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亞奕跑只賣七八萬,合資的身份卻比自主還「白菜」

昨天(8月22日),東風悅達起亞奕跑在南京正式上市,新車定位於小型SUV,共推出2款車型,

1.4L 手動趣享版售價6.98萬元,1.4L 自動趣享版售價7.98萬元。

起亞奕跑只賣七八萬,合資的身份卻比自主還“白菜”

優妹看到這個價格心裡第一個念頭就是,現在的合資車怎麼了,在價格上比自主品牌還拼……

起亞奕跑只賣七八萬,合資的身份卻比自主還“白菜”

奕跑是東風悅達起亞在國內推出的一款全新車型,在歐洲也有銷售,名字叫Stonic。它的出現使得東風悅達起亞SUV陣營補足了沒有小型SUV的短板。

起亞奕跑只賣七八萬,合資的身份卻比自主還“白菜”

說起小型SUV,自主品牌在這塊市場上的表現是明顯優於合資品牌的。寶駿510一枝獨秀,前7個月23萬輛的銷量無人能及,長安CS35、遠景X3、名爵ZS等車型雖不及寶駿510,但前7個月銷量也都在5萬輛以上。

反觀合資品牌,月銷一萬量以上的繽智和XR-V算是最優秀的,後面的現代ix25、豐田奕澤、日產勁客、別克昂科拉等表現都跟自主品牌差得遠了。

可以說,小型SUV市場態勢非常明朗——自主品牌穩穩佔據市場,合資品牌中僅有本田一家堪與之抗衡,更多的合資品牌小型SUV處於陪玩的境地。

可以看出,在小型SUV市場,消費者對品牌的需求並不強烈,這個市場中最大的競爭利器是性價比。而起亞品牌乃至整個韓系在合資品牌中都處於價格底層,走的就是高性價比的路線,這款小車的競爭力強不強,我們一起看看吧。

奕跑擁有極其個性的外觀,顏色跳脫的車身塗裝非常抓人眼球。從前臉來看,奕跑雖然仍採用虎嘯式格柵,但它只起到裝飾和提升辨識度的功能,真正的進氣口在下方保險槓處。

起亞奕跑只賣七八萬,合資的身份卻比自主還“白菜”

奕跑尺寸不大,長寬高為4100/1735/1533mm,軸距為2570mm,各項數據相比同級車來看都不突出。身材的小巧可能更受女性車主歡迎,走窄衚衕也更方便。

尺寸的大小並沒有對側面產生什麼影響,看起來很和諧流暢,雙色車身、車頂行李架和俯衝形態的走向讓它看起來時尚而動感。

起亞奕跑只賣七八萬,合資的身份卻比自主還“白菜”

車尾風格與車頭一致,強調層次感。黑色後包圍的高度剛剛好,銀色飾板能和前臉形成呼應,單出排氣隱藏在後包圍下方。

起亞奕跑只賣七八萬,合資的身份卻比自主還“白菜”

總的來說,奕跑的外觀年輕時尚,很符合目標用戶(20到30歲的年輕人)的審美潮流。

內飾風格同樣以彰顯年輕態度為側重點,黑色的主色調輔以橙色元素點綴,個性十足。自動擋車型配備了8英寸多媒體娛樂系統,支持藍牙、倒車影像、百度CarLife及蘋果CarPlay功能,手動擋車型就要選裝了。

起亞奕跑只賣七八萬,合資的身份卻比自主還“白菜”

配備了一個常規尺寸的天窗,開啟和採光面積一致,都只有0.21平米。

起亞奕跑只賣七八萬,合資的身份卻比自主還“白菜”

這個價位的車型內飾看個樣子就行了,質感什麼的就別憧憬太多了。

由於尺寸緣故,後排空間也不大,所幸中間沒有高高的凸起,否則坐在中間的乘客可真是要難受了。

起亞奕跑只賣七八萬,合資的身份卻比自主還“白菜”

起亞奕跑只賣七八萬,合資的身份卻比自主還“白菜”

