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地图|河西宝卷,念卷先生的最后梵音

2006年的5月20日,河西宝卷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河西宝卷,是在唐代敦煌变文、俗讲以及宋代说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传统民间吟唱的俗文学。

变文、俗讲和说经主要吸收和沿袭了敦煌佛经的结构,而凉州宝卷则在继承的同时将之进一步民族化、地方化和民间化,使其成为中国民间讲唱文学的一种形式。

非遗地图|河西宝卷,念卷先生的最后梵音

宝卷的内容大致分为三类,每一类都可以在变文中找到源头。

第一类讲的是佛教的内容,如《目连三世宝卷》、《唐王游地狱宝卷》。说起目连,在前面的中元节的时候,我们就提到过了目连救恶母的故事。有感兴趣的朋友不妨翻阅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稍作了解哦。

非遗地图|河西宝卷,念卷先生的最后梵音

《目连三世宝卷》讲的是目连救母的过程,它将目连救母的艰险分成三世:在当世,目连用锡杖顿开地狱,800万孤魂得以逃生;在二世,转生为黄巢,杀人800万,以符合逃生的孤魂之数;在三世,转生为屠夫,宰屠猪羊无数。当目连功行满时,即改行向善,最终救母出狱,同上天堂。

非遗地图|河西宝卷,念卷先生的最后梵音

而《唐王游地狱宝卷》讲的故事,大家一定就非常熟悉了。这个故事来源于敦煌遗书《唐太宗入冥记》,其直接源头就是我们家喻户晓的《西游记》了。再具体些,就是《西游记》中的9-10回,具体什么内容,不如大家重温一下《西游记》?

非遗地图|河西宝卷,念卷先生的最后梵音

河西宝卷的第二类,讲的是中国的历史故事和现实故事。内容也是我们所熟悉的,例如《孟姜女哭长城宝卷》、《天仙配宝卷》。因为都是耳熟能详的故事,这里就不做过多的赘述啦!

第三类说的就是寓言故事。如《老鼠宝卷》和《鹦哥宝卷》。

敦煌遗书中有两篇《燕子赋》,内容大体相同。赋中黄雀打伤燕子夫妇,强占其巢,燕子告状,黄雀受到惩罚。

非遗地图|河西宝卷,念卷先生的最后梵音

《老鼠宝卷》的构思和它相近。老鼠齿啮器物,偷吃东西,猫要吃它,它却先告状。阎王判案,先听老鼠哭诉,斥猫"以大压小",后听了猫义正辞严的陈述,判鼠为猫所食。

《鹦哥宝卷》是宣传孝道的。鹦哥为了给母亲摘鲜梨,奋飞五千里,找到果园,不料却连遭捕系。它不愿做富贵人家的玩物,绝食力争,最终得以携梨回归。

非遗地图|河西宝卷,念卷先生的最后梵音

从前听宝卷念唱的人还有一些,如今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这些人也渐渐的消失了。

念卷人再次翻开宝卷的时候,扑面来的依旧是一个个流传已久的生动的故事,然而这些故事却找不到人分享。

念卷先生一声声苍老而凝重的吟唱,也不知该说给几人听。

非遗地图|河西宝卷,念卷先生的最后梵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