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瑭除惡
編者按:吾兒強勝我,要錢做什麼?吾兒不勝我,要錢做什麼?這是明朝懷川名士何瑭生前常說的兩句口頭禪。何瑭臨終,曾給子孫留下遺言,讓把其生前口頭禪刻在墓碑上,以供後世子孫銘記,至今墓碑尚存。何瑭生於明朝成化十年,即公元1474年,字粹夫,號柏齋,祖籍武陟縣人,7歲移居河內,即今天沁陽市。弘治年間喜中進士,先後任翰林院編修、大明府開州知州、東昌府同知、太常寺正卿、南京戶部尚書等職。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揚善懲惡,深受百姓愛戴,留下許多史話傳奇。
在荷塘一生眾多史話傳奇中,其中“何瑭除惡”一說流傳最廣。
說是明正德十年(1515),何瑭因政績突出,由大明府開州知州(今河北省大名縣一帶),升遷東昌府(今山東省聊城)同知(知府副職)。走馬上任之日,車馬尚未進入東昌府官衙,被一位老婦人攔住了去路。老婦人破衣爛衫,口口聲聲,狀告一位叫湯興的花花公子。何瑭連忙走下官車,將老婦人領進府衙,細細聽了案情。採取調取案卷,明察暗訪等手段,很快查明湯興仰仗父親身為定州(今河北定州市)知州權勢,在當地強搶民女,濫殺無辜的來龍去脈。
湯興見勢不妙,連夜騎馬趕往定州,向父親湯元中做了稟報。
湯元中經過一番思考,對湯興說:兒子啊,此案若以強搶民女、濫殺無辜論處,你罪當砍頭。若以兒女私情、失手打死了人來論,其罪可大可小。到時追加一些賠償銀兩,民不告官不究,依然可以一了百了。俗話“千里來做官,為了吃和穿”。依爹來看,你立馬帶上一些銀兩,儘快趕回東昌城,趁著夜色將銀兩送往何瑭官宅,言明我意,請求何大人從輕處罰。依本官之見,我與何大人雖然沒有直接共過事,但他會考慮同朝為官的面子,手下留些私情。再說,像此類可寬可嚴的案子,又有幾個官員不喜歡銀子的。
湯興自是高興,臨行希望父親能給何瑭寫封書信,以求方便通融。
湯元中說:真是傻種一個,這類違法犯罪之事,豈能隨意寫信!到時候,何瑭真要論起真了,爹也得跟著你倒黴。如此一來,誰來救你!
一天上午,何瑭早早吃了飯,正在召集衙役商議抓捕湯興事宜,哪知湯興帶著銀兩,大搖大擺走進了府衙,聲稱尊奉開州知州父親之命,前來祝福恭賀。同時獻上銀兩,說明來意,希望同知大人多多關照此案。
何瑭見對方自投羅網,依然不動聲色道:湯興啊,對你代表知州大人前來恭賀,本官深表謝意。只是人命關天大案,法不容情啊,看來要委屈一下公子了。待本官審明案件真相,再做定奪吧。何瑭話落,向衙役示意將其拿下。
湯興原想官員都是天下烏鴉一般黑,夜間送銀兩通融與白天沒有什麼兩樣,豈知何瑭是個剛正不阿的傢伙,見勢不妙,拔腿想跑。
衙役們眼疾手快,紛紛衝上前去,三下兩下將湯興拿下投進了大牢。
何瑭經過一番審訊,發現湯興強搶民女、濫殺無辜案件,事實清楚,證據充分,快刀斬亂麻,依法將湯興處以斬刑,沒收了湯興賄銀。東昌百姓拍手稱快。
此事過後,湯元中懷恨在心,利用朝廷各種關係,四處散佈謠言,無辜中傷何瑭。
何瑭見正德皇帝整天迷於酒色,朝廷魚目混雜,官場腐敗,乾脆以身體患病為由,二次懇請辭職回了懷川。
正德十六年(1521),武宗駕崩,世宗嘉靖稱帝。嘉靖登基伊始,為一展抱負,下詔將武宗一朝貶職或請辭回鄉官員,只要有作為的,復又召回朝廷,繼續委以重任。
何瑭應詔,先後做了山西提學副使、南京戶部尚書等職。何瑭死後,皇帝追封禮部尚書,諡文定。
何塘一生留有許多史話傳奇,但由於時間有限,我們不再一一細說。
閱讀更多 話說焦作679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