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理念 主動作爲 文旅融合

——昔陽縣四項舉措著力打造全域旅遊新高地

今年以來,昔陽縣按照市委“三個三”工作思路,立足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圍繞全省“太行板塊”“長城板塊”全域旅遊佈局,以“山水昔陽、戶外天堂”為發展定位,探索“旅遊+文化”深度融合發展之路,堅持頂層設計、規劃先行、項目帶動、品牌打造,通過打造徒步線路、舉辦文旅節目、獨闢文化基地和發展旅遊產業等四項舉措,全力打好紅色、生態、休閒三張牌,大力推進全域旅遊發展,不斷開創昔陽旅遊新局面。

打造徒步線路,一處一景緻。圍繞打造“山水昔陽、戶外天堂”旅遊品牌,依託全縣豐富的旅遊資源,昔陽縣規劃打造出66條精品徒步線路,貫穿於旅遊景區、田園景觀、自然生態、綠野鄉村,充分調動了全民參與旅遊發展的熱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昔陽縣已成功舉辦了“5.19中國旅遊日”千人初夏徒步行活動、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暨慶祝八一建軍91週年“8.11重走紅色路,共敘魚水情”萬人徒步活動,既讓廣大遊客置身於綠野鄉林感受天然氧吧,也讓遊客不忘感悟紅色歷史。特別是,大寨鎮南郝峪“幽谷疊瀑”徒步經典線路,吸引了不少慕名前來旅遊的省內外遊客,上半年共接待遊客48批次近萬餘人,村民的核桃、紅棗、

小米、紅薯等特色農產品銷售達40多萬元,不僅發展了徒步旅遊,更為村民開闢了一條致富之路。

舉辦文旅節目,一月一特色。今年以來,昔陽縣陸續整合推出了38個“月月旅遊節”系列活動,既有北渡海界牌嶺桃花旅遊節、東冶頭鎮首屆農民文化藝術節、石馬寺古廟會文化旅遊節等特色主題旅遊活動,還有“風情西寨”清涼避暑節、清漳源高山田園水上游樂園“闖關”挑戰賽、首屆幽谷疊瀑溯溪團隊賽、安陽嶺田園綜合體夏日狂歡節、山西“旅遊+媒體”夏日水上運動“爭霸賽”等“清爽昔陽·夏日休閒”旅遊季系列活動。通過打造豐富多彩的村景融合、農旅融合、文旅融合等特色旅遊品牌,不斷推進了全域旅遊的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獨闢文化基地,一地一主題。依託戶外運動、徒步旅遊的帶動效應,昔陽縣在孔氏鄉龍巖大峽谷景區開闢了中央美術學院、中國國畫院暨留蘇四君子油畫“山水昔陽”藝術寫生基地;在皋落鎮甕山嶂石巖景區開闢了地質地貌研究基地;在西寨開闢了《山西畫報》攝影採風基地;在楊趙河畔開闢了“狀元窯”勵志研學基地;在界都鄉長嶺村開闢了民居民宿建築研究基地。同時,還舉辦了《晉中晚報》讀者尋找“瀟河之源”自駕遊、尋覓晉中最美“長城”徒步行等文化旅遊活動,最終將太行文化和太行風情不斷融入到旅遊活動中。

發展旅遊產業,一村一項目。結合“西菜東果中養豬,山上山下種蘑菇”農業經營活動、農村文化及農家生活,不斷融入旅遊要素,著力做好生產、生活、生態三位一體的休閒農業。另外,結合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昔陽縣將在全縣十二個鄉鎮和城區社區打造1000家農家樂和500家民宿客棧,並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進行以獎代補,全面構築財力保障支撐。特別是,縣財政出臺政策對鄉村旅遊景區按星級標準給予5-20萬元獎勵,對星級農家樂按標準評定給予0.3-2萬元獎勵,對農家樂吸納貧困戶就業的,每吸納1人補助2000元,從而全面推動鄉村旅遊項目快速健康發展。

到目前為止,昔陽縣旅遊接待人數達144.1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12.7億元。下一步,昔陽縣將不斷創新理念、主動爭先作為,繼續保持亮點頻現、內涵增添、活力迸發的良好發展態勢,真正把旅遊產業打造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柱產業、人民群眾增收的富民產業,促進全縣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衛鑫、王瑾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