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轉山極其勞累,爲何那麼多人卻堅持選擇轉山?

去過西藏的朋友在路上會看到一群很特殊的人,他們是西藏一道獨特的風景。他們用腳步去丈量大地。無論天氣是好是壞,無論前方的道路多麼的崎嶇,他們都會虔誠磕頭,直至到達拉薩。那麼你有沒有看到一些人,與磕長頭的做法極為相似,他們跋山涉水,徒步自然,就只為繞神山轉一圈,別看這“一圈”說起來很簡單,有多少人曾多次幻想著背上揹包去轉山,到最後卻終止於一句說說而已。又有多少人有了轉山的想法,隨後便立刻付諸於行動。不管你是前者,還是後者,我覺得那些始終堅持到最後的人們,才是真正的人生贏家,他們用行動證明了自己,他們用行動詮釋著轉山的意義。

明知轉山極其勞累,為何那麼多人卻堅持選擇轉山?

什麼是轉山:

轉山是一種盛行於西藏等地區的宗教活動,每年都會有很多虔誠的信徒來參加,特別是每當藏曆馬年的時候,轉山就是個盛會,參加的人數隊伍相當的龐大。因為藏曆馬年轉山一圈,相當於其他年份的十三圈。所以信徒是不會錯過這個轉山機會。轉山是藏族人表示虔誠的一種方式。步行甚至一路磕頭,圍著神山,轉一圈,或多圈。

明知轉山極其勞累,為何那麼多人卻堅持選擇轉山?

據說轉山一圈,可洗盡一生罪孽;轉山十圈可在五百輪迴中免下地獄之苦;轉山百圈可在今生成佛昇天;而在釋迦牟尼誕生的馬年轉山一圈,則可增加一輪十二倍的功德,相當於常年的十三圈。岡仁波齊的轉山人需在長約57公里,海拔4800米至5723米處的轉山路上行走或叩頭,快者日夜兼程當天可轉完,而一般人則2到3天時間轉一圈。像那些西藏的老人甚至一轉就是幾十年。神山周圍有扎布熱寺、確古寺、哲熱寺和祖珠寺4個小寺,寺雖小,但每個寺廟都有許多的故事和傳說,轉山一定要拜這些小寺,這是轉山的一部分。每當我看到那些轉山的人,會讓我不禁的想起在去往聖城拉薩路上那些磕長頭的人。轉山和磕長頭的行為有相似之處,兩者同樣讓人們消耗大量的體力,耗費時間,轉山的人會身背行囊,轉累了便稍作休息,吃些食物。隨後便繼續上路,不會休息太多,轉山才是主要的。那些虔誠的朝拜者,他們從遙遠的故鄉開始,手上和膝上帶著自己做的簡易護套便三步一磕等身長頭。他們常常只帶最簡單的食物,行進一年半載也不會放棄。他們絕不會少磕或(少走)一步。轉山與磕長頭意義相同,只是選擇表達虔誠之心的方式方法不同而已。這大概就是人們所說的“心誠則靈”吧。

明知轉山極其勞累,為何那麼多人卻堅持選擇轉山?

明知轉山極其勞累,為何那麼多人卻堅持選擇轉山?

明知轉山極其勞累,為何那麼多人卻堅持選擇轉山?

或許有人會問:藏族朋友們是每天都要轉嗎,他們到底為了什麼?

說到轉山,大部分人會單獨從字面理解,以為藏族朋友們會單純的去轉哪座神山,其實他們不只是轉山,還轉水轉佛轉佛塔轉寺廟,單憑腳轉還不夠,手裡還會拿著轉經筒,天天轉,時時轉,刻刻轉,不計數,一直轉下去,嘴裡會念著經文。在西藏,你會看到一些藏族老人們,他們內心虔誠,經打聽詢問,有的已經轉了幾十年,從現實的角度考慮,先不說對老人家的來世有什麼回報,至少他們的今世可以收穫健康。

明知轉山極其勞累,為何那麼多人卻堅持選擇轉山?

明知轉山極其勞累,為何那麼多人卻堅持選擇轉山?

明知轉山很累,他們如此堅持轉山為了是什麼呢?

一方面:對人的意志磨練、精神培養、信念樹立、信仰形成和家庭祈福,以及民族宗教信仰傳統繼承發揚等文化內容及現象。轉山成為藏族人民生活中的一部分,因為轉山者認為轉山可以離開世俗現實生活,在荒野裡繞著大山不間斷行走。山路艱辛,對身體也是極大挑戰。也正因體力消耗,轉山者都不太說話,以便能將所有注意力集中於“行走”上,通過肉體磨鍊得到心理上的某種孤獨與安靜,從而獲得一定程度的心靈平靜。

明知轉山極其勞累,為何那麼多人卻堅持選擇轉山?

另一方面:人們認為,轉山是診釋藏族文化信仰最好的方法,藏族生活在海拔最高的山地,“艱難的環境最能激發出人們生命的潛能。相信看過《藏北人家》紀錄片的人都聽過這句話:“文明誕生的環境是一個非常艱難的環境,而不是一個非常安逸的環境。”藏族的山神崇拜習俗,源於他們對生存環境的敬畏。正是這種敬畏,讓他們願意通過艱難的轉山修行,表達對山神的崇高敬意,達到接近神明的境地,他們想用最虔誠的信仰來展示西藏文化。

明知轉山極其勞累,為何那麼多人卻堅持選擇轉山?

當我們瞭解轉山背後真正的意義,我們對生活和生活意義也有了新的認識,一場轉山之行,征服的不僅僅是大自然,征服的是我們自己的人生。轉山更像是我們的人生,從最開始的迷茫,中途的恐慌,最後克服萬難取得勝利,我們的人生也應有目標,向著心中所立的目標踏出堅定的一步,只有堅持前行,才會更靠近成功。

北京瑪吉阿米藏地旅行,您身邊的藏區旅行專家,線路詳情或者更多藏區有意思旅行線路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川藏線 chuanzangzijia(長按可複製) 攻略君微信1561420196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