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新篇章:土地「入托」,「命根子」變成「錢袋子」

土地“入托”,“命根子”變成“錢袋子”

——灤縣百信種植專業合作社土地託管調查

初秋時節,行走在唐山市灤縣古馬鎮的鄉間公路上,但見翠綠的玉米、花生苗長勢喜人,偶爾能看到幾架無人機正在田間噴灑農藥,卻鮮見農民的身影。

老人種地、無人種地或田間“百花園”是目前許多地方農村存在的普遍問題。近年來,灤縣百信種植專業合作社嘗試在不改變土地承包關係及土地用途的基礎上,由農民購買合作社全程服務的方法,通過規模化、集約化種田的方式,有效破解了土地經營散、農技推廣難、種糧效益低等難題,走出了一條分戶承包與現代農業有效對接的規模經營之路。

誰來種地,怎麼種地?

種了大半輩子地,65歲的古馬鎮傅莊村村民李桂蘭感覺幹不動了。她的腰腿大不如以前,很難揹著藥桶、扛著鍬往地裡跑了。可外出務工的兒子卻看不上地裡的活。“回去幹趟農活,又搭盤纏又誤工,不划算。”可李桂蘭想的是“莊稼人要是荒了地,會讓人笑話的。”

“從前年輕人外出打工,只能依靠老人種地,甚至無人種地。”隨行的灤縣百信種植專業合作社監事長張玉冬告訴記者,2010年,百信合作社成立,專門開展土地託管業務,把分戶零散地塊整合起來進行規模化生產,由農民購買合作社提供的產前、產中、產後的“訂單式”服務。“把土地託管給合作社,村民們不用下地勞作,合作社種地也全部實現了機械化作業。”2018年,合作社實現託管土地13萬畝,花生每畝增產100公斤以上,玉米增產150公斤左右。

李桂蘭今年“入托”了2畝地種花生。託管之初按協議每畝先交給合作社360元“種地錢”。這些錢包括化肥、農藥以及播種、收穫等各項田間管理費用。“我自己種,一畝地得投入500多元,現在錢少花了,還不用下地幹活兒,秋後花生增收,一畝地還能多賺600元。”

2017年開始,百信合作社響應國家發展現代農業的號召,又開展了一項全新嘗試——大面積推廣農村土地經營權入股:農民將土地的經營權量化為股權,入股或組成股份公司或合作社等,從事農業生產經營。

“土地入股後,農民可以獲得每畝地最低保障300元,村委會獲得每畝最低服務費30元。取得收益後,農民分紅60%,合作社分紅40%。此外,合作社再把收益中的10%分給村委會。”張玉冬介紹,這項新業務不僅解決了不少村委會零收入的問題,還擴大了農村集體經濟的來源。

目前,土地經營權入股業務已經發展成為百信合作社僅次於土地託管的第二大主營業務,2018年實現土地入股2萬多畝。正是因為服務受到農民的歡迎,短短8年,百信合作社已發展合作分社52個,社員1.8萬多戶,為農民增收達1.5億元。農民受益,百信合作社的收益也是連年攀升,2017年實現銷售收入9500多萬元,純利潤超過1000萬元。

土地“變零為整”,規模出效益

“傳統的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的弊端越來越明顯:條塊分割,農民粗放種植沒效益,土地產出效益低,又造成大量勞動力選擇外出打工,甚至沒人種地。”灤縣政府農業辦公室主任康繼江分析說,“土地託管服務模式有效破解了這一難題。”合作社在不改變農民對土地的支配權和使用權的基礎上,把“小田塊”變成“大場田”,有效解決了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生產成本高、效率低下等難題,在土地不流轉的情況下實現了土地規模化經營。

百信合作社目前擁有52個合作分社,因為上了規模,合作社在農資成本、農資用量以及水電設施的投入上有了很大下降。降低投入的同時,農機使用效率提高了40%左右,糧食生產畝均勞動工日也比託管前大大下降。

投入和產出的一降一升,基本可以讓合作社做到保本種地。“規模種植的優勢還不僅於此。”康繼江說,因為有了規模,國家的多項惠農政策也落在了合作社,良種補貼、統防統治補貼、新型肥料和農藥補貼……每畝地也要獲得100元以上。

靠規模種植可以有效解決“誰來種地”的問題,但要想“把地種好”,還要向科學種田要效益。“以前農戶分散經營難以推廣的新品種和新技術都有了很大改觀。”康繼江說,實行土地託管後,優質良種、配方施肥推廣等農業科技得到落實,較好地解決了多年來科技興農“上熱中喊下盼落實”的問題。

科學種田還需要更新種植管理理念。從事農資銷售多年的張玉冬深知,“想收穫綠色糧食,就要加強農業投入品的嚴格管理,這樣才能保障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正是基於此,百信合作社在生產過程中,都採用高於國家標準的生物農藥、高科技耕種植保,保障了每個生產環節的安全性。

“去年的小麥打了18萬斤,委託加工成無公害麵粉後,不到一個月就高價售罄。”張玉冬說,通過規模經營、科學種田,可以深挖土地的潛力,真正把土地這一農民的“命根子”變成“錢袋子”。

打造利益共同體,讓土地託管在田間“紮根”

“發展現代農業,必須以經濟利益為紐帶。”灤縣副縣長李忠華說,土地託管把家庭分散經營與託管合作社統一服務的優勢有機結合起來,既實現了規模經營,讓土地增效,又有別於土地流轉,減輕了經營主體資金等風險隱患,實現了土地、技術、科技、農資、勞動者和經營者等生產要素的優化組合,建立起農業專業化服務網絡,帶動了先進生產技術與農用機械的應用,促進了農業的產業化發展和相關主體的企業化運行。

李桂蘭家的2畝地大約能生產1600斤花生,除留下部分榨油自用外,剩餘的全部銷售給合作社。“比賣給商販一斤多2毛錢。”李桂蘭說,村民的餘糧都賣給了合作社。“不用往家運,直接入庫,省事兒還價高。”

為了最大限度地調動各方積極性,合作社把每畝土地託管服務利潤的30%留在社裡,30%給分社負責人,2%給農民購買保險,10%作為風險基金,剩餘28%作為下一茬作物的託管費返還農民。託管土地規模越大,託管土地的時間越長,農民、分社負責人和合作社獲得的實惠越多。這種激勵機制讓各方齊心協力種好地,提高種地效益,增加託管面積。

“合作社將‘灤縣花生(東路花生)’成功申請為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如今有多少花生都能賣給魯花花生集團以及中鐵公司等大企業,價格肯定比市場價高。”張玉冬說,合作社還能把產業鏈延長,存儲、加工、銷售……“我們一直在嘗試,除了將無公害農產品加工出售外,還投資1500萬元建成年產5萬噸生物質燃料加工廠,使田間秸稈變廢為寶,成為品質較高的磷鉀肥。”

目前,灤縣已經有3家提供託管服務的專業合作社。“政府會本著‘支持不干預、服務不包辦’的方針,推動土地託管規範有序發展。”李忠華說,為規避土地託管的風險,農業主管部門正鼓勵當地保險企業開發適用於土地託管的保險業務,提高各類土地託管組織的抗風險能力,引導託管組織將託管的土地全部加入農業保險,減少和彌補天災等給經營主體和農戶帶來的損失。(記者王小勇、劉禹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