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中村镇大户曹人的文化情结

宁县中村镇大户曹人的文化情结

宁县中村镇大户曹人的文化情结

宁县中村镇大户曹人的文化情结

大户曹村位于宁县中村乡。在与贫穷落后的不懈抗争中,孕育了丰厚的乡土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了。新春时节,走进大户曹村,明显地感到,这里的每寸土地都涌动着黄土地文化的激情。村头庄尾,农家院落,彩灯高悬,锣鼓喧天,老幼妇孺,青壮男子忙着踩高跷,排社火,唱秦腔,自娱自乐,歌唱着幸福的生活,美好的明天。

宁县中村镇大户曹人的文化情结

宁县中村镇大户曹人的文化情结

宁县中村镇大户曹人的文化情结

“银西公路穿村过,红砖瓦房面南坐。摩托家电样样有,幸福日月好生活。高跷社火正月闹,秦腔舞蹈自娱乐……”这不仅是大户曹人富足生活的写照,也是其精神风貌的缩影。

  踩高跷是大户曹家人的传统活动,全村目前有五六百人会踩高跷,大到六七十岁的老人,小到四五岁的孩子。他们非常喜爱这一传统技艺。每当遇到重大节日或出外表演,村民们都积极参与,不要分文报酬。更让人惊奇的是四五岁的小孩,随便找两根树杈,不出一袋烟的工夫,就能手拄树枝,脚踩树杈,走动自如。现年50多岁的原任村支书彭军,因喜爱秦腔、戏剧表演,热心公益事业而被村上群众称为“社火头”,踩高跷是他的拿手绝技,在全村可称得上“冠军”。全家六口人加上女婿就能组成一个高跷队。彭军不但能在7尺高的高跷上走路,而且能跑、能跳、能上山、能过招。县公安局干部曹思仪自幼酷爱表演,装啥像啥,学啥会啥。多年来一直热心参与村上的文化活动和公益事业。他的高跷表演“探女”,动作滑稽幽默,常常引得人捧腹大笑,被称为“一绝”。在第一、第二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及在庆阳市西峰举办的第十五届西部商品交易会期间,中村乡大户曹高跷队阵容强大,技艺精湛,代表宁县53万人民群众在西峰演出,受到了全市人民群众和外地来宾的称赞。

宁县中村镇大户曹人的文化情结

宁县中村镇大户曹人的文化情结

宁县中村镇大户曹人的文化情结

宁县中村镇大户曹人的文化情结

宁县中村镇大户曹人的文化情结

宁县中村镇大户曹人的文化情结

宁县中村镇大户曹人的文化情结

宁县中村镇大户曹人的文化情结

宁县中村镇大户曹人的文化情结

除了高跷表演,秦腔自乐班在冬闲时也火了起来。秦腔自乐班有固定的乐师,每人至少会一样乐器。最初由曹思仪、曹义民、曹良辅、曹胜堂、彭军等秦腔爱好者倡导组织,逐步发展到20多人。

  他们自编自演,自制道具,自费购买乐器,仅曹思仪一人就购买了4件乐器。村上群众捐资2700多元,购置了道具。秦腔自乐班常常出东家,进西家免费为乡邻演出,带动了不少秦腔爱好者。在演唱秦腔传统戏的同时,他们还自编自演以现实生活为原型的现代戏,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党的十六大胜利闭幕后,他们自编自演,活跃在乡村,积极宣传十六大精神,歌颂党在农村的好政策。一到晚上,秦腔自乐班到哪家演出,哪家就像嫁女娶媳一样热闹,吸引得大人、小孩驻足观看,流连忘返,直到夜深人静才散场。

  随着岁月的变迁,不知何时,曾一度在大城市流行的现代交谊舞,也如一夜春风,吹进了大户曹这个传统文化气息浓郁的乡村。寒冬腊月,夜幕降临,在村子中心的场地上,灯火通明,欢快的舞曲荡漾着青春的旋律,热心的大姑娘、小媳妇早已燃起了熊熊篝火,年轻的小两口舞步摇曳,尽情享受着美好的生活。更有人将几位略带羞涩的中年妇女拉入舞场,在乐曲的伴奏下翩跹起舞。

宁县中村镇大户曹人的文化情结

宁县中村镇大户曹人的文化情结

宁县中村镇大户曹人的文化情结

宁县中村镇大户曹人的文化情结

宁县中村镇大户曹人的文化情结

丰饶流金的黄土地,养育了大户曹人,蕴育了大户曹的乡土文化。也正是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大户曹人才有了更高的追求和目标。用智慧和信心装点着美好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