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哪裡吃的最咸?

形容廣東美食有句話:食在廣東,廚出鳳城;其實四川也有:食在四川,味在自貢。

自貢產井鹽,被稱為千年鹽都,這裡的菜,也被稱作鹽幫菜

不過聽鹽幫菜這個名字,頗讓人恐懼:川菜本就油多味重,鹽幫菜難道更甚?難道是狂撒鹽巴子的菜?

中國哪裡吃的最鹹?

▲ 鹽幫菜當然不是一粒粒撒鹽,而是一把把丟撒

別急,今天就來聊聊自貢——可能是中國吃得最鹹的地方。

中國哪裡吃的最鹹?

自貢,是四川人的鹽

南方週末說四川是中國人的鹽,而自貢,則是四川人的鹽。

新中國成立後,自貢井鹽產量佔全國的40%,四川的80%,就差把川鹽寫成自貢井鹽。

中國哪裡吃的最鹹?

▲ 日常用於食用的鹽油海鹽、池鹽、岩鹽、湖鹽、井鹽。自貢井鹽來自侏羅紀地質年代的天然滷水和岩鹽礦床,富含各類礦物元素,遠離汙染,純度可達99%以上。

對四川人來說,能與自貢井鹽媲美的調味料也屈指可數:一花椒,二豆瓣,三辣椒。

如果問川菜的靈魂是什麼,答辣椒,一看就不行,太外行;答花椒,勉強及格;說郫縣豆瓣,才能讓多數四川人滿意得點點頭。

地道的郫縣豆瓣,選料只侷限在幾個地方:牧馬山的二荊條、“二流板”青皮乾白胡豆和自貢出產的井鹽

中國哪裡吃的最鹹?

▲ 《川菜研究報告》中指出,根本不辣的川菜佔了40%,特辣只佔了2%;而近半的菜要加被譽為“川菜靈魂”的郫縣豆瓣。

井鹽複雜的成分和易於溶解的特性,讓豆瓣在發酵過程中,香味得以充分醞釀、沉澱,離了自貢井鹽,郫縣豆瓣就不再是川菜靈魂。

另一樣缺了自貢井鹽,同樣會讓四川人悵然若失的食物,是四川泡菜

做泡菜的人說:“四川泡菜,井鹽尤佳”,離了家的四川人往往想著自制一罐,但風味總是不一樣。

中國哪裡吃的最鹹?

▲ 四川泡菜,四川人最好的下酒菜、飯前開胃菜,原則上萬物皆可泡。

究其原因,水質不同、鹽也不同。

如果加了超市賣的加碘精製鹽,泡菜味道必然微微發苦,這是鹽裡含礦物質不同造成的結果;

海鹽就更不行,活化微生物數量太多,鹽分純度又低;如果想著自己醃製四川泡菜,最好還是帶上一包自貢井鹽。

中國哪裡吃的最鹹?

沒有自貢井鹽,就沒有鹽幫菜

外地人認識自貢,倒多半不是因為井鹽,是因為這裡自帶爭議的人:郭敬明、饒雪漫、周小平、Ayawawa……

有人戲謔:“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四川自貢的水土卻和別處的不同,專門出恐龍化石的地方,養的名人硬是多,硬是紮實”。

自貢的確水土不同,打上來的地下水都是鹹的,於是兩千多年前,這裡就有了第一口鹽井。

中國哪裡吃的最鹹?

▲ 世界第一口超過千米深的井“燊海井”,始建於清道光年間,現在已成旅遊景點。

“自貢”一名,就是從兩口古鹽井“自流井”和“貢井”兩個地名中各取一字組成,四川最大的兩個產鹽區,一起都劃在了自貢底下。

在古代,鹽不僅是重要的物資,更象徵著財富。有鹽井的地方,即使不是四通八達、交通便利之地,依然能吸引大量前來淘金的商人。

上至戰國末期,自貢就雲集著各地鹽商、務工的苦力和管控鹽稅的官員。這些人的口味偏好,共同形成了鹽幫菜的味覺基礎。

中國哪裡吃的最鹹?

