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北大等名校農村學生不到30% 關鍵問題不在高考這一關

清華、北大等名校農村學生不到30% 關鍵問題不在高考這一關

“寒門難出貴子”是真命題嗎?

按重點院校農村戶籍新生的比例來看,確實是這樣的。下圖是穀雨數據根據公開信息,整理的三所名校的農村戶籍新生佔比情況:

清華、北大等名校農村學生不到30% 關鍵問題不在高考這一關

北大、清華和復旦,普遍被認為是中國最高學府的代表。在這三所高校中,農村新生佔比30%是一條很難跨過的高線。

被報道引用最多的北大,數據顯示農村生源的比例比較低,並且呈現下調的趨勢。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這群頂著名校桂冠的北大驕子,有超過3成是出身農村。這也是引發人們討論“寒門難出貴子”問題的原因。

教育公平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公平,對於農村和貧困地區學子的向上流動意義深遠。鑑於重點院校農村生源比例較低的現狀,國家於2012年出臺了面向貧困地區招生的專項計劃,以提高農村學生上重點大學的比例。此後,重點大學的農村生源比例確實有所上揚。

據中國教育在線網站的整理,教育部每年對地方專項計劃和高校專項計劃招生人數均做出了最低要求。其中,地方專項計劃要求招生人數不少於高校本科一批招生規模的3%,高校專項計劃則要求招生人數不少於高校本科招生規模的2%。2017年國家專項、地方專項、高校專項三個計劃共計錄取10萬人次符合錄取條件的農村考生。

清華、北大等名校農村學生不到30% 關鍵問題不在高考這一關

農村生源佔比下降 城市化進程不可忽視

農村生源佔比下降,有個重要的現實因素不能忽視,那就是近20年來中國高速的城市化進程。數據顯示,1997年中國城市和農村人口分別是3.9億和8.4億人,而到了2016年,城市和農村人口分別是7.9億和5.9億人。

清華、北大等名校農村學生不到30% 關鍵問題不在高考這一關

鯉魚跳龍門,農村學生的龍門在哪裡?

穀雨數據通過查詢中國近20年城市和農村各級學校的在校生人數發現,農村學生想要進入重點大學的關卡並不僅在高考這一關,而是在高中甚至更早的義務教育階段。

小學教育作為九年義務教育的起點,農村適齡兒童參與率非常高,僅從普通小學在校生人數可以觀察到城市和農村的小學在校生人數比率與中國城鄉人口比率相當。

清華、北大等名校農村學生不到30% 關鍵問題不在高考這一關

雖然不少農村戶籍的學生,在高中階段會到縣鎮高中甚至城市高中就讀,使得這一數據不能直接指向農村學生高中階段輟學情況嚴重的結論,但這一現象一直都真實存在。

2017年,斯坦福大學經濟學家羅斯高在“一席”上主題為《農村兒童的發展怎樣影響未來中國》的演講就曾因觸及到農村兒童教育問題而引起廣泛傳播。完整演講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這樣一個數據,“63%的農村孩子一天高中都沒上過”。因為數據過於駭人該演講在網絡上迅速傳播。

隨後有不少文章都對這一數據做了進一步的詳解和反駁。國內媒體根據國家統計相關數據測算認為,2010年全國15到18歲年齡段的人口中有82.5%在讀高中,根據人口普查數據中國有55%的0-17歲未成年人生活在農村,就算城市學生100%讀高中,農村孩子讀高中的比例也不會低於60%。

事實上,63%的輟學率並非沒有依據。刊發在2016年第2期《中國改革》上的一篇調查報告稱,這一數據是根據研究團隊於2007年6月至2013年11月間從山西、陝西、河北和浙江四省的262所農村初中,46所普通高中和107所中職收集的24931名學生的信息得來的。

可以說,農村學生在高中教育階段被剝奪或自動放棄學業的情況異常顯著。很多農村學生沒有機會進入名校讀書,在這一階段就已確定。

農村家庭教育支出顯著低於城市

越來越多的農村家庭父母認可教育是家庭最優的長遠投資,讀好書才可能走出山村,實現階層跨越。

但在如今補習班、家教,甚至是各種國內國際遊學夏令營遍佈的炙熱的教育市場裡,農村家庭在教育投入這一競賽中落後得很遠。

清華、北大等名校農村學生不到30% 關鍵問題不在高考這一關

清華、北大等名校農村學生不到30% 關鍵問題不在高考這一關

與義務教育不同,擇優錄取的高校招生靠招生政策的強制資源傾斜,也很難實現質的突破。更應該保障的是農村學子尤其是貧困學子持續接受教育的權利,保障他們順利完成高中階段的學業。有機會參加高考,他們才擁有同一根起跑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