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地圖|河西寶卷,念卷先生的最後梵音

2006年的5月20日,河西寶卷經國務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河西寶卷,是在唐代敦煌變文、俗講以及宋代說經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一種傳統民間吟唱的俗文學。

變文、俗講和說經主要吸收和沿襲了敦煌佛經的結構,而涼州寶卷則在繼承的同時將之進一步民族化、地方化和民間化,使其成為中國民間講唱文學的一種形式。

非遺地圖|河西寶卷,念卷先生的最後梵音

寶卷的內容大致分為三類,每一類都可以在變文中找到源頭。

第一類講的是佛教的內容,如《目連三世寶卷》、《唐王遊地獄寶卷》。說起目連,在前面的中元節的時候,我們就提到過了目連救惡母的故事。有感興趣的朋友不妨翻閱一下我們的微信公眾號稍作了解哦。

非遺地圖|河西寶卷,念卷先生的最後梵音

《目連三世寶卷》講的是目連救母的過程,它將目連救母的艱險分成三世:在當世,目連用錫杖頓開地獄,800萬孤魂得以逃生;在二世,轉生為黃巢,殺人800萬,以符合逃生的孤魂之數;在三世,轉生為屠夫,宰屠豬羊無數。當目連功行滿時,即改行向善,最終救母出獄,同上天堂。

非遺地圖|河西寶卷,念卷先生的最後梵音

而《唐王遊地獄寶卷》講的故事,大家一定就非常熟悉了。這個故事來源於敦煌遺書《唐太宗入冥記》,其直接源頭就是我們家喻戶曉的《西遊記》了。再具體些,就是《西遊記》中的9-10回,具體什麼內容,不如大家重溫一下《西遊記》?

非遺地圖|河西寶卷,念卷先生的最後梵音

河西寶卷的第二類,講的是中國的歷史故事和現實故事。內容也是我們所熟悉的,例如《孟姜女哭長城寶卷》、《天仙配寶卷》。因為都是耳熟能詳的故事,這裡就不做過多的贅述啦!

第三類說的就是寓言故事。如《老鼠寶卷》和《鸚哥寶卷》。

敦煌遺書中有兩篇《燕子賦》,內容大體相同。賦中黃雀打傷燕子夫婦,強佔其巢,燕子告狀,黃雀受到懲罰。

非遺地圖|河西寶卷,念卷先生的最後梵音

《老鼠寶卷》的構思和它相近。老鼠齒齧器物,偷吃東西,貓要吃它,它卻先告狀。閻王判案,先聽老鼠哭訴,斥貓"以大壓小",後聽了貓義正辭嚴的陳述,判鼠為貓所食。

《鸚哥寶卷》是宣傳孝道的。鸚哥為了給母親摘鮮梨,奮飛五千裡,找到果園,不料卻連遭捕系。它不願做富貴人家的玩物,絕食力爭,最終得以攜梨迴歸。

非遺地圖|河西寶卷,念卷先生的最後梵音

從前聽寶卷念唱的人還有一些,如今社會的發展,經濟的發展,這些人也漸漸的消失了。

念卷人再次翻開寶卷的時候,撲面來的依舊是一個個流傳已久的生動的故事,然而這些故事卻找不到人分享。

念卷先生一聲聲蒼老而凝重的吟唱,也不知該說給幾人聽。

非遺地圖|河西寶卷,念卷先生的最後梵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