暈眩、胃脹、頭痛?不舒服按一按!現代人最實用的11大保健穴位

早在2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穴位按摩便已被運用在醫療上,而先秦兩漢時代更出現中國第一部按摩專著《黃帝歧伯按摩10卷》。先人的智慧累積到了現代,將穴位按摩歸納成完整的醫學理論根據,也變成中醫學上一項重要的治療方針。

根據臨床經驗,穴位按摩對於一些疾病有顯著的療效,其功效分為5大項:一可平衡陰陽;二可通經活絡;三可行氣活血;四可正骨理筋;五可祛風、散寒、除溼。除此之外,穴位按摩對於人體心血管、呼吸、消化、運動、神經、泌尿、內分泌系統也有一定的療效。

穴位的理論基礎來自於經絡,經絡包括經脈和絡脈,內屬五臟,外絡肢節,是氣血通行的路徑,在解釋病因及疾病的診斷、治療上有著重要的作用。這套中醫學特有的理論,雖然看似深厚難懂,但其實是可以輕鬆落實在生活中的。因為穴位按摩不需要繁瑣的手術療程、特定的醫療院所,也不需要高深的醫術技巧,只需要一雙手就可以及時舒緩身體的不適,而且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是種最輕鬆的治療方法。

當我們感到不舒服時,便會自然而然地以手來撫摩痛處,希望藉以緩和不適,但要真正發揮按摩的療效仍必須講究手法與按壓重點,不管是為了治病還是日常保健,穴位按摩所帶來的健康生活,絕對是“物超所值”,試想輕鬆按摩就能帶來健康,穴位按摩的健康投資值得您的重視。

現代人最實用的11大保健穴位

現代社會壓力大,許多人失眠、難以入睡,或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普遍性出現頸椎、肩膀痠痛、眼睛疲勞等症狀,特別收錄現代人最實用且需要的11大穴位,不舒服時,按一按就對了!

小腸俞穴

改善便秘、預防痔瘡。

穴位找法

位在骨(臀部扁平骨)上方,骶骨兩側均有4個凹陷,在其第一個凹陷(第一後骨孔)外側一寸半的地方,就是小腸俞,左右各一。

暈眩、胃脹、頭痛?不舒服按一按!現代人最實用的11大保健穴位

內關穴

靜心安神、緩解緊張情緒。

穴位找法

手掌朝上彎曲手腕,用手指觸摸腕關節附近的手臂中央,會摸到有2條筋。從腕橫紋向手肘方向2寸(3指橫寬),位於手臂的兩條筋之間,左右各一。

暈眩、胃脹、頭痛?不舒服按一按!現代人最實用的11大保健穴位

勞宮穴

提神醒腦。

穴位找法

勞宮位在手掌心,第3、4掌骨之間。手心向上握空拳,中指與無名指輕壓掌心,中指與無名指尖之間的位置,就是勞宮穴,左右各一。

暈眩、胃脹、頭痛?不舒服按一按!現代人最實用的11大保健穴位

後頂穴

穴位找法

位於頭頂的百會穴後方約一寸半(比大拇指稍寬)的地方。

暈眩、胃脹、頭痛?不舒服按一按!現代人最實用的11大保健穴位

失眠穴

主治失眠、睡不著,有助寧心安神。

穴位找法

失眠穴位在對耳輪後溝和耳輪腳後溝外緣的相交點處。

暈眩、胃脹、頭痛?不舒服按一按!現代人最實用的11大保健穴位

胃穴

舒緩消化不良、胃潰瘍、胃部脹痛。

穴位找法

胃區在耳輪腳消失處。

暈眩、胃脹、頭痛?不舒服按一按!現代人最實用的11大保健穴位

高血壓點穴

穴位找法

高血壓點位在耳屏的前下方部位。

暈眩、胃脹、頭痛?不舒服按一按!現代人最實用的11大保健穴位

飢點穴

主治糖尿病、肥胖。

穴位找法

位在耳屏部位,在腎上腺穴與外鼻穴連線的中點,略偏下方。

暈眩、胃脹、頭痛?不舒服按一按!現代人最實用的11大保健穴位

顳穴

穴位找法

顳穴位在對耳屏外側的中間部位。

暈眩、胃脹、頭痛?不舒服按一按!現代人最實用的11大保健穴位

腎上腺穴

消炎、抗過敏。

穴位找法

腎上腺穴位於耳屏下部隆起的尖端。

暈眩、胃脹、頭痛?不舒服按一按!現代人最實用的11大保健穴位

肝點穴

舒緩肝臟不適。

穴位找法

位於掌面,無名指第一指關節橫紋的中點處。

暈眩、胃脹、頭痛?不舒服按一按!現代人最實用的11大保健穴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