它會影響你的思維方式,改變你的說話談吐,讓你遇見一個更好的自己。

董卿:40歲還不會做這件事,會後悔一輩子!

中國人平均1年讀書不超過8本

中國13億人,將紙質書與電子書相加,平均每人1年閱讀量連8本都不到。要知道,猶太人每年閱讀書籍的數量達到64本。

或許是我們活得太著急,以至於沒有耐心靜下心來閱讀。但我們希望未來的孩子們不是這樣匆匆地長大,而是在他們成長的日子裡,有值得讓他們回味的好書相伴。

不妨讓自己,也讓孩子慢下來,細細體味書中的美好,發現不一樣的世界。

董卿:40歲還不會做這件事,會後悔一輩子!

你有多久沒有讀完一本書了?

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

但讀書卻可以盡情拓展生命的寬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