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貝文旅丨越南國家歷史簡述

越南歷史越南民族的祖先是生活在紅河中下游一帶的雒越人,其地古稱交趾、安南。公元前4世紀生活在紅河流域的中下游,並且逐步形成了稱為“甌雒”的部落聯盟。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該地區設置了南海、桂林、象三郡。自此後,越南處於中國封建王朝的直接管轄之下,直至中國宋朝以前都是中國的郡縣,稱為“郡縣時代”。

10世紀末越南開始建立封建國家,開始了越南歷史的新時期。公元973年,越南丁朝國王被宋太祖冊封為安南郡王,從此與中國封建王朝保持“藩屬關係”。此後越南又經過了封建國家的鞏固、發展時期,幾經改朝換代,先後存在了丁朝、前黎朝、李朝、陳朝等封建國家。

文貝文旅丨越南國家歷史簡述

/ 1 / 秦漢時期

秦始皇於公元前221年統一中原,繼而進攻盤踞在華南、越北地區的百越國(又作百粵)。公元前214年,秦朝設置桂林郡(在今中國廣西省)、南海郡(在今中國廣東省)及象郡。秦朝對此三郡推行移民實邊的政策,將中原內地的民眾遷徙到這裡,讓他們“與百粵雜處”。

文貝文旅丨越南國家歷史簡述

秦末,中原內亂,南海郡尉趙佗割據當地。中國史書記載他迅速擴張勢力:“秦已破滅,佗即擊並桂林、象郡,自立為南越王”。南越國對中原的西漢王朝入貢受封,對內實行“和集百越”的民族政策,在越北地區,“令二使典主交阯、九真二郡人”,設立官署以作統治。南越國又透過軍事壓力及財寶饋贈,增強對鄰近部族閩越、西甌等的影響力。

南越國在越南歷史裡又被稱為“趙朝”,封建時期史家如黎文休、吳士連等把南越國視為越南史上的正統王朝。到現代卻遭到否定,史家陶維英指出它“只能是外族侵略者”,“企圖開疆拓土,侵佔我國闢為郡縣”;越南社會科學委員會稱之為“只是中國封建集團內部的一支割據勢力”。

公元前111年,西漢武帝滅南越國,越南成為漢朝領土。漢朝實行直轄統治,設立“交趾刺史”(後又改為交州),轄境橫跨中國廣東、廣西、海南及越南的北、中部。位於越南北、中部的交趾(交趾又作交阯,在今河內一帶)、九真(今清化省、乂安省一帶)、日南(今廣平省、廣南省一帶)三郡便屬於它的管治範圍。各郡內又管轄若干縣份。

東漢建武年間,交趾郡轄下的一位女姓雒將(雒越人領袖)徵側被太守蘇定“以法”懲治,徵側不服,乃於公元40年,與其妹徵貳起事反抗,史稱“二徵起義”,一度攻下交趾、九真、日南等地六十五城。東漢朝廷派大將馬援率軍鎮壓,最終在43年殲滅徵氏姊妹,事件遂平。

文貝文旅丨越南國家歷史簡述

【越南·二徵起義插畫】

公元43年,東漢大將馬援重新平定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後,在當地推行新措施,包括修治城郭,整頓水利,又向朝廷報告越律及漢律牴觸之處,然後跟越人“申明舊制”,雒越人從此遵行馬援的措施。相傳馬援在交趾“立銅柱”,成為當時的“漢之極界”。

在東漢晚期出現州郡割據的局面,交趾太守士燮亦於187年至226年長期控制交州全境,而九真、合浦、南海等郡的長官職務都由士氏兄弟出任。據歷史記載,士燮為人寬厚,禮賢下士,吸引了中原名士前來投靠,交州因此成為東漢末至三國初年相對安定繁榮之區。

文貝文旅丨越南國家歷史簡述

【魏蜀吳三國疆域圖】

/ 2 /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東吳勢力崛起後,士燮於211年投附,名義上隸屬孫氏,實質仍操有自主權。226年士燮死後,吳主孫權打算削弱士氏家族在交州的勢力,遭士燮之子士徽等人反抗,吳將呂岱遂設計誘殺士徽兄弟,奪得交州控制權。

