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車市場風起雲湧 宣稱盈利的車置寶恐難成爲最後贏家

二手車市場風起雲湧 宣稱盈利的車置寶恐難成為最後贏家

說到二手車平臺的市場知名度,瓜子、人人車和優信是當之無愧的巨頭,但他們也付出了巨大的推廣成本。另闢蹊徑的車置寶罕見地實現了盈利,讓C2B模式逐漸受到資本青睞。

C2B環節成為熱門,和當下C2C燒錢模式尚未走通有著密切的聯繫。但在這片充滿不確定性的萬億市場上,車置寶彎道超車的意圖真的能如願嗎?

二手車平臺存在難解困境 C2B或迎來發展新機會

汽車是當代社會人們十分需要的商品之一。因為汽車價格較高,需求又旺盛,二手車總是具有很大的市場。艾瑞的報告顯示,2017年全國二手車交易量達1240.1萬輛,同比增長達19.3%。隨著二手車電商滲透率增長和取消限遷的利好政策,預計二手車電商平臺的交易額也會有可觀的增長。

但是目前很多二手車電商平臺出現了各種困境,燒錢、虧損成為了平臺競爭與發展過程中的常態。

很多二手車平臺都存在盈利難的問題。例如2017年優信淨虧損超過2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了將近一倍,人人車和瓜子二手車同樣也面臨大量虧損。虧損背後也就意味著需要持續的資金輸入,這三家的廣告支出都非常高,人人車甚至展現出為競爭不惜虧損的態勢。

長期燒錢就必須融資或者上市,投資機構也越來越審慎,已上市的“中國二手車電商第一股”優信市值大幅縮水,二手車平臺們可以說是越來越難以融到錢了。

同時很多平臺的業務拓展也陷入了困境。因為營收不景氣,很多平臺都在過度依賴貸款業務,二手車電商業務的營收佔比反而小了很多,這也不是二手車電商平臺健康的運營模式。有的平臺進攻三四線城市的新車業務,這種定位能否成功還很難說。

無論是瓜子和人人車的C2C,還是優信的B2C,面向C端本身也是會帶來一定的不確定性的。C端用戶的購買次數非常低,平臺對用戶的瞭解也很有限,這也就意味著市場不能只有2C的業務,肯定需要有C2B的平臺來完善市場。

做C2B的車置寶宣稱自己是盈利的,如果證明了C2B模式能實現盈利,對市場對行業肯定是一個比較好的消息。實際上,C2B在訂單獲取上就有優勢。面對的都是商戶,客單價高,獲客的成本也就相對降低,在加上客戶也賺錢,合作的積極性就更高。

這一塊目前除了車置寶,也有其他的入局者,包括汽車之家投資的天天拍車等。由於發展較晚、各家也很少在推廣上花大手筆,還沒有形成非常知名的品牌。鑑於C2B模式的盈利現狀和獲客優勢,車置寶們的發展前景還是比較廣闊的,二手車這個萬億市場完全容得下這一個新領域。

BAT一旦深度進入 車置寶難言未來

目前仍在燒錢的玩家如果沒有在短期內決出勝負,最先耗完資金的平臺可能會率先倒下。二手車電商市場仍然具有潛能,BAT不會輕易捨棄,有可能在各方虛弱之際加大參與程度或者接盤,拿下已經名聲在外的品牌或者以強勢姿態與之合作。目前騰訊已經有初具規模的佈局了,車置寶與阿里僅僅是合作關係,未來格局還不明朗。

BAT進入之後會傾向於C2C、C2B 兼顧,無論拿下哪個品牌最終都會產生對全行業的影響。而車置寶相對而言還是有一些劣勢,值得提前警惕。

(1)產品並不熱門 車置寶缺乏流量

二手車三巨頭(人人車、瓜子、優信)投入的錢並不是不起作用的,只要品牌一天在,廣告費用就沒有打水漂。通過廣告狂轟濫炸,這些品牌都自帶流量,一看百度指數,車置寶的數據就顯得微不足道。歷史與事實證明,廣告炸出來的品牌確實很有生命力,從腦白金到vivo、OPPO,屢試不爽。

車置寶的流量來源,一個是自己的品牌,這方面遠遠比不上瓜子、人人車,相比之下還不如直接競品天天拍車,至少他們有汽車之家這個行業第一的垂直資訊網站做後盾。

另一方面車置寶與阿里合作,在閒魚和其他一些阿里系產品有入口,相對來說有一定流量,但真的有很多人願意上閒魚賣車嗎?

(2)不具品牌效應 用戶信任程度有限

品牌不響,除了缺少流量、用戶不瞭解產品之外,還面臨信任難題。賣車對於用戶來說也算比較重大的事情,涉及的金額並不低,不太敢輕易在陌生的網站上嘗試。相比之下,BAT光環下的品牌網站會受到更高程度的歡迎。

而且,車置寶自身也可能存在一些問題,在網絡上指責車置寶服務存在問題的帖子也不少,現階段車置寶的服務水平也存在上升的空間,賣車的用戶更不敢去冒這個險。

當然整體看來不信任程度還是由於知名度低,負面的因素比較小。根據懂懂筆記與企業頭條的二手車市場監測數據,相對優信和瓜子,人人車和車置寶的負面輿情佔比還是比較少的。相對來說,人人車的品牌形象更好,既有一定規模的“聲量”,負面輿情還是佔比最小的。

(3)燒錢者可能熬過難關 C2C市場紅利成熟等待收割

巨頭入局支撐後,燒錢拼到你死我活的平臺有可能熬過去,甚至被同一家巨頭納入麾下(人人車、瓜子、優信都有騰訊的影子),從惡性競爭轉為良性競爭或者實現業務整合。

無論形成怎樣的格局,C2C的市場紅利終會逐漸形成,用戶也會明白C2C模式更符合消費者利益,在BAT支撐下活過去的傳統二手車頭部平臺將進入收割期。此時他們向C2B的覆蓋對車置寶來說也極具威脅。

對BAT全面介入的推測,最終就容易演變成這樣一種結局:二手車電商頭部平臺是C2C市場的培育者,但他們陷入內耗之後,車置寶便能享受到C2C培育的二手車電商紅利,同時成為C2B模式的證明者。最後原來的頭部平臺在BAT的扶持下,成為最終的全領域收割者。

所以車置寶的劣勢主要是來自品牌知名度問題。車置寶想要提升自己的地位和價值,還是要把品牌做出去。這並不是說車置寶要陷入無邊無際的燒錢大戰中去,只要有一定的知名度,並不需要投入得比瓜子、人人車更多,也能樹立起比較好的品牌。

尤其車置寶身處B2C市場這個新興細分領域,推廣難度較小,同領域競爭壓力也沒那麼大,再加上實現了盈利,資金壓力也沒那麼大。只要憑藉良好的品牌和盈利模式,拉上一個巨頭來應對可能出現的新情況,即使BAT真的來了,也還能一戰。

在二手車電商平臺在陷入困境之際,可以讓B2C模式的平臺來補充行業生態。以B2C模式見長的車置寶便在此模式的優勢下實現了盈利。但是未來BAT深度參與這個行業的可能性不小,車置寶要對抗BAT扶持下的頭部企業就會比較吃力,目前是時候在宣傳推廣和品牌建設上做合理的投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