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離社交功能,滴滴順風車就活不了?

剥离社交功能,滴滴顺风车就活不了?

剥离社交功能,滴滴顺风车就活不了?

談經論政丨社會縱議丨文體娛教丨雜感隨筆

用一面看不見的網絡旗幟集聚思想大軍

剥离社交功能,滴滴顺风车就活不了?

本期推薦

剝離社交功能

滴滴順風車就活不了?

文 | 陸玄同

時隔3個月,滴滴順風車再發命案。

據媒體報道,溫州20歲姑娘坐滴滴順風車遇害。女孩遇害前曾向朋友發“救命”信息,朋友報警後卻陷入了“滴滴不提供車主信息”和“沒有車主信息不能立案”的推諉中,等到晚間滴滴將順風車司機具體信息和車牌號告知警方後,黃花菜早都涼了。

隨著輿論推高,滴滴發表聲明稱,稱在順風車整改期間發生這樣的悲劇,深感自責與愧疚。作為平臺,滴滴辜負了大家的信任,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而後在最新發布的回應中,滴滴承諾對未來平臺上發生的刑事案件提供3倍於法定人身傷害賠償標準的補償,並且稱已經開始針對本次事件的內部自查自糾,之後會將公眾公佈進展。

賠償不是目的,建立流暢的防範和應急措施才是必要的,沒有誰會捨命奔著那3倍的賠償金去。

這起命案背後依舊有滴滴順風車的“社交”魅影。早在5月份出事之後,滴滴發佈整改措施,停止社交功能。但有媒體引用滴滴某車主端截圖表示,滴滴順風車在空姐遇害事件風頭過去之後,又重新悄悄將乘客個人信息,從默認隱藏改成了默認公開,此次命案的嫌疑人也有可能是通過重新公開的個人信息來挑選“下手對象”。這樣看來,滴滴雖然不是犯罪的直接參與者,但難逃“犯罪孕育者”的指摘。

此前,滴滴就在對順風車的宣傳上,過分強調社交功能,甚至暗示豔遇,繼而以公開用戶信息、貼標籤的方式,加深這種交流。雖然滴滴平臺有審查,但人性善變,誰是惡人,誰是好人,憑藉資料和照片難以辨識。

對於滴滴順風車來說,搞社交本身就是個歪主意,平臺無法監管不說,這種失去監管的社交環境還會成為變態的聚集地,尤其那些充滿色情撩撥的標籤,會引發更多尋求刺激的人來嘗試。曾有微博網友分享了一些自己在順風車遇到的變態車主,或是語言挑逗,或是語言下流,讓人感覺非常噁心。

而相對於這種聊天騷擾的,最可怕的是更多隱藏情緒的人,他們能剋制住這種原始衝動,但社交定位在其內心埋下了罪惡的種子在生根發芽,如果遇到被各種性暗示標籤的美女,犯罪衝動就會在某些時刻爆發,甚至專門計劃,等待“獵物”下手。

滴滴設置社交功能的初心應該是基於私密性的互相評價,而不是堂而皇之地公開用戶信息,搞社交化體驗。即便車主和乘客獲取了等量信息,但選擇權在車主手上,雙方權利還是完全不對等的,乘客,尤其女性乘客就存在很大的風險。

而滴滴對於乘客信息的再公開,以及“社交定位”的不忍割捨,就像一顆不定時炸彈,隨時會在為惡者的手中爆炸。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滴滴是車主與乘客之間的橋樑,安全出行,快速出行是目的,至於社交之類的體驗,滴滴還是放棄吧。難道剝離順風車的社交功能,滴滴就活不了嗎?已經有兩條生命為此而隕落,難道還要用第三條、甚至第四條生命去驗證嗎?

對於滴滴的這次快速而誠懇的道歉,我們希望不是套路,不是為了紓解輿論情緒而道的歉,而是真的認識到了錯誤,從而反思自身那些“要命”的制度。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剥离社交功能,滴滴顺风车就活不了?

<<賽事回顧>>>

-第三屆評論之星落幕 湖南師大王豔華奪冠-

-月度之星收官戰 鄭州大學胡晉瑜奪魁-

-“評論之星”激戰正酣 湖南師大王齊拔得頭籌-

-“月度之星”揭幕戰 浙師大胡夢佳摘冠-

<>

評論大賽︱評論之星︱大學生群︱我要投稿︱評論女神︱評論男神︱月度之星︱王昱︱伍瑞冰︱紅辣椒︱紅辣椒評論︱紅網評論︱時評之道︱時評︱研討會︱時評研討會︱佳作評選︱雜文︱評論員︱評論媛︱女作者︱女評論員︱時評家︱評論家︱楊國煒︱鄢烈山︱曹林︱評委︱佳作︱投稿︱信箱︱

長按圖片 關注我們

紅網紅辣椒評論自2001年下半年開辦以來,堅持發揮網絡媒體優勢,廣泛反映草根階層訴求,力求用網絡傳遞理性聲音,是當今網絡評論中最有影響力和關注度的原創基地之一,先後榮獲了十七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十四屆湖南新聞獎名牌欄目獎、首屆中國新銳媒體評論大獎,並四次被推薦為年度“中國互聯網站品牌欄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