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懒熊的160公里|懒熊丁酉记事

入职懒熊不到一年的时间,室内跑+室外跑总公里数约160公里。这个数字对于跑步爱好者来说可能就九牛一毛,但对我来说,更多象征着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在懒熊的160公里|懒熊丁酉记事

假装在压腿

体育学院毕业的我,从上大学那天起就经常发生以下对话:

X-man:“体育学院的?看你这小身板也不像练体育的啊?”

我:“嗯嗯,不是练体育的,我是非体生,学新闻的。”

X-man:“体育学院还有新闻专业?体育新闻吗?”

我:“嗯......”

守着体育学院浓厚的体育氛围,可以接触到众多体育项目。网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攀岩、滑雪等,体育课选修过网球、乒乓球和滑雪,可却没有一样精通的,说来真是惭愧。

等到走出校园后才发现,2元每小时的网球馆、5元一次的游泳以及300元5次的滑雪课真是太便宜了,而且想去随时都能去运动。

毕业刚开始工作的一段时间,生活是混乱的,连基本的跑步都很难完成,而且之前公司的体育氛围很一般,让我时常怀念学校各种体育设施。

后来到了懒熊,公司每周都组织踢球、打篮球(我都没参加,哈哈),还成立了跑团,让我有一种找到组织的感觉。报名参加了鹰熊跑团,想重新找回在学校时运动的感觉。跑团规定,每次每人至少5公里,起初每周打卡一次,第二轮时每周最多可记打卡三次。

虽然自带运动的底子,但长时间没锻炼的我连基本的5公里都完不成。每次2公里、3公里是最初一两个月的距离,后来开始尝试5公里,从跑一次缓两天的节奏,到第二天恢复,再到感觉OK,这期间又大概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保持在每周5公里的频率,也尝试过一次10公里,跑完回到家,又乏又困。

“我为什么不吃一点能量补给?也许跑前吃一块巧克力,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有气无力的。”脑子里一遍一遍的问自己,然后就这样睡过去了。

做过一次尝试后,总想着再挑战,近期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去跑步,整个人处于颓废的状态。

当每天刷着朋友圈,看到有人经常晨跑打卡10公里,夜跑10公里,逢周末就有人参加马拉松,偶尔挑战一场越野跑,那种运动的活力、对人性极限的挑战是隔着手机屏幕能够感受到的,促使我也有种想要参与其中的冲动。

让我觉得值得高兴的是,这些感染到我的跑者们都是体育产业从业者。他们有健身行业的,有做路跑赛事的,有做户外服饰品牌的,有做智能软件的,也有多家体育媒体老师等等。

有一位做体育赛事策划的同学,在去年参加三峡越野赛168KM之后跟我说,体验过才知道这个赛道有多难,耗时将近49个小时完成比赛,这期间有过两次失温,她说第二晚困到怀疑人生,一度以为自己会挂掉在山里,但这种种困难都咬牙坚持下来了,比赛时心里想着再也不参加了,但身体恢复后,她说有机会还是要继续尝试的。今年,她已经报名UTMB环勃朗峰超级越野赛。

听到这样的故事,我真是忍不住竖起大拇指,也许这就是体育带来的魅力。

曾经有朋友在2016年问我,北京这么多体育公司,真正做事情的有几个?有多少又是借着政策在投机取巧?当时我是愣住的,不知该如何回答,从2015年体育产业产生的巨大泡沫可知,投机取巧的不占少数。

经过去年一年的时间,人们意识到体育产业是慢产业,投机取巧的那些似乎也被市场淘汰。在这场创业的马拉松进程中,不仅要有商业头脑,还需要真正热爱,愿意全身心投入的人。静下心来,认真做事,体育产业的大蛋糕会有你的那一份。

有人说,将喜欢的事情变成职业时是幸福的,也有人认为这是痛苦的。无论幸福还是痛苦,做自己喜欢、擅长的事情很重要,如果是真的喜欢,即使过程是痛苦的,但最后内心一定是享受的。

就在写这篇文章时,已经一个月没进行任何体育运动的我,心里有稍许的负罪感,于是终于踏出家门,在零下21度的东北老家,来一场冬日跑。

4.35公里,是我按下结束键时咕咚界面显示的数据。这个运动量在平时对我来说没有任何影响,但这次在寒风中狂奔后,却与跑10公里后一样疲惫。而且跑步时,感觉脚上像是绑了沙袋,明明90斤的体重,却跑出了150斤的感觉。

有同学问我,跑步能减肥吗?我只能说,不确定能减肥,但经常跑步的人我想不会太胖。2018年,给自己设定一个小目标,争取参加一次半马。

跑步不是目的,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最重要。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能有一个健康的生活式。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2018,跑起来!

延展阅读:

从地球到足球,我的过去与未来 | 懒熊丁酉记事

“诶,你是哪里的啊,要来我们这穿鞋带吗?”| 懒熊丁酉记事

我在懒熊的160公里|懒熊丁酉记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