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用了这么久,你知道它是怎么诞生的吗

2003年5月,淘宝网创立,距今15年之久。如今的淘宝网已经家喻户晓,驰名天下了。但是创立之初的淘宝网,是什么样的一个状态呢?这还得从传统的生意说起。

传统的生意往来,就是走到店里,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也就是说,消费者验货之后,觉得没问题,才会把钱交到卖家手里,而卖家收到钱了,才允许买家把东西带走。

支付宝用了这么久,你知道它是怎么诞生的吗

那么,对于一个新生的交易平台来说,淘宝网是属于互联网平台。那会儿,买家怕付了钱之后,卖家不发货,而卖家呢,怕发了货之后,买家不给钱。于是,就产生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个现象倒是有点儿意思。

由于信任问题,买家和卖家,通常会在平台上先谈好价格,而后到线下去面对面交易。淘宝网是为了实现线上的交易,这些倒好,交易又回到了线下。当然,能在线下达成交易最好,可关键问题是,线下交易只能在同城实现,远了就不现实了。

那应该怎么办呢?买家和卖家不就是纠结钱的问题吗?于是,淘宝网创业团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想出了担保交易。也就是,买家付款之后,钱并没有到卖家手里,而是直接到由银行托管的第三方账户那里,这个第三方账户就是淘宝网的对公账户。淘宝网在收到钱之后,会通知卖家发货,买家收到货物并确认没问题之后,淘宝网才会把钱打给卖家。

支付宝用了这么久,你知道它是怎么诞生的吗

担保交易解决了卖家和买家之间的信任问题,同时也造就了支付宝。支付宝就是基于这样的环境,慢慢成长起来的。也就是说,当时的支付宝,不过是淘宝网推出的一个担保交易的服务而已,跟现在的支付宝有着天壤之别。

这里,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笑点。那时候,人们还不知道支付宝是什么玩意儿,当交易出现问题时,就会打电话给客服人员咨询问题,在电话中,客户常常把支付宝听成了"吃不饱",而"阿里巴巴支付宝"也就成了"阿里爸爸吃不饱"。

咋看之下似乎没有什么笑点,可是,想想现在的"饿了么",你就知道阿里爸爸为什么会吃不饱了。那会儿,淘宝网处于创业之初,创业团队自然艰辛啊。在没有"饿了么"的情况下,自然就吃不饱了,没人送餐嘛。

支付宝用了这么久,你知道它是怎么诞生的吗

再来看看饿了么的广告语:饿了别叫爸,叫饿了么!很有意思吧,"阿里爸爸"都吃不饱了,哪里还能顾得上你,找饿了么不就好了。

支付宝服务推出之后,淘宝网"线上交谈,线下交易"的局面有没有扭转过来呢?如果扭转过来了,淘宝网的第一笔交易又是怎么诞生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