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說自己看過三國了,這些無敵猛將,你知道4個,絕對是大神

別再說自己看過三國了,這些無敵猛將,你知道4個,絕對是大神

漢末三國時期,是一個真正的亂世,這是不爭的事實。俗話說時勢造英雄,此話誠不欺我等,那個時代不僅湧現出了諸多有爭霸之心的梟雄,還有層出不窮的名將,例如,家喻戶曉的有,劉備麾下的關張趙馬黃,以及魏延、姜維、馬忠、張嶷、張翼等;曹操麾下的五子良將、八虎騎;江東的十二虎臣、太史慈、朱然、朱桓,等等。不過,並不是每一個名將,都能夠憑藉戰績,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被世人銘記,還有很多名將,雖然能力卓越,卻遭到了歷史的遺忘。

五、李通

別再說自己看過三國了,這些無敵猛將,你知道4個,絕對是大神

提到李通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以三國迷自居的讀者,都會一臉茫然,不知道這是“何方神聖”,其實他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就曾出場,不僅在宛城之戰後,接應過曹操,還曾在潼關之戰單挑馬超。不過作者為了突顯馬超的驍勇,貶低了他的能力,使他不出幾合,便被馬超一槍刺於了馬下,因此很多讀者都會覺得,他是一個打醬油的存在,從而對他沒什以印象。

別再說自己看過三國了,這些無敵猛將,你知道4個,絕對是大神

然而,真實歷史上,李通卻是一位名將,他不但在官渡之戰前後,為曹操守住了袁紹的老家汝南,還在赤壁之戰中,率軍接應被關羽截斷歸路的曹仁。《三國志》記載:“通率眾擊之,下馬拔鹿角入圍 ,且戰且前,以迎仁軍,勇冠諸將”,只不過他在關鍵時刻病逝,沒來得及創下擊敗關羽的輝煌。

四、麴義

別再說自己看過三國了,這些無敵猛將,你知道4個,絕對是大神

與李通一樣,麴義在演義中,也是為了襯托他人的武將高強,淪為了炮灰——界橋之戰的時候,他在袁紹麾下效力,與公孫瓚軍對陣,結果與趙雲只一個照面,便被刺於了馬下。因為袁紹提前出局,麴義本身也沒表現出什麼過人的武藝,因此他在演義中的存在感,甚至還比不上李通。然而,在真實歷史上,出身西涼的他,曾擊敗過帶甲百萬,谷支十年的冀州刺史韓馥,憑自己組建的八百“先登死士”,全殲了公孫瓚的白馬義從,還曾擊敗過匈奴的軍隊,如果他沒有因為居功自傲,被袁紹處死,顏良文丑之輩,大約沒有出頭之日。

三、呂岱

別再說自己看過三國了,這些無敵猛將,你知道4個,絕對是大神

呂岱,字定公,年近不惑才開始為江東效力,不過因為他本人比較長壽,竟為江東效力了近五十年。不過,他能夠被稱之為名將,卻並不僅是因為資歷,而是因為戰績——公元211年,他與蔣欽一起平定了呂合、秦狼叛亂;公元215年,他隨孫權平定長沙三郡;公元220年出任交州刺史,平定了王金叛亂;公元226年,原本割據交州的士燮後人士徽叛亂,他再度穩定了局勢,並派出使者,南宣國化,最終官至大將軍,是為東吳平定叛亂,開疆拓土的大功臣。不過,如今提起江東名將,世人只知江東十二虎臣,又有誰知道呂岱呢?

二、羅憲

別再說自己看過三國了,這些無敵猛將,你知道4個,絕對是大神

羅憲是蜀漢最後一位義士——公元263年,蜀漢滅亡之時,羅憲駐守在永安,手中只有兩千兵馬。這個時候,東吳派出軍隊,以援助盟友的名義,打算從永安借道,羅憲卻看透了江東的狼子野心,誓死不肯退讓。在人心惶惶,糧草不足的情況下,他卻抵禦住了盛曼的攻擊,抵禦住了步協的攻擊,甚至就連軍神陸抗都奈何不了他。這樣的戰績,就算在那個名將輩出的時代,依舊稱得上奇蹟,可他也沒能擺脫被歷史遺忘的命運。

一、文鴦

別再說自己看過三國了,這些無敵猛將,你知道4個,絕對是大神

提到三國後期名將,大多數人僅能想到姜維、鄧艾、鍾會,其實文鴦比起他們,有過之而無不及,為什麼要這麼說呢?文鴦是漢末三國第一個冠軍將軍文欽的兒子,他繼承了文欽的驍勇,而且文韜武略,眼光犀利。他第一次嶄露頭角,是淮南二叛之時,當時他隨文欽一起出徵,在與司馬師大軍交鋒之前,就提出了趁敵人還沒站穩腳跟,發動夜襲的建議,嚇得司馬師眼疾復發,不久後生生痛死。隨父親退兵時,遭到追殺,他則先率數百人殺退追兵,又單槍匹馬,闖進對方的精銳部隊中,七進七出,每一次進出,殺傷百餘人,令敵人聞風喪膽。

別再說自己看過三國了,這些無敵猛將,你知道4個,絕對是大神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得不承認,以上五位三國名將,個個武藝高強,能力卓越,也有相應的戰功傍身,然而因為《三國演義》的貶低,或者人們的固有印象,他們早已被遺忘在了歷史長河之中,到了如今,除了真正熱愛三國,或者專門研究三國的人,還有幾個人能記住他們,記住他們曾經的輝煌呢?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演義》《三國志》《資治通鑑》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