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将以开放的格局打通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

战略决策者所面临的问题,不是他所在的组织明天应该做什么,而是我们今天必须为不确定的未来做些什么准备工作。问题不是未来将会发生什么,而是“在目前的思想和行动中,必须包含什么样的未来性,我们必须考虑什么样的时间幅度,我们现在如何运用这些信息做出合理决策”。

上市之后的小米,交出的第一份财报成绩单相当不错。小米上半年与二季度分别实现收入利润双增长,二季度总收入达452.36亿元,同比增长68.3%,上半年总收入796.48亿元,同比增长75.4%。不论同比环比均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高于市场预期。

小米将以开放的格局打通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

小米的多线市场成绩喜人

智能手机小米8系列、MIX2S出货强劲,高端机Q2也得以站稳脚跟。小米手机销量增速已经全球第一。在全球市场,小米手机可谓轻车快马,一路疾行——印度市场份额排第一,印尼市场排第二,在25个国家打进前五。在IoT及生活消费品市场,智能电视和笔记本电脑等也爆发式增长,小米电视尽显优势,跃居全国第一。

软件市场MIUI月活猛增,收入大涨,规模效应开始呈现——MIUI月活用户增长至2018年第二季度的2.07 亿人,同比增长41.7%。高速增长的同时,小米各业务的收入结构也逐渐优化。2018年二季度,小米手机业务贡献的收入为305.0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8.7%,占总收入的百分比由71.5%下降至67.4%;IoT与生活消费产品和互联网服务收入合计,所占百分比由27.9%提升至31.7%。

小米将以开放的格局打通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

而这份成绩的背后,我们看到,小米战略思维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就像管理思想大师德鲁克所言——战略决策者所面临的问题,不是他所在的组织明天应该做什么,而是我们今天必须为不确定的未来做些什么准备工作。问题不是未来将会发生什么,而是“在目前的思想和行动中,必须包含什么样的未来性,我们必须考虑什么样的时间幅度,我们现在如何运用这些信息做出合理决策”。这一点雷军与他的伙伴们做得很好,在几次起伏之中,还能把握航线,让小米集团一直稳定在正确的航线上。

当然,如果现在提到小米战略思维,如果你还只停留在小米的“饥饿营销”或“低价策略”这些老旧细节上,那么你可能已经看不懂现在的小米了。因为今天的小米战略,已经走在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双引擎驱动的快车道上。

模式创新+技术创新

“每个个体都应该认清,自己现在到底要走向哪里,沿着什么方向走、怎么走,以及通过做什么达到一个怎样的目标。”我们来看看小米的思考与实践吧!

一直让同行艳羡的是小米模式创新的发展,这可以从小米独特的“铁人三项”理论看清楚其发展的全豹——2011年小米推出第一部手机时,其“铁人三项”理论的第一阶段是“手机+miui+米聊”。而后来移动互联网裂变,小米铁人又与时俱进,铁人三项也进化为“手机+电视+路由器”。2014年,随着小米生态链的成熟,小米铁人三项更加成形,变为“硬件+软件+互联网”;而最新的小米“铁人三项”则是硬件+新零售+互联网”——包括手机、电视、路由和外部的生态链智能硬件+互联网板块的业务包括了MIUI、互娱、云服务、金融、影业+新出现的新零售板块则包含小米商城、全网电商、小米之家、米家有品四项。可谓布局紧凑,渐入佳境。

本次升级的“铁人三项理论”把原先的软件部分已经升级成为互联网板块,而全新的新零售版图则整合了所有的渠道资源,包括原先位于互联网板块的小米网电商渠道。从去年小米之家线下零售店开始,小米成功做到线下开一家就火一家的效果。成功地通过战略引导使得小米之家的坪效已经位于全球线下零售品牌中的第二。

同时,小米越来越重视技术创新,这是一个容易被外界忽略的小米决胜因素。在上市之后,小米的“小爱同学”应用,IoT的收入和连接设备数爆发式增长等已经成为新生力量。小米官方宣布,截至2018年7月底,小爱同学月活跃用户超过3000万人,累计唤醒次数超过50亿次,仅7月唤醒次数就超过了10亿次。小米在技术创新领域的发展也是可圈可点。IoT为人工智能(AI)提供场景、用户、流量、数据,人工智能为小米的产品和互联网赋能,将帮助小米捕捉下一个十年的风口,对小米在未来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有着战略级的意义。

小米将以开放的格局打通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

在人工智能领域,小米通过“小爱同学”这款AI音响,成为了智能家庭中心,实现了许多家电厂商梦寐以求的位置——成功与小米其它智能设备进行无缝对接,实现智能家居的一体化控制。小米在人工智能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产品能力、大数据获取能力以及生态链及loT连接能力上。

