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子弹短信再飞一会儿

8月28日,罗永浩发布微博称,子弹短信上线7天,已完成第一轮1.5亿融资,快如科技正在招人以扩大规模。而就在前一天,罗永浩发微博称,已有51家VC、7家科技巨头的战略投资部在和子弹短信开发商快如科技接触。根据爆料推测,这些机构中至少包括腾讯战投与阿里战投。

让子弹短信再飞一会儿

数据显示,子弹短信上线后排名持续上升,在Apple store免费总榜的排名中,从 8月21日的第64名蹿升至24日的第1名,且持续至26日,28日排名第2。在免费社交榜中,从8月23日至28日持续占据榜首。

让子弹短信再飞一会儿

8月28日上午App Store免费总榜和社交分榜

就在近几天,虎哥发现不少产品经理和互联网从业者在朋友圈中晒出子弹短信二维码,寻求添加好友,市场热度确实不假。

子弹短信的优势在哪儿,缘何能在短时间内收割极大关注并获得大额投资?

基于视觉呈现的语音交互是其一大亮点

前不久在成都举办的iWorld数字博览会主论坛上,科大讯飞智能硬件总经理张陈抛出一个观点。他说据统计,人类90%的信息输出依靠语言,80%的信息输入依靠视觉,所以基于视觉呈现的语音交互是未来发展方向。

让子弹短信再飞一会儿

继科大讯飞的分享后,锤子科技副总裁陈飞良上台讲了一些5G相关内容,并透露几天后锤子科技将在北京五棵松体育场,也就是凯迪拉克中心发布下半年最重要的产品。

时间推移到几天后的8月20日晚,罗永浩如期发布了坚果Pro 2S,并顺便帮快如科技发布了子弹短信APP。没想到子弹短信的大火,让一干吃瓜群众误以为子弹短信才是锤子科技下半年最重要的产品,害得老罗不得不连续发微博辟谣,澄清与子弹短信的关系。

让子弹短信再飞一会儿

子弹短信不仅与锤子科技关系匪浅,事实上应用科大讯飞语音识别技术的子弹短信,还是“基于视觉呈现的语音交互是未来发展方向”这个观点的实例诠释,其背后的逻辑是:说话比打字高效,读文字比听录音高效。发信方利用子弹短信录制语音,软件可自动识别语音并转换成相应文字,收信方将收到包括语音和文字在内的消息,以此子弹短信便实现了语音输入视觉呈现的交互。

也许有些人会质疑,这功能没啥新意,微信也有发送语音和语音转文字的功能。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和某人在微信上交谈重要事项,对方突然发来条撑满一分钟的语音,你迟疑了一下,长按语音框选择转文字。数秒之后语音转换完成,你皱着眉头看了好几遍那段乱码也没看出端倪,不得不点击屏幕听语音,一不小心没听清关键地方,还得从头听一遍。在此期间,又有好几条语音陆续发来,全部长达一分钟,加重了你的焦虑与厌烦情绪,转而怒怼对方不要发语音。

子弹短信的语音识别逻辑则不同,在发送的时候即时转换成文字。发送者能够监视转换效果,发现错误的地方可以编辑修改;收信者则可以拖动语音条专听那些模糊的地方。这些小改进,既方便了收信者阅读,又提高了信息输入效率,而且识别度还算令人满意。

相较微信,子弹短信的语音功能确实好用太多。

让子弹短信再飞一会儿

1、与对方并非“子弹”好友,信息将通过短信发送;2、发送者可编辑语音转换的文字

子弹短信的另一大亮点是,只凭手机号码,不用加好友,对方甚至不必下载软件,也能通过短信实现互动。虽然这项功能类似飞信,并非首创,但它打破了聊天软件的围墙,开了一道迎宾的门,也算一种微创新。

子弹短信发布后,评价两极分化严重,有说子弹短信将颠覆微信改写社交软件市场格局的,有说子弹短信只是昙花一现的流星应用的。

目前知乎上关于子弹短信,赞数最高的一条评论是这个画风:

让子弹短信再飞一会儿

虎哥的一位投资人朋友也在朋友圈发声:不要在子弹短信上浪费时间了,为什么很多素质还不错的团队却做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在这位朋友看来,

子弹短信并没有创造什么新的价值。

但在罗永浩的眼中,子弹短信的意义,或许就是瞄准微信而派去的刺客,不然也不会有这张“子弹短信表示不服”的PPT。不过罗永浩也在微博上反复强调了,子弹微信并没有想要颠覆微信,只是想要分一块社交的蛋糕而已。而且腾讯投资部已在接触快如科技,不排除入股可能。

让子弹短信再飞一会儿

为什么子弹短信能够异军突起,而用户量第一的微信没有占据APP榜首?那是因为大家手机里都有微信,没有必要再次下载,另外社交平台的巅峰期已过,互联网新用户红利差不多耗光了,各家只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做做存量市场。而互联网产品马太效应相当强,从目前的用户量积累开看,子弹短信与微信,就是蚍蜉和大树的关系,很难相提并论。

有知乎网友指出,子弹短信的知名度是有了,就看后面怎么宣传的问题,如果宣传得好,可以在社交软件有一块比较大的位置,但是要想超越QQ微信,估计就跟锤子收购苹果的可能性差不多。

不可能的原因有两点,一是短信+资讯是个值得尝试的模式,但体量不够的资讯信息流纯属白搭,二是获客方式单一,子弹短信用户体量要达到微信十分之一都很难。子弹短信虽然火了,但注定是一款终将失败的产品,从历史总结的客观规律来看,在巨头已经站稳脚跟的市场,试图用一款比它更“好用”的产品颠覆它,几乎不可能,罗永浩的这一枪放空了。

问题是,罗永浩会不会开第二枪?

挑战微信,看上去目标距离太过遥远,也许子弹飞着飞着就动力不足掉地上了,还砸出深坑。但没有第一个麻起胆子放枪的,后续密集的枪声恐怕不会响起,黄四郎也就永远会是你家四大爷。给四大爷一丝危机感,或许用户们还能渔点利,也算不错。子弹短信的出头,恰好顺应了市场渴望挑战者出现的这一心理,让子弹短信再飞一会儿,未尝不是好事。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腾讯花了七八年,多少人力物力的投入,才造就了微信今天的繁荣生态,子弹短信有决心和毅力投入大量资源和微信争霸吗?估计很难有。另外这款产品在互联网从业者的圈子中火了后,如何向大众推广会成为新的难题,毕竟大多数用户的社交关系依然沉淀于微信上,不是说转移就能转移的。或许子弹短信将成为一款小众向的社交产品,类似于电报之于币圈?

所以罗永浩才会反复强调:不想颠覆微信,只想偷块蛋糕。

天虎科技 程学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