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银行发布半年报,行业分化加剧,盈利与资产质量差距扩大

多家银行发布半年报,行业分化加剧,盈利与资产质量差距扩大

本周,华夏、江苏、宁波、成都、交通、常熟等多家银行接连密集发布2018年半年报。其中,宁波、常熟银行业绩亮眼、质量稳固,成为业界标杆;华夏银行受到资产质量和资本的双重压力,业绩还将持续承压。2018年银行个体间差异继续扩大,行业分化进一步加剧。

多家银行发布半年报,行业分化加剧,盈利与资产质量差距扩大

文 | 张丽云(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研究员)

行业分化加剧,盈利与资产质量差距进一步扩大。其中,常熟银行正以高息差、低不良的业绩,走出特色新农商的发展之路。高息差驱动高盈利,稳健的资负结构、审慎的风控体系使得常熟银行在这一轮严监管周期中安然度过,无论是同业负债、流动性监管还是拨备新规,常熟银行均圆满达标,在农商行及整体银行业中独树一帜。2018年中期,常熟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6%,达到201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2.87%的净息差预计将是上市银行的最高水平;不良率环比下降7bps至1.01%,处在上市农商行最低水平,在所有上市银行中不良率也仅高于宁波和南京银行,不良生成、不良先行指标也全线处在下降通道,不良认定亦进一步趋严,“逾期90天以上/不良贷款”低至62.2%。宁波银行维持“高成长、高盈利、高资产质量”的市场标签。2018年上半年,宁波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9.8%;归母净利润57亿元,同比增长19.6%,依然处于行业较高水平。不良率环比再降1bp至0.8%,稳居上市银行最低位;关注类贷款占比由2017年末的0.68%继续降低至0.51%、逾期贷款占比较2017年末小幅提升6bp至0.84%,两者均稳居上市银行最低水平;拨备覆盖率环比一季度提升0.7个百分点至499.3%,位居上市银行最高位,“三低一高”确立资产质量的标杆银行。

而同时,华夏银行业绩增速较低,资产质量未现改善,转型压力较大。2018年上半年,华夏银行营收同比增速-1.4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2.02%,虽然中报业绩增速看起来保持平稳,但质量并不高同时未来业绩还将持续承压。首先,以量补价不可持续,高达17%的信贷同比增速对资本快速消耗,制约未来规模扩张,同时负债端的压力也不支撑高速扩张;其次,公司不良率和不良偏离度(“逾期90天以上/不良贷款”为198.7%)均远高于同业,不良确认和处置压力很大但拨备水平又较低,未来业绩增速在审慎计提下很难提升,而同业的业绩增速趋势基本上都是在审慎计提的基础上向上提升;最后,资负结构的调整在这一轮金融降杠杆中要慢于同业,存量和增量都未有积极改变,未来转型还需时日。

规模扩张、息差修复以及资产质量持续改善成为驱动业绩的主要因素,回归存贷业务的资负结构驱动营收发力,也彰显出核心盈利能力的实质性改善。2018年上半年,常熟、江苏、华夏、成都等银行的信贷较年初增速均位于10%及以上,带动总资产规模扩张。负债端,各银行高成本的“同业负债+同业存单”占比大幅压缩,存款持续发力,常熟、成都、江苏等银行的存款分别较年初大幅增长13.85%、10.24%和6.90%,负债端优势明显。存贷款增长快、收益高、成本低,又进一步推动行业净息差上升。2018年上半年,宁波、成都、交行净息差分别较一季度环比上升24bp、7bp和1bp,交行、常熟银行二季度单季净息差分别较一季度走阔9bp和4bp,带动净利息收入回升,并成为推动营收和净利润改善的主要因素。

多家银行发布半年报,行业分化加剧,盈利与资产质量差距扩大

银行资源进一步向零售倾斜,经营性个贷、信用卡成为业务增长亮点。2018年上半年,多家银行的零售贷款增速及占比进一步提升,如常熟银行零售贷款增速接近30%,零售贷款占比进一步提升至48.2%,为城商行和农商行中的最高水平;宁波银行个贷维持21.5%的高增长,新增个贷总额是2017年的近两倍,新增个贷占比升至51%;交行和江苏银行零售贷款占比均较一季度末上升1.1个百分至32.7%和26.1%。零售贷款结构上,更加注重于高收益的消费经营性贷款和信用卡贷款,这样的信贷摆布可谓“一举两得”,在助力信贷“量”优化的同时更成为支撑高息差的最主要原因。

资本总体充足,个体有所分化。资产质量压力缓解、风险加权资产增速放缓下,多家银行的资本实现内生增长,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提升。2018年上半年,宁波、江苏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环比提升27bp、6bp至8.87%、8.61%。成都银行、常熟银行、交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71%、9.72%和10.63%,虽然较年初有所下降,但仍远高于7.5%的监管要求。华夏银行资本充足率则出现下降,核心一级资本承压。截至二季度末,华夏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06%、9.09%和11.97%,较一季度末分别下降13bp、17bp和27bp,低于和逼近监管红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