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越多,瘦得越快?

出汗越多瘦得越快?

出汗分為:溫熱性出汗,神經性出汗,味覺性出汗,運動性出汗

每次看到那些穿著密不透風運動裝,在跑步機上馳騁的同學,我就一臉心疼。有些同學還在身上綁著保鮮膜,我想問,不怕得溼疹嗎?

我有一個很執拗的大學同學,每次鍛鍊,都能看到她穿一套奇特的運動服,仔細一看,這套運動服是連體設計,就是為了密不透風,這樣全身出的汗都會被捂在裡面,出汗嚴重的話還會順著褲腿流到腳踝滴到地上。

我們出汗有的是身體自動調節體溫時,幫助散熱的,有的是體內能量代謝氧化產生的水分,有的是中樞神經自我調節,有些是味覺上刺激分泌的。

且不談出汗多是不是就能減肥,穿的嚴密,綁的結實,其實和光著身子跑的出汗量,沒有多大差別,起不到促進減肥的效果,因為汗液是水,而水的能量為0。

出汗越多,瘦得越快?

我們身體出汗分為顯性和隱性。

顯性出汗是我們能看到的,以水的形式貼附在表面的水;隱性的汗是以蒸汽分子形式,揮發到空氣中的水分。在溫度適宜的室內,炎熱的戶外,寒冷的冬天,我們都在不停的出汗,只是不同環境下出汗的形式不同而已。

而留在保鮮膜內的汗液本來是要飄散到空氣中的,卻硬是被留在體表,難道只是為了能看到它才是出汗嗎?

其實吃火鍋也流汗,甚至不比跑步來的少。

人的體質不同,出汗量也有差異,一個人運動一小時,消耗掉500千卡熱量,但是沒看到出汗,只能說明他的體質不愛出汗,其實他的運動效果和愛出汗的朋友沒有高下之分。我們更要關注是是否達到相應的運動量,運動強度和運動時間。

此外有些朋友一次運動一節動感單車下來,體重可以下降一公斤,由此我們就能推斷他這次減肥一公斤嗎?

我們正確的推斷是這樣的:這個人體重70公斤,這節單車課很動感,那麼他一小時消耗了接近700千卡的熱量,700千卡的熱量在脂肪當中大概佔有80克左右,加上其他的一些有效成分,(脂肪裡面是沒有水的,我曾親耳聽到教練這樣訓斥會員:不要喝水,脂肪裡面的水剛出來又被你補回去了,這種荒唐的言辭,這個教練是一位從業20年的部門主管!)這次單車課他減掉的有效成分是100克上下,而這100克很少一部分是水分,大多數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通過呼吸排出體外。

這個過程大概會持續幾個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在睡覺當中也會持續進行,因為他汗腺發達,運動時排汗很多,所以建議他接下來多喝水,把身體損失的水分補足,同時多吃蔬菜,把隨著汗液一同流出體外的礦物質營養成分補足。

第二天早上,我們會發現這個人的體重又回到了昨天差不多的水平,不用傷心,也不用覺得不合理,這才是正常現象。如果因此減少了兩斤體重,才是不正常的,因為此刻身體缺水了,你該喝水了!

出汗越多,瘦得越快?

認為出汗是減肥要素的人,往往有幾個特點:

1、鍛鍊之後,出了很多汗,不敢喝水,怕喝完水以後體重會反彈回來。

我見過在健身房做完有氧單車的女孩,出了很多汗,沒有立刻補充水分,又去做別的運動,突然就小腿抽筋。

運動時間長.運動量大,出汗過多,又沒有及時補充鹽分,體內液體和電解質大量丟失,代謝廢物堆積,肌肉局部的血液循環不好,所以抽筋的時候很痛苦,持續時間也很長,大概十幾分鍾,我們工作人員及時幫她拉伸按壓,總算沒出現什麼問題。

2、故意製造環境引起大量出汗。

用保鮮膜的朋友就不用說了,文章一開始提到的我的那個大學同學,後來跟她交流了一次,她跟我說這套衣服是高科技,說我不懂,因為出汗量比平時大了,因此她覺得這個衣服有效果。

我講的是身邊真實發生的小案例,這類錯誤的觀念對身體不會產生大的影響,因為身體不會讓人活活渴死,還不自知。

如果你鍛鍊過後產生口乾舌燥、小便深黃、便秘、頭暈目眩、疲憊、心悸、肌肉痙攣、頭痛的反應,都很有可能是缺水的表現,這時就要及時補充水分了。

正確的飲水方法是,每次喝水200毫升左右,每過15分鐘再繼續喝。當然也不是必須這樣做,渴的厲害多喝一些也沒問題。

只希望幫大家在減肥運動期間排除一些錯誤的認知。

每天走一萬步,感覺身體都在燃燒...但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