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姓名、字、號的三種境界

古人姓名、字、号的三种境界

在學習古文的時候,學生們由於對古人的姓名、字、號等不太瞭解,特別是有的古人還有別號、諡號,皇帝還有避諱,更讓學生昏頭轉向,所以學生老弄不清楚哪個是哪個,經常張冠李戴,他們就埋怨起老祖宗為什麼搞那麼多的名堂,害得子孫後代連他們的名字都分不清楚。

於是我翻閱了有關的資料,以求找到一種比較容易記憶的方法來記住老祖宗們的名號。在翻閱資料的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其實這個名號可以分成三種境界:­

一、姓氏階段

現代的人自從呱呱落地起,還沒來得及起名字的時候,一般都是被冠上父姓,稱“某弟弟”或者“某妹妹”,這個就像《我的中國心》中所說的“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國印”一樣烙上家族印,從此以後,就成為家族中的一員,與家族共呼吸同命運。這個可以說是“姓氏階段”。­

我們來看看古代的“姓氏階段”是怎麼樣的:­

在上古,姓和氏是兩個既有區別又有聯繫的概念。姓是一種族號,起著“別婚姻”“明世系”“別種族”的作用,是家族的稱號。比如,周王室及其同姓封國,如魯國、晉國、鄭國、衛國、吳國、燕國等國都是姬姓;異姓封國,如齊國是姜姓,秦國是贏姓,宋國是子姓等等。

在上古時代,同姓是不可通婚的。氏是姓的分支,同一姓族的人,由於人口繁衍,遷居各地,以及身份職業的變化等,同一個祖先的後代子孫,便逐漸分為一些支派,這些支派就是氏。­

要指出的是,上古貴族才有姓氏,一般平民沒有姓氏。戰國以後,人們以氏為姓,姓氏逐漸合二為一,漢代則通謂之姓,一般平民都能有姓了,所以嚴格地說,現在我們所謂的姓,大多數實質上是上古時代的氏。

古代姓氏的產生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1)以封地或採邑為姓氏者,如周公旦的兒子被分到邢國衛邢侯,他的後代便姓邢;

(2)以所居的地名為姓氏者,如東門、北郭、南谷;

(3)以官職為姓氏者,如古代有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等五官,分管教化、軍事、工役、爵祿、刑獄等事務,他們的後代便以這些官職為姓氏;

(4)以祖先的字或諡號為姓氏者,如宋公孫嘉字孔父,他的後代便以孔為姓,孔子便是他的後代;

(5)以技藝為氏的,如巫、陶、甄等。秦漢以後,由於長期的民族交融,出現了一些非漢族的複姓,如長孫、宇文、獨孤、拓跋、尉遲、呼延等等。­

二、名號階段

孩子的長輩在慎重考慮之後,終於給孩子起了一個寄託了長輩們無限期望的名字,這個名字將一直伴著孩子成長。有的孩子懂事以後,覺得父母取的名字不太合心意,但是又說不動父母改名字的話,往往私下又取一個別名,對朋友們就自稱別名,在父母面前就自稱父母取的名字。有的寫文章署名時不用原名,而取了另一個名字,這叫筆名。這個就是“名號階段”。­

我們來看看古人的“名號階段”是怎麼樣的:­

名字:­

古人有名有字。上古嬰兒出生三個月後由父親命名。男子二十歲成人舉行冠禮是取字,女子十五歲許嫁舉行笄禮是取字。名和字有意義上的聯繫。如屈原,名平,字原。《爾雅 釋地》說:“廣平曰原”。有的名和字是同義詞,如宰予,字予我。有的名和字是反義詞。

