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終將被自動駕駛奪去工作,誰能站出來爲你做點什麼?

如果你終將被自動駕駛奪去工作,誰能站出來為你做點什麼?

自動駕駛這一技術未來將會消滅數以百萬計的工作機會,這幾乎是無需證明的事實,或者讓我們在技術上更嚴密一點,這些數以百萬級的工作機會並沒有“消失”,“消失”的僅僅是自以為會永遠都不會被取代的我們。

如果你終將被自動駕駛奪去工作,誰能站出來為你做點什麼?

從出租車司機到卡車司機甚至到送餐的小工,應該沒有人能逃過這場註定的洗劫,而他們大概是這個進程中最為無能為力的群體。值得欣慰的是,真正極力推進並希望採用自動駕駛這樣的顛覆性技術的公司,並沒有選擇性地遺忘這個巨大的後遺症。反而,正是Waymo、Uber和福特這樣的公司,正在著手研究自動駕駛的“人類影響”。

如果你終將被自動駕駛奪去工作,誰能站出來為你做點什麼?

“出行創新與機遇聯盟”(The Partnership for Transportation Innovation and Opportunity (PTIO)是一個全新的組織,而其成員正是大多數正在測試自動駕駛技術的公司:包括福特,豐田和戴姆勒等傳統汽車製造商; Waymo(néeGoogle),Uber和Lyft等科技巨頭; 聯邦快遞和美國貨運協會等物流供應商。這個新組織的成立規則允許它接受一些非營利組織的捐贈。

如果你終將被自動駕駛奪去工作,誰能站出來為你做點什麼?

“對工人和公眾安全的關注對PTIO至關重要,”該集團執行董事Maureen Westphal在一封對外的電子郵件中表示, “安全部署【自動駕駛汽車】技術對於確保工人獲得更好的工作機會至關重要。因此,我們計劃與各種利益相關方進行交流,而這些利益相關方其實已經在著手推進這樣的過渡。”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即便是在技術上最為激進的組織,也並沒有忽略在此過程中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如果你終將被自動駕駛奪去工作,誰能站出來為你做點什麼?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在美國國內有超過380萬人依靠機動車維持生計。這裡當然包括卡車駕駛,這是美國29個州中最常見的職業,約有170萬人參與其中。許多人預計自動駕駛卡車將成為首批上路的自動駕駛汽車——這一點,特斯拉再次走到了行業的前面。根據去年發佈的高盛經濟研究報告,當自動駕駛汽車飽和度達到峰值時,美國駕駛員可能會以每月25,000人次或每年30萬人次的速度失業。

如果你終將被自動駕駛奪去工作,誰能站出來為你做點什麼?

如果每一個會被自動駕駛替代的個體在為自己利益的抗爭中永遠都是無力的,那麼我們能從這個看起來更悲天憫人的聯盟中得到什麼呢?

如果你終將被自動駕駛奪去工作,誰能站出來為你做點什麼?

在前六個月,PTIO的目標是:

  1. 開始全面、基於數據維度理解自動駕駛汽車對未來工作的影響;
  2. 徵求專業知識,關注各種利益相關方的願望和訴求;
  3. 在向新的自動駕駛汽車經濟過渡期間,開始提高對工人現有和近期職業機會的認識。
如果你終將被自動駕駛奪去工作,誰能站出來為你做點什麼?

而對於聯盟中的一些其他成員來說,這已經不是他們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汽車類的聯合組織。2016年,福特、谷歌、Uber、Lyft和沃爾沃組建了一個“更安全街道”的自動駕駛聯盟,這個組織相對鬆散,更多是以遊說的方式推進工作,其目的自然是倡導自動駕駛。由前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負責人大衛斯特里克蘭領導的該組織算得上是汽車行業中代表自動駕駛技術的重要支柱。

如果你終將被自動駕駛奪去工作,誰能站出來為你做點什麼?

雖然“更安全街道”的自動駕駛聯盟在與自動駕駛技術安全的相關問題上做了非常重要的工作,但PTIO認為,在整個社會為自動駕駛汽車的實際影響做準備的同時,也必須關注那些與人類的職業和工作有關的“人類影響”的案例。

如果你終將被自動駕駛奪去工作,誰能站出來為你做點什麼?

其實,所有參與該聯盟的公司都在盡全力向持懷疑態度的公眾推廣自動駕駛技術。那麼,我們期望這個組織在能夠獲得財務來源支持的前提下保持一種什麼樣的“高度獨立”呢?

事實上,這正是“PTIO的使命之一——促進對這些問題的辯論,”馬里蘭州議員Steny Hoyer的前新聞秘書和美國飲料協會的前通訊主管,PTIO的現任執行總監Westphal說,“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能夠幫助更多的人就從這些技術創新中受益的路徑設計和實際舉措達成共識。”

如果你終將被自動駕駛奪去工作,誰能站出來為你做點什麼?

事實上,人類被機器替代的這一天,很早就出現在科幻電影的場景中。只是自動駕駛技術的脫胎換代如此迅速,讓這一天在某個場景下得以比想象中更早地實現。與之前“完成任務”的期許不同,在“有人”替你完成工作時,到底如何去規劃角色的變換甚至為自己爭取到更有利的地位,其實是一個比較複雜的社會化哲學問題,除了重組工作的全流程,如何進一步創新以重獲主動才是最難解的核心命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