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西平阳煤往事

裴西平阳煤往事

裴西平阳煤往事

从2015年停产至今,肩负产业转型任务的阳煤吉天利已经沦为僵尸企业。

在被宣布调查后的第102天,靴子落地。

8月15日晚8点,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更新了一则消息:经山西省纪委监委会会议研究并报山西省委批准,决定给予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阳煤集团”)原党委常委、董事、总经理裴西平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收缴其违纪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及所涉款物移送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提起公诉。

至此,在阳煤集团总经理任上的第六个年头,裴西平黯然落马。

8月20日,阳煤集团就裴西平问题召开了集团公司党委专题会议。党委书记、董事长翟红指出,阳煤集团要认真制定相关问题的整改方案并切实整改到位,举一反三,努力建设企业良好政治生态。

或因起三维排污

5月5日晚9点,裴西平被调查的消息出现在中央纪委官网。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在此前两天,裴西平刚刚获任集团腐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履历显示,现年56岁的裴西平,是阳煤集团“土生土长”的领导干部,2001年成为阳煤集团副总经理,2012年升任为总经理直至落马。

以煤炭行业为主的山西一直是反腐重灾区,是唯一被中央定性为系统性塌方式腐败的省份。据不完全统计,山西省属七大煤炭集团中,已有数十位高管被查。

官网信息显示,阳煤集团是一个以煤炭开采和洗选为主业,煤化工、煤电铝为“两翼”,装备制造、建筑地产、金融、现代服务业“七大板块”协同发展的国有特大型企业集团,下辖阳泉煤业(600348)、阳煤化工(600691)、太化股份(600281)三家上市公司。

有分析指,裴西平的落马与此前闹得沸沸扬扬的山西三维污染事件难脱干系。*ST三维(000755)是一家国有大型化工企业,公司资产总值超过45亿元。值得关注的是,其长达二三十年的污染史几乎创造了山西化工企业纪录。

2005年,山西三维成为阳煤集团全资子公司。直至2017年4月以前,阳煤集团一直是*ST三维的第一大股东。这与裴西平掌权时间高度重合。

2018年4月17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以《污染大户身边的“黑保护”》为题,报道三维集团违法倾倒工业废渣污染农田,生产废水直排汾河,央视记者暗访遭扣押事件,引发全国舆论关注。

不足20天后,裴西平被调查,这给外界留下很大的因果想象空间。

实际上,作为与煤打交道的企业,阳煤集团及其子公司违规排污事件并非孤例。裴西平在任期间,阳煤集团托管的山西圣天宝地清城煤矿有限公司曾因煤矿开采及排污与所在地村民交恶,村企关系一度剑拔弩张。

在裴西平治下的上市公司亦非一帆风顺。五年前,阳煤化工(600691)对外披露了公司2012年虚假销售收入多计42亿元的事实,占当年营收总额的19.66%,一度刷新了资本市场造假金额纪录。

产业转型烂摊子

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通报中,裴西平被指“严重不负责任,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国有公司重大经济损失,涉嫌犯国有公司人员失职罪”。这种提法在以往的官员落马通报中并不常见。

作为山西主力煤炭国企之一,近年来,阳煤集团发力产业转型动作频仍。

裴西平被查前三天,他出席了阳煤集团与太原理工大学在山西太原举行的“煤层气生产金刚石”企校合作签约仪式。煤层气生产金刚石技术为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该项目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煤层气高效利用问题,并形成产业链。

不过,一位接近阳煤集团的人士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阳煤集团的非煤产业布局虽广,但早在新能源电池领域的转型尝试最终失败十分典型。

“作为见证企业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老员工,企业沦落到今天这种地步,真是太令人痛心了。”8月20日,阳煤集团山西吉天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阳煤吉天利”)原设备工程师张剑红回忆起这段经历时对记者说。

张剑红告诉记者,吉天利公司本是一家民营铅酸蓄电池企业,用了16年时间从小到大,成为山西摆脱“一煤独大”实现经济转型的标志性企业。2012年,因资金吃紧,在裴西平的主导下吉天利选择与阳煤集团合资组建阳煤吉天利。无奈的是,这家被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授予的山西省唯一一家国家城市矿产基地称号的企业,在重组后连年亏损,最终被撤销国家城市矿产基地资质。

对于张剑红的上述说法,记者从阳煤吉天利在职职工处得到印证。有职工告诉记者,阳煤吉天利从2015年停产至今,数千亩的循环经济产业园荒废了,目前职工只能拿到基本工资度日,而同期发展的南都、超威等蓄电池企业已经成为业内支柱企业。

