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風口到「山頭」 便利店品牌如何突出重圍?

近年來,在各大資本加持下,便利店行業呈現了高速發展的態勢。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18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便利店行業增速達23%,市場規模超過1900億元,門店數量突破10萬家。站在風口的便利店行業,同時也呈現出"血慌""泡沫",大批無人便利店項目"涼涼",早期投資機構紛紛棄場,多家媒體爆出北京鄰家168家便利店停業的消息。

從風口到“山頭” 便利店品牌如何突出重圍?

2018年,冰火兩重天的便利店賽道多巨頭"搶灘登陸",各派系品牌激烈競爭,究竟哪個派系更勝一籌?便利店品牌又如何突出重圍,搶佔"山頭"?什麼才是便利店的制勝法寶呢?

便利店迎來風口 資本、輿論高度關注

據微熱點統計,2018年1-7月"便利店"網絡信息數達524.1萬條,其中微博信息量達411.8萬條,佔比78.58%,成為傳播的主要平臺和輿論關注的主要渠道。從信息走勢圖可以看出,今年6月"便利店"出現信息量峰值,Today便利店"霜淇淋"由坤音四子ONER擔任品牌大使,這一微博營銷打造網紅款單品的同時,也引領"便利店"達到1-7月的流量峰值。此外,今年1月份,中國智慧零售終端大會的預告信息也引發了公眾關注,形成輿論次高峰。

從風口到“山頭” 便利店品牌如何突出重圍?

《中國便利店景氣指數報告》顯示,今年二季度便利店總體景氣指數為73.95,高於榮枯線23.95,比第一季度提高1.7。另據媒體統計,從去年至今年7月,便利店市場中共有71起融資事件,近100億元的資金湧入便利店行業。僅今年上半年,就有多家便利店獲得融資。由此可見從業者及資本市場均對便利店行業發展形勢保持較強信心。同時從"便利店"今年整體傳播走勢來看,輿論關注亦呈現上升趨勢。

從風口到“山頭” 便利店品牌如何突出重圍?

從"便利店"網絡信息的地域分佈來看,廣東、北京、浙江、江蘇等地的興趣用戶或潛在用戶較多。對比區域性品牌便利店的地域分佈,可見興趣用戶分佈較多的省份,本土便利店品牌的數量也相對較多,這也說明用戶集中的區域,品牌競爭也相對激烈。相比之下,江蘇、北京兩地本土便利店品牌數量較少,這或與當地某些品牌便利店市場佔有率較高有關。

從風口到“山頭” 便利店品牌如何突出重圍?

Today成便利店流量擔當

對89個便利店品牌的網絡信息量進行統計,在今年1-7月,Today便利店以161.7萬條信息的絕對優勢引領TOP20榜單。而排在榜單二三位的便利店均是日系品牌,羅森、全家便利店的網絡信息量分別為11.7萬條和9.8萬條。在便利店品牌TOP20榜單中,三家日系便利店均入圍前十;蘇寧小店"領銜"電商系入圍;全國連鎖品牌獲10個席位,佔比五成。

從風口到“山頭” 便利店品牌如何突出重圍?

從風口到“山頭” 便利店品牌如何突出重圍?

2018年5月下旬,進駐武漢三年多時間,Today武漢門店數已突破300大關。6月,武漢今天夢想商貿有限公司官方微博@TODAY便利店 發佈霜淇淋 X 坤音四子時尚版廣告花絮,坤音四子ONER成為Today霜淇淋品牌大使。這一微博共收穫轉發數8.8萬次,評論數超萬條,在傳播中共形成11個轉發層級,覆蓋微博用戶241萬人次。

從風口到“山頭” 便利店品牌如何突出重圍?

據公開數據顯示,全家便利店的 80、90 後會員來客佔比高達 88.4%;7-Eleven便利店20 歲至 40 歲消費者佔比已達88%,其中90後佔比超五成。對於@TODAY便利店 這一微博轉發評論用戶的興趣標籤進行分析,可見關注用戶多為"90後",興趣集中在"美食""旅遊""名人明星""娛樂"等,可見該活動關注用戶與便利店消費者畫像的高度重合,達到了較好的營銷效果。

從風口到“山頭” 便利店品牌如何突出重圍?

各派系跑馬圈地 日系、電商系知名度較高

"世上只有兩家便利店,7-Eleven便利店和其他便利店",有媒體稱,現階段便利店行業被羅森、全家、7-Eleven等日系便利店支配。《2017年全球零售報告》顯示,全球零售250強中上榜便利店企業共11家,其中日系便利店與其代理商佔據5席,其收入總和占上榜便利店收入總和的52%。

與此同時,在線上流量紅利逐漸消失的當下,焦慮的京東、阿里、蘇寧都紛紛喊出"智慧零售、新零售、無界零售"等口號,深入佈局線下戰場。2017年京東"百萬便利店"計劃出爐;阿里方面,零售通也有覆蓋100萬家的目標;天貓小店、蘇寧小店、京東便利店在短時間內的快速擴張。

在資本加持的背景下,本土便利店品牌(包括全國連鎖和區域性品牌)也在跑馬圈地。從去年2月開出首批門店起,便利蜂僅在北京就鋪設了近200家門店;在合肥,吉事多便利店在已有20多家店鋪的基礎上,以每月新增6-8家的速度開設新店。

從風口到“山頭” 便利店品牌如何突出重圍?

有媒體報道,美國目前有15萬家便利店,日本有五萬家便利店,以人口數量來算,平均兩千多人有一家便利店。按照這樣的比例來算,中國13.8億人至少要有60萬家便利店,但目前國內只有十萬家。各派系便利店急速擴張、搶佔市場背後是巨大的增長空間。

從風口到“山頭” 便利店品牌如何突出重圍?

激烈的競爭也體現在獲取公眾注意力方面,在知名度和關注度方面,日系品牌仍佔據首位,其次是電商系,這兩類品牌雖然數量少但知名度較高;而區域性品牌數量最為龐大,可在收割流量方面除了today便利店一枝獨秀外,品牌營銷宣傳幾乎乏善可陳。

從風口到“山頭” 便利店品牌如何突出重圍?

消費者最看重什麼?"服務"可助便利店突出重圍

進入2018年,曾以"新零售"為噱頭的多家無人便利店迎來洗牌,"GOGO小超"停業,七隻考拉關閉無人貨架業務,哈米科技無人貨櫃也宣佈倒閉。8月1日,鄰家便利店發佈通知,關閉總部所有業務,所有店鋪停止營業。便利店行業整合的同時,大量資本湧入,電商巨頭佈局,加劇了行業競爭。

在此背景下,便利店品牌如何突出重圍呢?據微熱點統計,"服務"是消費者最為看重的因素,其次為"口感"和"質量"。在服務方面,距離、營業時間、代收、代購、代售、寄存等便捷、便民性均是消費者考察的重要因素。而對於店內銷售商品,特別是食品,消費者相對看重其口感、質量安全等因素。

從風口到“山頭” 便利店品牌如何突出重圍?

有媒體稱,便利店已進入"山頭時代",5年之內將完成行業整合,便利店或成為準巨頭的遊戲。隨著便利店密集度不斷增加,競爭的日趨激烈,融入消費者日常生活場景,滿足消費者差異化需求,提供便捷、有溫度的服務等,正成為一些品牌便利店的制勝法寶。

從風口到“山頭” 便利店品牌如何突出重圍?

從風口到“山頭” 便利店品牌如何突出重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