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谋文苑」那年,那江,那人

儿时记忆

“叮当……叮当……”六月的早晨格外清凉,青石小路上人头攒动,大人担着水桶,小孩拎着茶壶和瓶子,来来往往,行色匆匆。年幼的我吃力地拎着盛满江水的壶,左摇右晃终于回到了家,堂哥早早地就在水缸前等候着我,他知道凭我的小身板,要把水倒进水缸里是不可能的。堂哥接过茶壶,发现茶壶里只剩下不到一半的水!沿着我的足迹一看,他笑了,灶台边的奶奶也笑了!完成每天的任务,我们哥俩一溜烟就跑没影了。

过了喧闹的时段,被大人们唤作“挑水路”的青石小路变得安静下来......儿时的时光总是跑得那么快,还不等我记下每一天的欢乐,我却悄悄长大了。

「元谋文苑」那年,那江,那人

求学之路

初中开学的第一天,母亲早早地就帮我收拾好被褥行李,奶奶往我的书包里塞了几个煮熟的鸡蛋,全家人一番叮嘱后,父亲背着行李、我背着书包,沿着金沙江一路往上。中学的校园我曾憧憬了无数遍,巴不得赶快到学校。抬眼望去,刚好能过人的栈道上都是送小孩上学的行人。突然,“哗啦”一声,山上的落石让小路变得更加人声嘈杂,但还好只是有惊无险的一个小插曲。山下是咆哮的江水,山上又时常有落石,这就是我求学的唯一道路。

走过一段山路后,地势稍有平坦,前面的人群却又慢慢聚集,原来是上涨的江水把将近100米的一段路给淹没了,有几个阿叔正在商量着怎么渡过去。阿爸和几个阿叔商量后,决定绕路,但这样的话又要多走一个小时的路程。经过五个小时的跋山涉水,终于来到了憧憬中的学校,阿爸陪我办理了入学手续、找到了宿舍和床位。一切安顿妥当后,阿爸便赶着回家了,家里还有很多活儿需要他。

年轻的心灵总是充满了活力和期待,学校里的生活每天都过得很充实。课堂上老师们都在讲外面日新月异的世界,精彩无限。周四的下课铃准时把我从无限遐想中唤醒,周四是赶集的日子,阿爸每个星期都会在这天给我带生活费,顺便在集市上买上一些家里需要的东西,有时候忙不过来,他会让村里同样是给孩子带生活费的阿叔、阿婶给我带来。每次来到学校门口,阿爸就已早早等在那里,给了我生活费,叮嘱几句,便匆匆的离去了。他必须去赶船,要是错过当天的船,阿爸又得走山路回去了。

「元谋文苑」那年,那江,那人

家的距离

天气慢慢转凉,中秋节如期而至。我老早就期待着放假,从开学到现在,我和村里的其他伙伴们都没有回过家,平时都留宿在学校,只有节假日可以回家。可惜我们一群人还是没有赶上船,最后大家决定走路回家。傍晚的阳光很柔和,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一群小孩背着书包唱着歌,沿江而下。在小孩子的心里,只要有玩伴,就不会在乎其他,就算是漫长的山路,一路上摘摘野果、打打闹闹也充满乐趣。稍大一些的孩子好像不太喜欢我们这种小孩子的把戏,就算这样,没有人会被落下,走得快的等走得慢的,走在前面的还会时刻注意山上的情况,确认没有落石,再让大家走。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迎着村子星点的灯光,孩子们三五个一组,拉着手向着家发起了最后的冲刺!

儿时的假期永远不够用,转眼又是回学校的日子。这一年,堂哥初中毕业了,而小几届的同村孩子却没有到念初中的年纪,沿江这条路线上就只剩几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孩子。周末,学校附近的孩子都回家了,小马车上他们欢声笑语,伴着马儿的铃铛久久回荡在耳畔,校园里却安静得可怕,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感到落寞......

「元谋文苑」那年,那江,那人

别的同学都期待着周末,但是我却越来越害怕周末放假。一次周末,我和临村的一个小伙伴走路回家,几个小时跋山涉水回到家,本来很开心,可是到了家的时候却迎来一顿训斥,虽然心里知道他们都是出于关心和爱护,但是心里却莫名的委屈,从此,周末我再也没有回过家,除非哪次运气好恰好赶上船。无数次,我在江边徘徊,遥望着山那边,我开始讨厌这条儿时嬉戏的江水,此时此刻它就像猛兽一样拦在我回家的路上,我却无法战胜它,又不得不畏惧它。三年的时间里,金沙江带给我的,更多的是无奈和寂寞。

「元谋文苑」那年,那江,那人

转眼20多年过去了,也许是我已近习惯了那种不能回家的日子,也许是那头猛兽无法阻止村里的人们为了更好生活儿奋斗的脚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外出打工,走出这个小村子。但是,万松山麓,金沙江畔的那片土地始终是我们的根,团圆时节,我们仍会不远万里回到那里,去寻觅儿时的温暖记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