粗放决策酿损失

张剑红认为,在阳煤吉天利案例中,阳煤集团的数亿元投资打了水漂,吉天利在损失了大量有形和无形资产的同时,也错失了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六年前,裴西平就任阳煤集团总经理,他对于此次合作表现得信心十足。这一点从阳煤集团官网可窥一斑:2012年6月17日,阳煤集团整合重组山西吉天利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签约仪式在盂县隆重举行。通过合作,阳煤集团为资本扩张找到了高效增值的归宿,而吉天利科技公司则具备了规模扩张的必要条件。

裴西平在一次论坛中表示,阳煤在对外合作方面重点做两件事情:一是因为存在国家安全的要求,煤炭企业必须是由自己来管理,但是阳煤会在投资决策、项目管理中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作用,增加他们的话语权,让其发挥更大作用;另一个是在一些民营企业做得很好又很熟悉的领域,阳煤可以直接的把这个企业交给民企管理。

但在阳煤吉天利合作中,上述观点无法得到印证。阳煤吉天利共有董事会成员5人,其中阳煤集团4人,包括董事长和财务总监人选,总经理则由吉天利公司创始人梁福明担任。

股本结构变更为梁福明出资4000万元,占股15%;阳煤集团出资22667万元,占股85%。由此,关于公司核心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均由董事长王自学决定。

2012年7月,吉天利公司出资1774万美元从欧盟引进10万吨/年废旧铅酸电池以及电子产品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生产线,国家发改委依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第26类18条批准确认,使得该生产线同时享受了海关总署的进口设备免税政策和国家商务部的进口贴息政策。两项优惠政策的申请、审批程序和条件非常严苛,事实形成了吉天利公司的核心技术优势。

但令张剑红诧异的是,这条生产线还没有得到调试和设备供应商的验收,2014年公司领导层就决定使用生产流动资金再次斥资5425万元对该成套设备进行改造,而根据当时的《进口设备清单》显示,被改造的烟气处理系统总造价不过250多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500余万元,却要花三倍多的价格去改造。其中,设计费725万元,是该生产线原设计费的30多倍。

公司于2013年7月和德国茵巴泰克有限公司签订《2V全自动酸循环内化处理机》、《12V全自动酸循环内化处理机》四联总价166万欧元的购买合同,并于2013年11月22日支付设备定金545万元;2014年1月,阳煤吉天利与沃尔兹(常州)蓄电池设备有限公司签订销售合同,并于3月支付30%定金205万元。

同样是在2014年,公司领导层又单方面决定放弃了上述两项设备的引进,这项决策除了给公司带来法律风险外,也直接造成了750万元的定金损失。

张剑红认为,这完全是不懂技术的做法,直接导致了原有核心技术生产线废弃,新生产线又不能顺利投产,造成巨额人为损失。

记者就此事件向时任公司董事长王自学电话求证,王自学以已经退居二线不便接受采访为由拒绝。记者随后又联系了阳煤集团新闻科毛科长并发送了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未得到回复。

追根溯源补漏洞

对于吉天利来说,2014年4月是一个节点——重组仅一年半后,吉天利与阳煤集团的“蜜月期”宣告终结。梁福明退出管理层,完全失去对企业的管理权。令张剑红心痛的是,从2015年10月开始,整个企业实际处于停产状态。

中联资产评估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于2014年3月31日和2016年4月30日作为评估基准日,对阳煤吉天利进行评估。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4月1日,阳煤吉天利净资产为-1340.31万元,资不抵债。

“资不抵债只是阳煤吉天利这些年遭遇的问题之一。重组前,依靠诚信建立起的客户生态圈如今遭受毁灭性破坏。”张剑红说。

2015年4月至10月间,由于大量技术人员流失,阳煤吉天利先后丢掉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和中国铁通8.6亿元订单,以阳煤吉天利为主导的科技园区亦在裴西平任期内错过最佳发展时期。

“2015年,阳煤吉天利‘9.20火灾’以及‘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的摘牌或许预示了阳煤吉天利的最终失败。”张剑红感叹。

2014年6月,双方签署了《股权收购协议》和《股权收购框架协议的补充协议》,但直到今天,阳煤集团未能完成对吉天利持有的15%股权的收购。

梁福明告诉记者,目前公司这种不死不活的状态面临着每天至少产生40万元费用的局面,僵尸公司问题一日不解决,国有资产流失就在持续,破产倒闭也即将被提入议程,数百名在吉天利工作多年的员工面临失业。这与其建厂初衷完全背道而驰。

针对裴西平落马,8月20日,党委书记、董事长翟红在阳煤集团公司党委专题会议上指出,公司上下要举一反三,深挖根源,弄清楚一些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从根子上补漏洞。要切实把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一贯到底,切实把压力传导到每个基层单位,把责任压到每个管理人员身上,以唤醒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努力建设集团公司良好政治生态。要防控好金融风险、安全风险、环保风险,自觉维护阳煤集团形象,履行好社会责任,实现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