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醫生泳池遭「冒犯」自殺 誰「導演」了這悲劇?

原標題:女醫生泳池遭少年“冒犯”自殺,誰“導演”了這出悲劇? |新京報快評

引發悲劇的源頭往往是細微的,但當人們意識到這一點時,可能已經為時已晚。

最近,四川德陽一名女醫生自殺就是因為一件小事。這件小事本來有很多種可能的走向,但它最終走向了最壞的那一種。

這起悲劇的起因,源自死者安醫生在游泳館裡的一起小衝突。

據新京報報道,20日,安女士在游泳時被一名孩子碰到,據孩子母親稱,雙方各自遊走後,孩子向安女士做了個鬼臉,安女士老公看到後將其按在水裡並扇其耳光。

而事情的版本在安女士朋友那裡,有一些不同:有男孩摸了安女士的臀部,安女士要求兩名小孩道歉,但兩人非但不道歉,還吐口水、做鬼臉,並做出其他侮辱性動作,安女士丈夫看不下,教訓了他們。隨後,兩名小孩道歉並喊來父母,其父母喊人在洗手間打了安女士。警方介入後,安女士夫婦向對方道歉。

但第二天,對方大人仍舊找到安醫生和她老公的單位大吵大鬧,並讓安醫生單位的領導把她開除。而且,他們還在當地自媒體上發文,引發輿論對安女士的聲討。不堪其擾,安女士請假公休,並於25日不堪壓力自殺。

女醫生泳池遭“冒犯”自殺 誰“導演”了這悲劇?

事情的來龍去脈很長,之所以不厭其煩地贅述這麼多細節,也是讓讀者充分了解事情的前因後果,以免被帶偏。

或許很多人會想,如果該事件中的所有人能預料到安女士自殺的結果,他們可能不會再做出原來的這些舉動。

安女士的丈夫不會衝下去打男孩,把他(們)的頭往水裡按;男孩父母不會找人打安女士,也不會去安女士夫婦的工作單位鬧事,更不會在網上發帖“帶節奏”。但現實很殘酷,生活的劇本無法重演。

在相關新聞的跟帖下,輿論的主流表情有兩種,一是對安女士自殺的惋惜,這是人之常情,二是對男孩及其父母的譴責,認為這一家不是熊孩子就是熊家長。

如果我們對某個個案僅僅是惋惜與譴責,那可能只會流於情緒發洩的淺表層次。而有價值的討論應該是,我們能在這起個案中反思什麼;當公眾遇到類似的事情時,該如何避免事情走向悲劇?

女醫生泳池遭“冒犯”自殺 誰“導演”了這悲劇?

回過頭來看,這件事的起因非常微不足道。不管男孩是故意還是不小心碰到了安女士,都到不了毆打、把頭按下水的地步。對兩個未成年人的行為,涉事夫婦合適的做法應該是將其交由父母來教育。

所以從悲劇的源頭看,我們很難對安女士之死劃分具體的責任,但跳出來看,是雙方身上沒有挾帶那麼多的戾氣,或許就沒有後來的不幸。

一個小矛盾之所以引發生命悲劇,往往是因為雙方存在“惡惡相磨得正義”的幻象,以為“你碰我一下,我返你一拳”就可以擺平事態,但處世之道哪有這麼容易,惡惡相磨只會走向叢林,無法通往正義。你看那些由小摩擦而起的悲劇,有誰成了獲益的一方?

現在,很多人的脾氣似乎也越來越大。他們心裡總是像壓著一團無名火,一點就著。環衛工不小心蹭了一下車子,車主下車就是一頓毒打;孩子不小心碰到美女的裙角,回頭將其絆倒;而在網絡上一言不合,就變成“網絡暴民”開懟。平時那個好父親、好丈夫、好媽媽、好妻子,陡然間變成另一種面貌,讓人覺得面目可憎。

社會學分析認為,一個人之所以存在戾氣,是因為焦慮,焦慮要尋求發洩的渠道,在理性無法控制的情況下,就可能走向以暴制暴。

但現代社會,恰恰是一個強調公民教育的社會,理性被高舉,暴力被摒棄,遇事就爆,沒有贏家。

老祖宗也早就教育後人,“人感乘戾之氣而生病,則病氣轉相染易,乃至滅門。”這是說戾氣本身就無益於身體。如果一個人長期懷有暴戾情緒,對個人身體健康而言也不是一件好事。

安女士自殺,這當然是一起個案。我們也都明白,任何一個社會都不可能杜絕心懷暴戾之人。但我們至少要思考,如何避免那些由小摩擦導致的悲劇繼續發生。

每個人在遇到矛盾時,都應該想一想以暴制暴的後果,避免讓自己成為悲劇事件的主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