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讓我們把目光放得短淺一點

我們經常說,做人要往前看,把目光放遠一點。那麼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把目光放遠是不是一件好事呢?

我們很多的家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規劃他的人生,希望他長大後能從事一份理想的工作,有一個美滿的家庭。在這樣的憧憬下,他們很早就給孩子定下了這麼一條路線:

先入一所好的幼兒園,然後上一所好的小學。上一所好的小學,然後進一所好的中學。進一所好的中學,然後有機會考上好的一所大學。考上一所好的大學,然後就能有一份好的工作了,有了好的工作,就能找好對象,這樣的人生似乎就圓滿了。

教育孩子,讓我們把目光放得短淺一點

是的,這樣的家長看得很遠,似乎對孩子很負責。但是,他們有沒有想過,當他們把目光投向遠方的時候,眼前的孩子,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孩子?

現代教育的一個錯誤在於,我們經常注意的是孩子的明天,現在卻從來沒有被嚴肅地考慮過。

我的孩子是怎樣一個孩子?我的孩子優勢在哪裡,缺點又是什麼?我的孩子喜歡什麼,討厭什麼?這些問題,不知道家長有沒有分析過。如果沒有對當下的客觀分析,卻一味地追求將來,結果很可能會讓人失望。就像你準備造一幢200萬的豪宅,結果卻發現自己只有50萬的預算。

我曾經碰到過一個孩子,他特別喜歡踢足球,可是他的爸媽卻非常反對。他們說的最多的一句就是:踢球有什麼用?確實,在我們這樣普通的學校裡踢球,是沒有什麼“前途”的。可以肯定的是,這個孩子將來是沒有機會成為職業球員的,就算退一步講,踢球對於現在的小升初、或者中考、高考,也沒有一點點的優勢。他爸媽問我:怎樣才能讓孩子放棄踢球?

我說:你有沒有看到過,孩子在操場上踢球是什麼樣子?

教育孩子,讓我們把目光放得短淺一點

當他在踢球的時候,他感到的是快樂。家長們想給他十年、二十年之後的快樂,但為什麼要剝奪他現在的快樂呢?或許有的家長會反駁,他現在很快樂,但以後上不了好的中學,就考不進好的大學,考不進好的大學,就沒有好的工作,沒有好的工作,就沒有好的對象,到那時他還會快樂嗎?

事實是這樣嗎?生活難道真的是這樣“一眼看到底”的嗎?我們說人生的魅力,就在於不確定性。抓住一個機會,你可能就上去了,同樣的,一次想不到的厄運,就會毀了整個人生,這,又有誰說得準呢?既然將來的事情不好說,為什麼不好好珍惜當下呢?

教育孩子,讓我們把目光放得短淺一點

所以,教育孩子,我們不妨把目光放得短淺一點,少問一些:你將來準備做什麼?多問問他們:你今天過得開心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