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侗族、土家族、壯族、水族、畲族、傣族的異同

黎族、侗族、土家族、壯族、水族、畲族、傣族,這七個民族,他們的異同是什麼。先說共同點。一,他們都是中國少數民族。噓!這不是廢話嗎? 二、他們都深受百越的影響。三、這另外的六個民族都不如壯族人多。

不同點呢?先從黎族說起,黎族是海南島的土著,他們到了漢朝才被中原認識,中原人稱他們為儋耳、珠崖。古代黎族的婦女戴很重的耳環,使耳雙垂肩,稱為“儋耳”。

學者認為“黎”是他稱,是漢民族對黎族的稱呼,其實黎族是駱越的一支,根據海南島出土的文物特性,她們和廣東及東南沿海地區的、百越特徵的新石器文化,同屬一個文化系統。黎族喜歡斷髮文身、雞卜、巢居等,與百越一致。黎族有很強的母系社會味道,她們族人發生糾紛時,一般由女首領來調教。

秦朝時,黎族和壯族一樣,歸附於南越王趙佗。黎族風俗和壯族差不多,只是人口比壯族少,才100多萬人口。我們可以大膽地下一個結論,黎族就是百越跑到海南島的一個分支,他們血統上更接近壯族的北支西甌。語言上,黎語與周邊壯侗語族的語言的一大不同之處是:黎語的藉詞較少,與漢語藉詞比例很高的壯語形成鮮明的對比,所以黎族應該保留了更古老得百越語。

黎族所織的“黎錦”,色彩鮮明,美觀適用,頗為中原人士所讚賞。

黎族、侗族、土家族、壯族、水族、畲族、傣族的異同

然後是侗族,侗族分佈在先秦的楚國故地。苗瑤也是生活在楚國故地,但侗族和苗瑤的基因略有不同,說明侗族和苗瑤的起源並不相同。侗族的起源有多種說法,我們來逐一分析。如果說苗瑤是楚國的土著,那麼侗族就肯定不是土著了。要麼來自南部一些,要麼東部一些。

秦朝時,侗族屬於黔中郡、桂林郡。侗族的名稱來自隋朝的“溪洞”,《隋書·煬帝紀下》:“高涼通守洗珤徹舉兵作亂,嶺南溪洞多應之。”嶺南與溪洞並稱,可見侗族是嶺南百越北上的一支。到了唐朝末年,侗族中的大姓土豪自稱“峒主”,分管誠、徽二州,轄十個峒。

侗族自稱為gaeml,本意是“生活在被大山阻隔,被森林遮蓋的人們”。

O2a-M7是伴隨著苗瑤群體的遷徙和擴散(某些瑤族支系中M7接近100%),而古代百越族群的始祖群體中M7應該是缺乏的。根據現代的檢測,侗族也有高頻的M7,證明他們北上之後,和苗瑤形成了大規模的融合和混居。所以學者反推得出,侗族最早可能出現在廣東、廣西,在唐代時或之前遷到梧州附近,也有學者認為五溪蠻中南部的一小部分也是侗臺語人群--烏滸。

侗族的語言屬於侗水語支,和水族一致。現有約300萬人,在老撾也有一個分支,叫“康族”。開國名將粟裕也是侗族人。侗人文化三樣寶:鼓樓、大歌和花橋,侗族大歌以“眾低獨高”為特色,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瞭解一下。

黎族、侗族、土家族、壯族、水族、畲族、傣族的異同

水族主要分佈在貴州,有40萬人。

水族的基因和壯族、黎族最為接近,並不是傳言中的北方移民。做學問最怕認真,小編翻查了水族的基因資料。水族可能是駱越北上貴州的一支。

黎族、侗族、土家族、壯族、水族、畲族、傣族的異同

黎族、侗族、土家族、壯族、水族、畲族、傣族的異同

水族最神秘的是“水書”,水族人有自己的文字稱為“水書”,造字方法有象形、會意、諧音和假借,約有1400個,與和納西族的東巴文一樣,是世界上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只有少數巫師認識作占卜之用。

水書由“水書先生”代代相傳,且傳男不傳女。後納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水書”其形狀類似甲骨文,證明他有古老的背景。有專家認為,水書可能是古版的《易經》——《連山易》。水書或者是上古巫師的術書,因為存在斷層,至今還沒有完全破譯。

水族有自己的歷法——水歷。水歷將一年分為12個月和四季,農曆九月作為歲首,把農曆八月當歲末,以十二地支記日。水族有強烈的宗教信仰,水書又有發達的天文知識,可見水書並不簡單。

小編在此大膽推斷,水族可能為楚國的巫師階層,在楚國被秦國滅掉之後,水族流落於民間,但依然保持著先秦的巫文化。到了漢朝建立,巫文化已經不太重要了,他們就索性退隱山林。所以呢,水書應該是由趨吉避凶之用途。

黎族、侗族、土家族、壯族、水族、畲族、傣族的異同

土家族。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歷史上巴人聚居與活動區域內的地名,讀音與“比茲”近似。我們可以理解為“畢茲卡”是巴地土著的自稱,他們可能是於巴地的一支非主流土著。秦朝時候,土家人被分配在巴郡、南郡和黔中郡。宋朝以後,土家族被稱為“土丁”、“土民”,土家一名正式形成。

和侗族一樣,現今土家也是分佈在湖南比較多,共有800萬人。土家人混得比侗族更加雜,基因已經深受漢人影響。土家傳統語言屬於藏緬語,已經頻臨滅絕。

土家吊腳樓是比較出名的,吊腳樓屬於幹欄式建築,但與一般幹欄有所不同。幹欄應該全部都懸空的,所以稱吊腳樓為半乾欄式建築。

黎族、侗族、土家族、壯族、水族、畲族、傣族的異同

畲族。畲族是中國典型的散居民族之一,自稱“山哈”,即山裡的客人。南宋末年才正式出現“畲軍”、“畲丁”,即指畲族。中原客家人在遷徙過程中,長期與畲族混居,要麼客家隨畲族遷徙,要麼畲族隨客家人遷徙。在宋朝時期,他們與外界是相對分隔的,但會相互通婚。

根據基因分析,畲族應該是粵東的土著,他們的角色大概等於三國時期的山越,即“蠻”——“畲”一脈相承。。從常染色體來看,畲族和苗族最為接近。畲族的語言屬於苗瑤語中的苗語支,更可證明畲族是苗族東遷的一支。現在畲族主要分佈在福建,有70萬人。

畲族婦女,有頭佩“三把刀”習俗,“三把刀”實際上是三支外形似刀,兩面有鋒,長五六寸的弧狀金屬片。

黎族、侗族、土家族、壯族、水族、畲族、傣族的異同

傣族。傣族是雲南的知名少數民族,西漢稱其先民為滇國,東漢稱為“撣”。傣族的基因是O1b為主,和泰國的主體民族一致,接近壯族的南支。所以,傣族不屬於百越,準確來說屬於百濮。

唐朝時候,南詔國是不是傣族建立的呢?答案是否定的,根據基因研究和文化判斷,南詔的統治階層是彝族。

傣族的語言屬於壯侗語系的臺語支,他們是這七個民族裡面,受百越影響最少的。現今他們在中國有100多萬人,他們和泰國人有同源關係,在緬甸、老撾也有不少近親。

傣族最好玩的是潑水節,大家用純淨的清水相互潑灑,祈求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

黎族、侗族、土家族、壯族、水族、畲族、傣族的異同

壯族的話,見昨天發的文章,不重複了。歡迎大家積極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