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生鮮、便利店、新零售……今年想做好生意,這些趨勢你要懂!


社區生鮮、便利店、新零售……今年想做好生意,這些趨勢你要懂!


在過去的2018年裡,中國零售行業可謂紛紛擾擾、變幻莫測,有太多故事值得被銘記,上市、改造、分家、合併、敗退等一系列事件是整個中國零售行業的縮影。

本文梳理出了中國零售行業年度大事件,這些事件及其背後所關聯的一連串事件,或許影響甚至決定著零售行業的發展方向。

社區生鮮、便利店、新零售……今年想做好生意,這些趨勢你要懂!


<strong>拼多多上市


北京時間2018年7月26日晚間,新電商平臺拼多多正式登陸美國納斯達克,股票代碼:PDD,每股發行定價為19美元,拼多多總市值達240億美元。

社區生鮮、便利店、新零售……今年想做好生意,這些趨勢你要懂!


拼多多於2015年9月創立,平臺以拼單模式迅速覆蓋全品類商品。從一家普通的拼團購物小電商,極速發展成為一家GMV過千億在美股上市公司,拼多多創造了中國電商的“新神話”。達到這個規模,阿里用了10年,京東用了6年,而拼多多隻用了3年。


<strong>點評:相比淘寶、京東用時更短,增速卻更快,代價就是關於“山寨”“假貨”爭議不斷,但上市以後,拼多多開始大力整改,進行激進式打假,同時,還推出“新品牌計劃”,將扶持1000家覆蓋各行業的工廠品牌。

不管如何,以拼多多為代表的社交電商的快速崛起,預示著電商新時代的到來,同時也使現有電商形成了新的格局。


社區生鮮、便利店、新零售……今年想做好生意,這些趨勢你要懂!

<strong>雙十一走過十週年 增速放緩


2018年,雙十一購物節邁入了第十個年頭。在這十年期間,不管是淘寶/天貓還是其他電商平臺都紛紛參與其中,聯同消費者共同創造了一個全民購物狂歡節。


社區生鮮、便利店、新零售……今年想做好生意,這些趨勢你要懂!


數據顯示,天貓雙11成交額達到2135億元,比2017年的1682億增長26.93%。

<strong>點評:與往年相比,2018年雙11少了一些硝煙味,同時線上線下融合趨勢更加明顯,天貓、京東、蘇寧都開始聯動線下門店,新零售成為新爆發點。當然,關於雙十一的質疑聲也未曾停歇,虛假活動、刷單、被退款、定金不退、紅包不能兌現、預付定金被綁定消費等問題仍在困擾著消費者,而且增速也開始放緩,如何重新燃起消費者的更多熱情,是雙11接下來要面臨的挑戰。


社區生鮮、便利店、新零售……今年想做好生意,這些趨勢你要懂!

<strong>生鮮傳奇獲IDG資本領投 社區生鮮受追捧


10月10日生鮮傳奇再開兩店,門店數量達到100家。在中國數字“100”意味一個階段的圓滿結束,同樣也預示著一個新階段的全面開啟。

社區生鮮、便利店、新零售……今年想做好生意,這些趨勢你要懂!


然而,比開出百店更令行業興奮的是生鮮傳奇完成B輪融資,本輪估值30億元,融資3億元,稀釋10%的股份,本輪融資由IDG資本領投,紅杉資本、黑蟻資本、天使灣創投等資本跟投。毫無疑問,社區生鮮成為了行業追捧的新領域。

另一方面,2017年10月成立的螞蟻商業聯盟,當初由12家中小企業發起超市聯盟已經擴展到34家成員企業,年銷售總額突破450億元,門店數1500餘家,其中也包括生鮮傳奇以及與阿里合作的福建冠超市。

<strong>點評:生鮮傳奇甚至母公司安徽樂城投資創業只有五年時間,生鮮傳奇被資本市場看中時才一億多元的規模。公司小到可以忽略不計,試想中國區域零售商有多少規模要遠遠超過生鮮傳奇,超過樂城。

2017年生鮮傳奇再度獲得3億元B輪融資,同時,由眾多區域中小零售組成的螞蟻商業聯盟、齊魯商盟的崛起,進一步說明中小零售企業魅力無限,關鍵是看怎麼做?中國實體零售到處充滿了機會,絕非是等著被洗劫。


社區生鮮、便利店、新零售……今年想做好生意,這些趨勢你要懂!

<strong>鄰家資金鍊斷裂 便利店行業引反思


2018年8月1日,鄰里家(北京)商貿有限公司的供應商收到告知函稱,公司將於8月1日起停止總部各項業務,並陸續停止門店營業。

社區生鮮、便利店、新零售……今年想做好生意,這些趨勢你要懂!


隨後在短短4個月時間,已有鄰家、131、全時等多個便利店品牌因資金問題深陷泥潭,他們或裁員、或斷貨、或關停,甚至賣身。

據不完全統計,從2017年至今,便利店行業融資已達60餘起,資金湧入超過80億元,其實是行業“價值”虛增。

然而,資本或許過於樂觀了:便利店回報週期漫長,利潤率甚至低於其他零售業態;更重要的是,瘋狂擴張快速開店,試圖通過規模效應降低成本的重資產模式無法持續輸血,終因資金斷裂導致業務停滯。

<strong>點評:資本的狂熱和市場的追捧,很容易讓便利店創業者膨脹,從而不顧品牌自身情況在單店尚未盈利的情況下盲目擴張,深陷開店越多失血越多的尷尬境地,最終難逃失敗的命運。便利店只有專注精細化營運,做好產品與服務,平衡好營收與成本之間關係,並根據市場情況及時調整,才能規避“鄰家們”敗局。

社區生鮮、便利店、新零售……今年想做好生意,這些趨勢你要懂!

<strong>盒馬百店、永輝分家 新零售盈利爭議


9月,阿里回購福建盒馬合資公司股份,合作方新華都基本退出。

雙12當天,盒馬全國第100家店揭牌,同時在武漢落地首個供應鏈項目。作為新零售的標杆企業,盒馬2018年依舊捨命狂奔。但“標籤門”、過期商品等一系列事件也給盒馬敲響了警鐘。

社區生鮮、便利店、新零售……今年想做好生意,這些趨勢你要懂!


而另一家明星企業,永輝2018年也有大動作,12月4日,永輝超市將永輝雲創20%股權轉讓給永輝雲創創始人張軒寧,張軒寧成為永輝雲創第一大股東。

同日,永輝超市股東張軒松和張軒寧解除一致行動關係。簡單的說,就是雲創業務被剝離出永輝,不再對其合併報表,這也說明永輝要加碼線下商超迴歸超市主業了。

此外,新零售後起之秀“地球港”全國5家門店暫停營業,幾個月前的盛大開業場景,如今卻換來一片唏噓聲和供應商、員工們的維權之聲。

<strong>點評:業內對於盒馬等新零售業態是否盈利,坪效是否真的高一直存在較大爭議。而先後推出了“超級物種”和“永輝生活”的永輝雲創,是永輝超市在新零售轉型的主要構成業務,但因處於持續投入期,永輝雲創至今未實現盈利。股權轉讓後,永輝雲創單獨出表,創新業務業績拖累減輕,或能改善目前永輝超市淨利潤下滑局面,同時降低永輝超市的運營成本與經營風險。

同時,加上新華都幾乎退出福建盒馬鮮生、地球港倒閉等一系列事件,外界對於新零售盈利模式的爭議日囂塵上。至少從目前看,新零售模式還未完全跑通,還有待進一步驗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