MIUI在全球联网激活用户已经突破3亿。这为小米生态云的建设提供了坚固的支持,成为平台层PaaS。在此基础之上,应用层SaaS/API也得以像竹林般蓬勃生长。凭借高品质的硬件产品能力、大数据获取能力以及生态链的广深布局,小米大举进入人工智能自然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上的突飞猛进,通过对智能设备的连接,人工智能将能把大数据处理得更好,是小米把用户、数据、设备全部融会贯通的技术武器。人工智能,已经不仅仅是赋予一个产品某项独特的功能这么简单,而是为小米的各项场景和服务进行全面赋能——打通硬件产品、软件服务、loT、云服务与新零售等方方面面。

小米将以开放的格局打通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

IoT是小米特有的开放的产物,它依托“米家”及培育的众多生态企业,由众多生态链企业生产众多智能硬件产品,并以此构建一套完整体验模式,其生态链企业的智能硬件经过八年的放水养鱼,已具规模效应,陆续创造出500多款生态链产品,也构筑了全球最大的消费级IoT平台,连接超过1亿台智能设备,成为业界瞩目的一支生力军。

开放与赋能:打造新世界的杀手级应用

一个人如果想拥有一个未来,那一定是和其他人一起的未来。小米的IoT模式,具有开放的胸怀与视野,遥遥领先于其他竞品,它具有三个特点:

第一是小米对所有参股的公司都不控股,保护创始团队的独立性和积极性,因为小米的核心思路是用小米模式复制一批智能硬件领域的企业,而不是占有。

第二是投资的标的公司独立性极高,拥有独立的品牌,能够独立成长,有长足的发展空间。例如,推出了移动电源的紫米,在和小米合作之后,也推出了自有品牌移动电源、随身路由器与彩虹电池等产品。

小米将以开放的格局打通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

第三是商业模式和小米相像,换句话说是气质接近——首先产品要符合小米的用户群体,市场容量足够大。然后通过单品和爆品战略,迅速发展壮大,甚至成为行业老大。在小米模式的赋能下,往往能够给生态链企业带来爆炸性的增长。小米对生态链企业的赋能主要体现在其次小米开放品牌、流量、 渠道、设计等方面,集结成生态联盟,大家可以一起抱团创新,想想就令人激动。而在渠道和流量方面,只要生态链企业能够生产出满足用户需求的好产品,小米的强大渠道都能让这些公司快速成长。其次小米用自身品牌的背书,让生态链企业与大公司合作、以及走向国际化更加容易。

小米拥有更成熟的商业模式、管理哲学、产品方法论,以及仍在不断进化中的理念,对新创业公司来说是商业案例和商业教材。提供未来物联网的可能性平台,让生态链的产品研发在单点上可以更加深入。最后所有产品都可以与众多的米粉互动可以让公司收到很多反馈,得到粉丝的喜欢,迅速获得比较大的市场群体。

小米将以开放的格局打通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

雷军说小米模式是一个新物种,是全球罕见的。这个判断有其内在价值,小米已经是真正实践之中的物联网。如果说Windows作为互联网的开端,它成功的把我们带到互联网世界的窗口,我们可以与互联网的世界通过PC隔窗相望。在安卓和IOS到来后,我们发现互联网世界的大门已经打开,我们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调用互联网的很多服务,犹如已进入到互联网世界的大门。但智能手机犹如那扇门,使我们只能在门边体验数字世界。而小米的物联网,正在把人融入到数字世界的四维网络,我们可以通过各种设备终端以各种形式接入网络,享受网络带来的服务。小米的理念,已经超越现有的互联网企业,包括硬件企业和软件企业。如果小米科技可以持续发展,要不了多久,我们会惊讶的发觉,数字世界已和物理世界相融合,而融合的每一个点都是小米创造出的数字节点。

海尔的创始人张瑞敏经常引用硅谷观察家凯文·凯利的一句话就是:“所有的公司都难逃一死,所有的城市都近乎于不朽”。原因是,企业要的是增长,不增长就会停滞,然后衰亡;但是城市要的是进化,是像热带雨林一样,不断进化和变化的。如果品牌变成生态品牌,就可以不断进化。小米,正好是这样的案例。

由小米IPO之后的第一份财报,我们能够感受到的,除了财务数字的增长,还有更多的是暗合了今日世界节奏的涌动激情,以及雷军式的长年专注于落实朴素的公司战略的威力与魅力。这样的公司,正在重演股市上经典的持续成长故事,达成千亿以及万亿的目标,也并不是遥不可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