關於配置,奕跑現在只推出了手動和自動各一款車型,顯然沒想在配置上玩排列組合。

一鍵啟動、皮質座椅、三幅式多功能方向盤、自動恆溫空調、上坡輔助等實用配置入門便搭載,自動擋車型更是配備了智能鑰匙、外後視鏡加熱、倒車影像、陡坡緩降、車身穩定控制系統、胎壓監測等越級配置。囊括了酷我音樂、高德地圖、大眾點評、車主聊天、天氣等多項功能於一身的智能互聯繫統則以選裝包的形式存在。

起亞奕跑只賣七八萬,合資的身份卻比自主還“白菜”

奕跑把更多配置堆積在了只貴了一萬塊錢的自動擋車型上,加上現在買手動擋車型的人也不多。顯然,起亞指望扛銷量的就是這款自動檔車型了。

動力方面,奕跑搭載了一臺1.4L自然吸氣發動機,其中手動擋車型最大功率為95馬力,自動擋車型為100馬力,峰值扭矩均為132牛·米。匹配5速手動變速箱或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底盤採用前麥弗遜式獨立懸架,後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架的組合。

這個動力性能確實不強,我們拿同級別的競爭對手比一比,首先看合資車:

XR-V的1.5L車型,最大功率為131馬力,峰值扭矩155牛·米;勁客最大功率為124馬力,峰值扭矩147牛·米;ENCINO最大功率177馬力,峰值扭矩265牛·米。

那自主品牌呢?

我就說一個,寶駿510採用1.5L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12馬力,峰值扭矩147牛·米。

奕跑的動力數據確實不突出,所以動力性暫時不好說,要試駕過才能下結論。

小結:

奕跑的外觀和內飾都很年輕化,很潮流,空間和動力性一般,但自動擋的配置確實是超越價格級別的豐富。結合它的售價來說,已經和自主品牌的性價比不相上下了。

但它能不能贏得消費者的青睞還是一個未知數,畢竟起亞在中國的境況不太好,基本是處於合資車的食物鏈末端。

為什麼中國消費者不認起亞呢?

其實這個問題,整個韓系都在煩惱。眾所周知,韓系車走得就是性價比路線,在消費者心裡就是最便宜的合資車。這個路線早期是取得成功了,但後來隨著國產車崛起,韓系車的特點就不突出了。要性價比買國產車就可以,再加點錢可以買日系、德系或者美系。

韓系車就是這種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境地。除了這個,起亞還有關注度低、營銷做得差、沒有深入人心的核心技術等一系列問題。

起亞的優勢又在哪裡?

首先當然是便宜,隨著起亞的車型設計越來越好看,它的優勢變成了“便宜又好看”。

起亞奕跑只賣七八萬,合資的身份卻比自主還“白菜”

不過有些事情大家可能不清楚,比如起亞在歐美賣的很好,再比如起亞的可靠性其實不錯。

起亞奕跑只賣七八萬,合資的身份卻比自主還“白菜”

科普一下,J.D. Power是美國一家權威的市場調查機構,現已成為全世界最大最權威的第三方汽車調研機構,處於全球市場調研公司前25強之列。

每年J.D. Power會對汽車可靠性隨機調查。調查內容主要是為發動機/變速系統、車身外觀、駕車經歷、配置/操控/儀表板、音響系統/內置語音識別系統/內置免提通訊設備/導航系統、座椅、空調系統和車身內裝這8個類別,共有177個項目,PP100(每百輛車故障數)為衡量指標。數字越低代表車輛的問題點越少,可靠度也就越高。

此外,2018中國汽車售後服務滿意度研究SM(CSI)也在日前正式發佈,研究評測的是擁車期為12至48個月的車主對於授權經銷商服務部門維修或保養服務的滿意度。這項調查中,起亞的排名依然很靠前。

起亞奕跑只賣七八萬,合資的身份卻比自主還“白菜”

可以看出,起亞在車輛的質量和售後服務上是下了一番功夫的,這些在我們買車的時候也應該被考慮進去。

總結:

起亞從歷史積澱、可靠度和售後服務上都是不錯的,但品牌的知名度實在不高,在普羅大眾的心裡也是“廉價”那一類的,甚至不一定比開自主品牌的車有面子。

從車型角度來說,奕跑這款車的顏值和性價比都不錯,其他的在這個價位咱們也不能多求。但這車的動力數據看起來,有點“動力黑洞”的嫌疑,想買的小夥伴要注意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