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關注」脫貧攻堅不能長期打「疲勞戰」

「扶贫关注」脱贫攻坚不能长期打“疲劳战”

「扶贫关注」脱贫攻坚不能长期打“疲劳战”

目前,脫貧攻堅戰已進入鏖戰階段,鼙鼓聲聲急,兵馬戰猶酣。其入越深,其難越大,攻城拔寨困難重重。

「扶贫关注」脱贫攻坚不能长期打“疲劳战”

在“啃硬骨頭”的關鍵階段,在“不一樣”的市情縣情面前,立下愚公志,橫下一條心,數萬幹部進山入林,胼手胝足,篳路藍縷,在貧瘠的土地上,一棟棟新房拔地而起,一條條山路蜿蜒盤旋,一個個產業開花結果。人民用血汗鑄就一個又一個驚人的變化,必將在人類這場最偉大的“戰鬥”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毫無疑問,在這場“世紀之戰”中,最苦最累的當屬戰鬥在一線的扶貧幹部。他們肩負著家國使命,習慣在清晨出發,在夜晚迴歸。他們舍小家,顧大家,衝鋒陷陣,無怨無悔,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扶貧幹部的奉獻精神令人欽佩,他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但筆者發現,在衝刺階段,當前一些地方,扶貧幹部存在“過勞”現象。一些地方以脫貧任務重為由,乾脆取消雙休日和節假日。長期在“5+2”“白加黑”狀態下,不停處於加班中,不少扶貧幹部身心俱憊,“硬撐著”也使他們工作效率大打折扣,甚至傷害到身體。

筆者一位朋友在鄉里工作,兩三年來風裡來雨裡去,不分晝夜,不分雙休日,長時間泡在村屯做調查、登記、填表,很少有顧家的時候。今年8月,他本想利用公休時間,帶生病的父親到南寧檢查身體,但縣裡一紙公文叫停公休,令他的計劃泡湯。他在微信朋友圈寫了一篇“假如我能公休”的文章,列舉想為家人做的幾件事。每一件事在常人來說都是平常的,但對他來說卻力不能及,讀之令人心酸,兩眼沾淚。

據報道,過去3年,全國已經有500多名扶貧幹部倒在脫貧攻堅一線上,有100多名幹部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筆者在梳理這些同志的報道時發現,他們大部分是勞累過度猝死,在令人深感痛惜的同時,也值得深思。扶貧幹部不是“鐵人”,他們也是血肉之軀,苦了累了,也需要好好休息,也想陪陪父母和孩子,享受天倫之樂。

古人云,強弩之末,不能入魯縞;衝風之衰,不能起毛羽。顯然,脫貧攻堅不能長期打“疲勞戰”,當前脫貧攻堅戰的關鍵,就是要謹防“疲勞綜合症”和厭戰情緒,讓扶貧幹部這支“主力軍”輕裝上陣,增強戰鬥力,方能一鼓作氣,決勝全面小康。

減少疲勞,提振士氣,必須從關愛扶貧幹部開始。要經常噓寒問暖,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讓他們出行有安全,吃住有著落,病累能休息,體現人文關懷;要提高扶貧幹部的政治待遇,把重點培養、優先提拔落實到位。

減少疲勞,提振士氣,必須堅決抵制脫貧攻堅戰中的形式主義。“手裡攥著千頭萬緒,攥著一千個線頭,但是一個針眼一次只能穿過一條線。”這是大實話,也是大道理。扶貧幹部不是萬能的,相關部門要互相協調,減少無謂的材料、填表和不必要的檢查,讓扶貧幹部把主要精力用在脫貧攻堅實事上。

減少疲勞,提振士氣,要給扶貧幹部減負、減壓。“白+黑”“五+二”在關鍵時間、節點可以用,但不能作為常態。長期滿負荷高負荷的運轉,必然是疲憊之師,暴師久則必敗。儘量減少政策執行過程中的“無用功”,讓幹部們輕裝上陣,全心為民。

總之,脫貧攻堅是千秋偉業,這是一場只能贏、輸不起,沒有任何退路的戰鬥,總得有人去奉獻,去戰鬥。在這場攻堅戰中,各級各部門要運籌帷幄,創新扶貧機制,科學合理安排工作,激發每個人的工作激情,全力打好脫貧攻堅戰,確保全國人民一道昂首邁入全面小康的康莊大道。

這,也是我們的歷史使命。

轉自錫林郭勒扶貧開發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