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的三個常見併發症:治療後是否可以改善哮喘預後?

在過去的幾年中,哮喘的合併症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認識。2016年,對包含近50萬哮喘患者的11項研究進行的meta分析顯示,哮喘與心血管疾病以及系統性高血壓和胃腸道(GI)疾病之間存在密切關聯。這些發現也在國家健康和營養檢查調查(NHANES)中得到證實,該調查發現,將近一半的成年哮喘患者至少有一種與哮喘預後不良相關的合併症。例如,患有哮喘和抑鬱症的患者哮喘急性發作的可能性增加了11倍。患有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患者哮喘發作的可能性增加了五倍,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的患者的哮喘發作的可能性增加了四倍。

哮喘的三個常見併發症:治療後是否可以改善哮喘預後?

本文中,我們將討論其中三種合併症:GERD,鼻炎(過敏性和非過敏性)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

GERD(胃食管反流病)

酸反流和哮喘的患病率較高。研究顯示,有40%~60%的哮喘患者患有GERD。哮喘患者的GERD患病率高於一般人群,有兩種機制可以解釋哮喘與GERD之間的關係。

反流可能會加重患者的哮喘,可能發生的一種機制就是迴流理論,其中胃腸道內容物直接吸入氣道引發炎症和支氣管收縮。然而,由於胃腸道和氣道的神經支配在胚胎學上是常見的,因此可能存在與迴流相關的影響。例如,即使將酸灌注到上呼吸道但不進入下呼吸道,酸也可導致支氣管收縮。

這是哮喘和GERD可能相關的兩種機制。與哮喘相關的其他機制也可能增加反流的可能性。一種機制發生在嚴重哮喘的情況下,其中胸內壓力的波動可能改變下食道括約肌的動態壓力,促進反流。此外,我們用於治療哮喘的許多藥物,如β受體激動劑和茶鹼,可能會影響食管下括約肌而發生反流的可能性。

哮喘的三個常見併發症:治療後是否可以改善哮喘預後?

使用治療胃食管反流的藥物,如PPI,是否可以改善哮喘預後?

目前數據非常有限,有兩類常見研究。第一類包括研究者治療既有哮喘又有症狀反流的患者。儘管這些研究結果表明PPI治療對某些哮喘結局有一定的影響,但效果並不是特別顯著。相反,美國肺臟協會(ALA)哮喘臨床研究中心(ACRC)網絡進行的一項研究,對患有反流史(每週兩次或更少經歷反流症狀的患者)和夜間活動哮喘症狀的患者,以及哮喘未控制的患者進行隨訪,發現PPIs對哮喘無任何有益作用。

雖然非常有限的數據顯示PPI對哮喘有積極影響。但這並不能排除反流和哮喘之間的關係,特別是症狀性反流和哮喘以及喉咽反流和哮喘。目前的文獻尚未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

在臨床實踐中,建議結合飲食和改變生活方式,強烈重視並明智地使用PPI。只有在基於GERD症狀的適應證時才給患者處方PPI。

過敏性和非過敏性鼻炎

哮喘可能和鼻炎有更強的相關性。約80%~90%的哮喘患者患有某種類型的鼻炎或鼻竇炎,約40%的慢性鼻炎患者患有哮喘。實際上有一些非常有趣的實驗證據將兩者聯繫起來。如果將過敏原放在患者的鼻腔中,可以顯示下呼吸道和支氣管中哮喘介質增加。同樣,如果在支氣管中進行過敏原激發,可以在鼻粘膜中找到相同的介質。還有神經影像哮喘。例如,如果刺激鼻粘膜,實際上可以看到膽鹼能介質和支氣管收縮增加。這種反射,即鼻支氣管反射。

哮喘的三個常見併發症:治療後是否可以改善哮喘預後?

所以,哮喘和鼻炎之間存在關聯。還有一些臨床報告表明治療鼻炎會改善哮喘。 雖然這是一個長期存在的概念,但這些研究結果是基於臨床研究,不是前瞻性的隨機分配研究。其中比較值得關注的是美國肺臟協會進行的Asthma and Nasal Steroids (STAN)研究。

STAN研究調查了吸入糖皮質激素治療成人和小兒鼻炎患者是否能改善哮喘預後。不幸的是,大多數重要的哮喘結局都沒有得到改善。就像GERD的故事一樣,鼻炎治療改善了患者的鼻炎症狀,治療胃腸道反流減少了反流症狀。

關於治療鼻炎是否對哮喘有顯著影響,結果可能並不像我們希望的那麼顯著。哮喘症狀通常是非特異性的,例如,咳嗽、胸悶和呼吸短促。許多這些症狀也與合併症有關,但有時難以辨別患者症狀的產生病因。如果治療合併症會改善患者的症狀,無論該症狀是否與哮喘或鼻炎有關,治療的關鍵目標都是讓患者感覺更好。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

睡眠呼吸暫停在哮喘患者中非常常見。哮喘對上呼吸道的影響可以引起支氣管收縮。同樣,由哮喘引起的一些壓力波動可導致上呼吸道塌陷並引發睡眠呼吸暫停。

一些小型研究表明,持續氣道正壓通氣(CPAP)治療睡眠呼吸暫停減少了支氣管收縮。目前來說,我們還無法具體證實CPAP是否能夠改善哮喘的預後,這是一個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哮喘的三個常見併發症:治療後是否可以改善哮喘預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