▲ 鹽工從鹽井採集滷水,把滷水煮幹就能得到粗鹽。

傳統鹽幫菜有1000多道,主要吃什麼?

一牛二魚三羊,都和鹽業息息相關。

牛是拉動鹽業發展最重要的動力來源;而魚產自漕運發達的釜溪河;羊則是由陝西鹽商驅人翻越秦嶺帶來。

中國哪裡吃的最鹹?

▲ 火邊子牛肉

中國哪裡吃的最鹹?

▲ 大麻魚

中國哪裡吃的最鹹?

▲ 水煮羊肉

鹽不光帶來了牛和羊,更讓自貢成為四川吃牛肉經驗最豐富的地方。水煮肉片、火邊子牛肉都從自貢走出去從而聞名全川。

中國哪裡吃的最鹹?

自貢到底吃得有多鹹?

四川食客進館子,吃到過鹹的菜常拿自貢開涮:“這道菜太鹹了,你們的廚師從自貢來的”?

自貢人口味重,首先就是下料狠、量還足,帶來刺激的味覺體驗。

鹽幫菜確實有三大特點:味厚、味重、味豐,最典型的就是冷吃兔。

中國哪裡吃的最鹹?

▲ 只有在滿滿辣椒裡找兔肉的冷吃兔才算正宗。

比如鹽的用法,兔肉用鹽醃過還不算,炒的時候還得繼續放鹽、生抽、老抽調味,在自貢人眼裡,鹹能襯辣,二者相輔相成。

只吃一口,又辣又鹹又鮮的味道便會喚醒你的味蕾;再吃一口,你就要做好被辣得生疼的準備了。

自貢人做鹽幫菜料廣量足、味重刺激的特點,就是從鹽工間流傳出去的。

中國哪裡吃的最鹹?

▲ 鹽工們在溼熱的環境中工作了幾千年,累到至處,冬天也揮汗如雨。

鹽工們常年在溼熱環境裡,除了睡覺就是幹活,像機器一樣運轉。

辛辣味食物能刺激人體發汗、加速血液循環;而鹹味食物則能補充體力勞動流失的鹽分。

吃的又鹹又辣,不僅是體力勞動的需要,更是他們生活裡所剩無幾的刺激。

除了鹽工,誰也不會想到用水煮這偷懶的方法做。調了辣椒麵、鹽,加牛肉一煮了之,熟了就夾出鍋吃。

中國哪裡吃的最鹹?

▲ 澆上熱油的時候,便是這道菜的高光時刻。

以冷吃兔、水煮牛肉為代表的鹽幫菜,成菜口味厚重,充滿味覺和視覺上的感官刺激,其實都要歸功於喜吃鹹辣的工人階級。

四川其他地方的人來到自貢,都得做好塞滿一肚子鹹辣食物的準備。

中國哪裡吃的最鹹?

▲ 來自貢的選擇有太多,牛肉、兔肉不管怎麼做,都能讓人滿意。

自貢人說:成都菜入口有味,出口無味;

重慶菜入口無味,出口有味,吃起來有後勁;

而鹽幫菜則是入口和出口均有味,先香後鮮,回味無窮。

這才是鹽幫菜真正的奧義:用豐富的調料、配料調動起食材本身的鮮味,給人以多層次的味覺體驗,從入口到出口,讓人一吃難忘。

中國哪裡吃的最鹹?

▲ 來自貢了就別怕肚子疼了。

因為下手重,有人調侃自貢廚師撒鹽都不用克,論斤。

調侃之餘,又毫不掩飾對鹽幫菜的痴迷,明明鹹的齁口、辣的痺舌,可就是管不住吃鹽幫菜的嘴。

這或許就是鹽幫菜最大的魅力:看起來鹹辣過度,其實讓人慾罷不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