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信貸財報迷局之國內運營報告——和信貸研究(六)

和信貸財報迷局之國內運營報告——和信貸研究(六)

  紅途對和信貸的全面分析,截止此文應該已經進行到了第六期,紅途本以為兩期應該結束的和信貸評審,沒想到隨著舊問題的逐層剖析,新的問題又接踵而至。此文依然承接上期內容,在上期結尾處紅途指出,和信貸在對美國市場投資人所披露的財務報告中,部分數據與對中國平臺投資人所披露的同期數據有明顯差異,下文紅途將由此展開全文的研究。

一、普遍的數據差異

  根據和信貸2018財年第3季度(自然年2017年4季度)所披露的數據,平臺當期融資人數32,417,當期平臺投資人數57,846人。紅途關注到財報中使用了一個單詞——during,這代表了這一時期的發生額。

【截自Hexindai Reports Third Quarter of Fiscal Year 2018 Financial Results】​

和信貸財報迷局之國內運營報告——和信貸研究(六)

  然而根據和信貸官網所披露的運營報告,該項數據則有了明顯的差異!

和信貸2017年9月運營報告

【截自平臺官網https://www.hexindai.com/reveal/2873/month-report-detail】​

和信貸財報迷局之國內運營報告——和信貸研究(六)

​​和信貸2017年12月運營報告

【截自平臺官網https://www.hexindai.com/reveal/2927/month-report-detail】​

和信貸財報迷局之國內運營報告——和信貸研究(六)

  根據和信貸披露的運營報告顯示,平臺2017年12月31日的累計投資人數為164,885;累計融資人數為107,236。而平臺2017年9月30日的累計投資人數為130,458;累計融資人數為75,290。通過12月及9月期末累計數據相減,可得期間發生額。

  通過相減得出2017年10月1日-2017年12月31日的期間發生投資人數為34,427人,期間發生融資人數為31,946。

和信貸財報迷局之國內運營報告——和信貸研究(六)

  不知道為何和信貸針對不同的市場,相同的數據披露數字差異如此之大。而且此類問題還不僅僅在當期報告中發生,在和信貸的招股說明書中同樣有發生。不知道和信貸對此如何解釋。

二、運營數據自相矛盾

1、總出借金額問題​​

和信貸財報迷局之國內運營報告——和信貸研究(六)

和信貸財報迷局之國內運營報告——和信貸研究(六)

  紅途研究了和信貸歷時四年的運營數據報告,平臺在2017年3月開始披露人均累計投資金額。如上圖所示,根據人均累計投資金額數據,及投資人數數據,可計算得出累計總出借額。

  “總出借額=投資人數*人均累計投資金額

  (上述計算方式得到了和信貸客服人員的確認)

  紅途計算了一下2017年3月的數據,兩個數據相乘確實等於總出借額。”

   “總出借額=投資人數*人均累計投資金額

   104.54(億元)=89904*116279(元)”

  然而2017年4月的數據卻出乎了紅途的意料。​

和信貸財報迷局之國內運營報告——和信貸研究(六)

和信貸財報迷局之國內運營報告——和信貸研究(六)

  由上圖可知,2017年4月的人均累計投資金額為104,057元;投資人數為97,200人;根據前文公式,求得總出借金額應為101.14億。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2017年4月的累計出借金額,竟然會比前月還低 。紅途對三個數據進行了全面的計算,時至今日,數據計算結論多有不符,甚至出現了累計出借金額下跌的問題。

【附】原始數據​

和信貸財報迷局之國內運營報告——和信貸研究(六)

總出借金額對比示意圖

和信貸財報迷局之國內運營報告——和信貸研究(六)

​累計出借金額差值統計圖​​

和信貸財報迷局之國內運營報告——和信貸研究(六)

2、本月出借金額問題

在研究上一個問題的時候,紅途發現,和信貸的本月出借金額此項數據同樣有嚴重瑕疵。按照正常的計算,當月累計出借金額減上月累計出借金額,應該等於本月出借金額,然而在和信貸的運營報告裡,此類數據具有明顯差異,

計算得出的每月出借金額,均與平臺披露的本月出借金額具有明顯差異。紅途根據公開資料及行業經驗,無法解釋出現這種情況的具體原因,想必和信貸可以給出具體的理由。

【附】原始數據表

和信貸財報迷局之國內運營報告——和信貸研究(六)

本月出借金額問題示意圖

和信貸財報迷局之國內運營報告——和信貸研究(六)

  圍繞著和信貸的財報和運營報告紅途已經做了多期的研究分析,而和信貸的問題或許遠不止於此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