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交通銀行杯中國好專利」專家評審,你不知道的事……

發佈: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

供稿:華智眾創

原標題:2018年“交通銀行杯中國好專利”專家評審你不知道的事

2018年“交通銀行杯中國好專利”經過評審,評選出了50項入圍專利,包括44項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以及6項外觀設計專利。在此基礎上,將通過大眾評審和網絡投票,評選出20項“交通銀行杯中國好專利”提名專利和10項“交通銀行杯中國好專利”。

“這個技術是很先進,但專利權利要求保護範圍太窄了,競爭對手很容易規避”在專利交易、許可等過程中,對專利價值的評估,常常會有如上的評價。顯然,上面的專利稱不上“好專利”,那到底什麼才是好專利呢?我們看看2018年“交通銀行杯中國好專利”是怎麼評選的。

2018年“交通銀行杯中國好專利”專家評審,你不知道的事……

據瞭解,“交通銀行杯中國好專利”的評選包括初評、專家評審、大眾評審和網絡評審等階段。8月13日,組委會召開了專家評審會。專家評審作為“中國好專利”評選流程中至關重要的環節,體現了評選活動的專業性,保證了入圍專利的高質量。

權威的專家

“交通銀行杯中國好專利”的專家團,由中國工程院倪光南院士為首席科學家,匯聚了來自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專利審查專家、來自交通銀行的知識產權金融專家,以及產業技術專家和知識產權管理專家等各方面的專家。多數專家從業15年以上,擁有高級職稱。專家組成覆蓋面廣、專業度高。

科學的流程

此次專家評審,首先按照技術領域分組預審,機械、電學、化學、生物醫藥、光電、材料、外觀設計等各領域的專家均有覆蓋,避免了外行評價內行的現象。隨後進行合議審定,各組專家匯聚一堂,經過討論後,共同確定入圍專利名單。

評選工作堅持“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由北京市方正公證處進行全程監督、公證。

全面的評價

專家們從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的產業技術影響力、外觀設計專利的理念與美感、專利保護力度、專利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等多個維度,對參評專利給予全面評價。不僅要衡量技術的先進性,還要考察專利的法律價值、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通過專業而且全面的評價,有效避免技術先進但專利質量不高的現象。

據悉,在初審階段,組委會邀請了資深專利審查員和檢索分析師對專利質量做了評價,以該結果為基礎,以市面上主流的專利價值評估工具的評價結果為參考,結合專利的實施情況,選出近百項專利進入專家評審環節。

本次專家評審,評選出了50項入圍專利,包括44項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以及6項外觀設計專利。在此基礎上,將通過大眾評審和網絡投票,評選出20項“交通銀行杯中國好專利”提名專利和10項“交通銀行杯中國好專利”。

發佈: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

供稿:華智眾創

編輯:IPRdaily趙珍 校對:IPRdaily縱橫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