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隐居山中玩活字印刷,一天刻100多字,誓将七万汉字刻成字模

1148年前诞生的北宋蕲州人毕昇,因发明了活字版印刷术,而成为历史名人。

现在,一位28岁的杭州人,隐居山中要做现代毕昇。

毕昇发明的是胶泥活字印刷,他要刻木质活字印刷。

他的愿望是复原宋元时期的木质活字印刷,将现在的全部七万个汉字刻成字模。

目前,他正以每天刻100多个字的速度在进行。

这个年轻人是一个90后,名叫叶永来。

90后隐居山中玩活字印刷,一天刻100多字,誓将七万汉字刻成字模

▲叶永来在整理字模

叶永来出生在杭州建德的一个古村里。

从小由做过私塾先生的爷爷带大,背《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学毛笔书法。

2011年,他考入西南大学美术专业,学习书法和版画。

毕业时,叶永来有机会留在重庆,但他还是选择回浙江找工作。

后来认识了衢州的一位朋友,愿意给他提供场地并给予生活补助,帮助他实现愿望。

于是,他来到了衢州市柯城区万田乡山区,在一栋青砖黛瓦的仿古四合院里,开始了他的刻字生活。

这位90后很特别,“没其它爱好,就爱国学和书法,不喜欢喧嚣的都市,只有书法和雕刻让我快乐”,他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抱着一部《康熙字典》。按字典,把字逐一刻在木质字模上。

90后隐居山中玩活字印刷,一天刻100多字,誓将七万汉字刻成字模

▲毕昇的活字印刷

字模用的是切割成一个个小字模的棠梨木,先对着镜子,把宋体字反写在上面,再用刻刀在字模上刻出阳文,他每天要刻一百多个字。

在字模上写字、刻字,再试着用墨汁拓印一些小样。这就是他每天要做的事情。

现在,他已经刻了3个多月了。

一般的年轻人受不了这种与世隔绝的生活,但是他却能从中找到乐趣。

比如每天对着字典大约写100多个字,有很多生僻字不认识。这对他来说,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的机会,“刻一个字学一个”。他有一个野心,就是在刻完活字印刷模板后,要把所有的汉字都学会。

还有刻字对他来说,就是一种享受,因为“一刀一刀,力度深浅都不一样,刻刀发出的声音就是最好的音乐。”

比较开心的事情就是每天下午,他会和朋友一起用古法来尝试活字印刷:将刻好的字模按照文章排列,再把墨汁加水调好,均匀地刷在底板上,然后铺上宣纸。再用刷子在纸上来回刷着,一张类似于古体书的小样就完成了。

90后隐居山中玩活字印刷,一天刻100多字,誓将七万汉字刻成字模

▲叶永来制作的活字印刷小样

他说:“这就是宋元年间流行的木活字印刷术”。

他预定的目标,要将目前全部7万多个汉字,都刻成活字印刷的字模,做一套完整的木活字印刷工具。

按照目前的速度,至少需要刻两年时间。

你觉得,这两年后,他能完成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