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导航卫星密集发射组网 西方为何对其忧心忡忡(下)

距离上一颗北斗卫星发射成功不到一个月,中国北斗导航系统又有双星升空组网。自1994年中国官方启动第一代北斗系统,北斗导航已历经三代。随着北斗导航全球组网的日益临近,世界导航格局也面临着更多的变数。多维新闻在《北斗导航卫星密集发射组网 西方为何对其忧心忡忡(一)》一文中曾谈到2018年被视为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密集组网年,近期北斗卫星密集发射,以及北斗三号独具的性能和特点。那么,北斗导航与欧洲伽利略项目有何历史纠葛,当下又为何会让西方对其忧心忡忡呢?

北斗导航卫星密集发射组网 西方为何对其忧心忡忡(下)

北京时间2017年11月5日19时45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北斗三号首批2颗组网卫星,这也意味着中国正式开始建造“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图源:VCG)

对欧洲伽利略项目的反戈一击

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战役中,美军将GPS系统的效用屡次提升,创造了多次战争奇迹,中国在旁观这几场战争中充分认识到了现代化高科技战争的魔力,此后“自主卫星系统是大国必备”成为中国军中共识。而“银河号”事件、台海军演时导弹偏离落点的发生,则向中国印证了依靠美国的GPS是靠不住的。

2003年中国承诺投资2.7亿美元参加欧洲的伽利略项目开发,当时拉中国参与该计划被一些人视为是欧洲人的一种反美姿态。但直到2007年中国还被排除于重大决策之外,多年被排除在外,且欧洲后来将日本和印度也拉入伙,这两国出的钱少但权利却并不少,鉴于中日印三国微妙的历史关系,在国防领域使用相同的导航系统将存在太多不可控因素。事实面前,中国已了然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

到了2009年,伽利略项目已远落后于原先的计划进度。被逼无奈的中国人则不断前进,在开发自己的北斗导航系统上进展迅速。比利时Eutralex航天机构主席福布(Michelle Forbes)曾与中国协作者打过交道,他表示,“中国人确定主次,做出决策。没有争论,没有谈判。这与欧洲不同,欧盟做什么事之前,必须统一27种不同意见。”

有一种说法称,中国未从伽利略项目获得预期价值,为此记恨,并作出周密考虑、针锋相对的反应,北斗和伽利略频率重合的问题便是实例。

卫星轨道和空间频率是人类共有的资源,而此间的国际规则是频率不按国家来分,亦不按人口来分,而是谁先占算谁的。2005年欧洲伽利略计划的首颗卫星上天后,只是占了轨道但并未占频率。有业界人士半开玩笑地解释,开通频率是需要花钱的,欧洲当时手头有点紧。中国北斗二代的首颗星不久后也发射升空,且上天后即向国际电信联盟组织申请开通了频率。

2015年在莫斯科举行的第九届国际导航论坛上,俄罗斯导航产业界的领袖们在探讨全球四大导航系统发展水平时,一致将中国北斗排在俄罗斯格洛纳斯和欧盟伽俐略之前。

北斗导航卫星密集发射组网 西方为何对其忧心忡忡(下)

2014年6月20日,南非人Riaan Manser与其女友依靠GPS,划着23英尺小船,用时153天从摩洛哥抵达纽约,这是人类第一次划船横渡大西洋(图源:Reuters)

北斗导航卫星密集发射组网 西方为何对其忧心忡忡(下)

2017年10月14日,北斗导航系统首次在国产民机——ARJ21-700飞机103架机上应用试飞,图为通过北斗定位系统获得的经纬度实时绘制的飞机飞行轨迹图(图源:新华社)

西方为何忧心忡忡

长期以来,中国大陆民用的,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位置服务主要由美国的GPS垄断,早前如电子商务、社交网站定位签到、搜寻附近服务等应用都是基于GPS的位置服务。但现在令美国懊恼的是北斗的精度,民用已然可以提供厘米级服务。

引发全球注目的是,北斗三号将增加性能更优的互操作信号,在进一步提高基本导航服务能力基础上,按照国际标准提供星基增强服务及搜索救援服务。

北斗导航卫星密集发射组网 西方为何对其忧心忡忡(下)

2016年6月4日,中国“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展出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模型

同时,北斗三号还将采用中国新型高精度的铷原子钟和氢原子钟。导航卫星上的原子钟性能对整个卫星导航系统性能影响重大。较之北斗二号,北斗三号上的原子钟在产品体积、重量方面大幅降低,每天的频率稳定度则提高了10倍,综合指标已位居世界前列。

更为让西方为何忧心忡忡的是,在发展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中,中国远远不只着重于北斗的定位功能,其他诸如侦察监视、指挥、协助攻击等“纯军用”能力也在开发中。

在军事领域,近年来北斗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信息化指挥手段,除了嵌入到各种大型武器发射平台,还广泛应用于单兵侦察和分队作战之中。有英国媒体感慨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更加安全可靠,还将使中国军方的精确打击能力迅速提升数十倍。

北斗的定位精度、授时精度、抗干扰能力等都已与GPS相当,且北斗具备的无源定位和短报文通信功能独门绝技,较之其他导航系统能更广泛地应用于野外作业、突发灾害等场景。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当时在其他通讯失效后就只有北斗系统能以短报文的形式与指挥中心保持联系。

又因北斗和GPS兼容,因而保证了其应用范围如同GPS一样广泛。最为关键的是,这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可以不受限制地自由使用,不用再为他国何时关闭卫星导航系统服务而提心吊胆。在中国拥有北斗卫星全球导航系统之后,美国将会丧失利用GPS系统影响中国的能力。

业界人士指出,随着北斗的竞争,GPS的世界份额将随着北斗的竞争而不断降低。当下,除了港澳台地区之外,北斗系统已在巴基斯坦等国进行推广;同时,也与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泰国、韩国、澳洲、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开展了交流和合作。

除了增加选择的灵活性之外,亚太地区的国家亦能享受到比以往更好、更优质、更低廉的卫星导航服务。

随着北斗系统卫星密集发射,其全球组网的日期已日益临近,它的各方面应用对全球的影响还有待观察,但有一点能肯定的是,北斗三号撼动的必将不仅是美国通过GPS每年从全世界获得的千亿万亿以上级别的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