一般說來,尊對卑稱名,卑自稱也稱名。稱字,則用於對平輩或尊輩,以表示親近或尊敬,這在古書中例子是很多的。但是有一點必須注意,即古人不論尊卑,自稱都不能稱字。­

別號:­

古人除了有名有字外,還有別號(號)。別號和名不一定有意義上的聯繫。

別號有兩個字的:如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陸游字務觀,號放翁。這種兩個字的別號和字在應用上區別不大,甚至不大稱字,而以稱號為常,如陸放翁。也有三個字以上的別號,如陶潛自號五柳先生,蘇軾自號東坡居士。

後來有人認為稱字稱號還不夠尊敬,於是以官爵或出生地或住地相稱,例如杜甫曾做過工部員外郎,故被稱為杜工部,王安石是臨川人,所以被叫做王臨川。

在唐宋時期,還盛行以排行相稱或者以排行加官職相稱,如白居易被稱為白二十二,李紳被稱為李二十侍郎,歐陽修被稱為歐九。但要注意,這種排行不是同父兄弟的排行,而是同曾祖兄弟的排行。­

[古人對皇帝的尊稱,又與普通人不一樣,對皇帝的有“尊號”“徵號”“避諱­

皇帝尊號:­

皇帝生前接受的尊崇褒美的稱號。如唐玄宗於開元二十七年受尊號“開元聖文神武皇帝”。­

徵號:­

對皇帝和帝后表示尊崇褒美的稱號,即尊號。如“慈禧”就是葉赫那拉氏的徵號。徵號可以累加,越加越長。­

避諱:­

避諱就是不直接稱君主或者尊長的名字,凡遇到和君主、尊長的名字相同的字面,則用改字、缺筆等方法來回避。例如漢高祖名邦,“邦”改為“國”;唐太宗名世民,“世”改為“代”或者“系”,“民”改為“人”,“三世”改為“三代”。除了避君主諱,人們還避家諱。­

嫌名:­

從三國以後,人們不但要避諱與君主、尊長名字相同的字面,還要避諱音同或音近的字,這就叫諱“嫌名”。­]

三、諡號階段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稱呼也有所改變。如“老某”、“某老”,或者是以家族排行“某某叔”、“某某爺”“某某婆”,去世之後,“某某叔”、“某某爺”“某某婆”就成為永恆的稱呼了。這個在古代裡就是進入了“諡號階段”:­

諡號:­

古代帝王、諸侯、卿大夫、大臣等人死後,朝廷根據他們生前的事蹟行為和品德評定一個稱號以褒善貶惡,這個稱號就叫做“諡號” 或者“諡”。評定諡號的標準叫諡法。

諡號是用一些固定的字來表達的,這些字具有特定的含義,用以表示對死者的褒揚、貶斥或者哀矜。如漢文帝,“文”就是諡號,根據諡法,“文”表示“經天緯地”,這裡是褒揚。在上古,諡號多用一個字,在後世,除了皇帝之外,諡號多用兩個字,如蘇軾諡“文忠”,岳飛諡“武穆”。

皇帝的諡號,一般由禮官議上;臣下的諡號,則由朝廷賜予。應該注意,諡號並非總是與死者生前的行為相稱,往往有溢美之詞。例如秦檜時候居然被諡為“忠獻”,五十多年後才改諡“謬醜”。­

廟號:­

古代帝王死後,在太廟立室供奉祭祀,追尊為某祖、某宗,並以題廟室,這就叫廟號。從漢朝起,每個朝代的第一個皇帝一般稱為太祖、高祖或者世祖,其後的稱為太宗、世宗等。­

私諡:­

古人死後,由其親友、門生、故吏所加的諡號,稱私諡。有私諡的人,一般是有名的文人學者或隱士。如陶淵明死後,顏延年等友人諡他為“靖節徵士”。私諡是由民間議定,於朝廷賜的諡不同。­

至於普通的老百姓,男人則是“某公”,女人則是“某某氏”了。­

名字的三個境界,其實也是人生的三個境界。興衰榮辱,不過過眼煙雲,那麼,“流芳百世”、“遺臭萬年”、“默默無聞”這三個詞中,你又能選擇哪一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