248年,交趾、九真民眾起事反吳。據越南史籍所述,這次事件的領袖趙嫗能乘象作戰,在山中對抗吳軍。吳國派交州刺史陸胤討伐,最終平息事件。

東吳最終在280年被西晉所滅,交州牧陶璜亦投降,越南遂歸西晉統治。西晉朝廷聽取陶璜建議,為使交州免受南方林邑國(佔婆)的威脅,繼續保持了地方兵力。

文貝文旅丨越南國家歷史簡述

【佔婆國是越南中南部的古國。梵文名佔婆補羅,意為佔族所建之城。《新唐書·南蠻傳》始稱佔婆。約公元192年,佔族在此建國,《三國志》稱林邑(臨邑)。十一世紀時國勢甚盛。十四世紀中,由於部族分裂轉衰。1471年,越南後黎朝攻取佔婆大部分土地。1802年阮氏立國安南,略取佔婆全部土地,定都順化,佔婆亡。】

公元316年,中國北方被五胡各族所據,晉室南渡,是為東晉。東晉期間,交州常有軍事將領互相攻殺或據地作亂,又有林邑國入侵,局勢長期不穩。東晉末年的大型民變孫恩、盧循之亂亦蔓延至交州,交州刺史杜慧度擊敗盧循,結束動亂。

420年劉裕代晉,建立劉宋(與南齊、南梁、南陳合稱“南朝”),繼續任命杜慧度為交州刺史。杜慧度任職期間,整頓風俗,改善人民生活,修建學校,使交州出現安定局面。劉宋末年至蕭齊初年(468年至485年),交州人李長仁及其從弟李叔獻,先後以“行州事”的名義專制一方,違抗朝廷,最終因蕭齊朝廷擬欲征討,李叔獻才交出權力。

南梁時期,因交州刺史蕭諮為政苛暴,引起當地人士李賁的不滿及起兵,割據了交州,並於544年稱帝,改年號為“天德”,越南後世稱李賁為“李南帝”,其政權為“前李朝”。南梁朝廷於545年派陳霸先率軍鎮壓,擊敗李賁,李賁終在549年被部下所殺。

文貝文旅丨越南國家歷史簡述

【陳霸先人如其名,很霸氣,滅了李賁之後又代梁自立,建立南朝陳。】

【中國的正史中提到,李賁敗死後,其兄李天寶逃到九真繼續抗爭,最終亦被陳霸先殲滅。而根據越南史家的描述,前李朝在李賁死後,其部下趙越王、兄長李天寶、族人李佛子等仍繼續領導,至602年李佛子投降隋朝,前李朝才結束。】

/ 3 / 隋唐五代十國時期

公元602年,即中國隋文帝仁壽二年,交州有李佛子稱兵割據,隋廷派劉方征討,李佛子懼而請降,越南又歸於中國統治之下。到隋朝亡後,唐朝重新崛起,消滅南方的蕭銑勢力,越南便入於唐。唐朝政府對越南地區的行政建置數有變更,例如有“安南都護府”、“靜海軍節度使”等官署。

唐朝衰亡後,歷史進入到五代十國時期,交州土豪曲氏家族掌管靜海軍節度使一職,與中國嶺南的南漢政權相爭。公元930年,南漢滅曲氏,但交州本地將領楊廷藝等仍爭奪自主權。

文貝文旅丨越南國家歷史簡述

938年,楊廷藝舊將吳權控制當地,南漢出兵討伐,吳權在白藤江植入大樁,待潮漲時引南漢軍船來到。此時潮水退卻,南漢軍船因碰到大樁而擱淺,吳權乘機派舟師擊敗南漢軍隊。戰後,吳權自立為王,建立吳朝。

文貝文旅丨越南國家歷史簡述

【河內國家歷史博物館展示的吳權對抗南漢戰爭圖】

吳權的勝利及建政,在越南獨立進程中具重要意義,後世越南史家評道:“我越之正統,庶幾乎復續矣。”

中國近千年的統治,對越南歷史產生深遠影響。史家陳重金(即陳仲金)歸納指出:“我交州地區自漢以迄於五代仍是內屬中國之地,因而中國的治亂也影響到我們的國家”;“當儒教、老教(指道教)、佛教在中國興盛之時,我交州之地還屬於中國,因而我們的人也皈依了這些宗教。後來我國自主之後,這些宗教更形興盛,例如佛教盛於丁朝、前黎朝和李朝,而儒教盛於陳朝以降。凡風俗和政治大抵都是由學術和宗教演化而出。而我們的人已尊奉了中國的學術和宗教,則我們的一切也都完全效法中國。”

文貝文旅丨越南國家歷史簡述

【藏於河內國家歷史博物館中的《外國圖》,中國在頂部,妥妥的天朝上國的地位。以下分別是其它諸國的人民形象。】

/ 4 / 獨立建立封建國家

吳權之後越南進入獨立封建時期,中國宋朝建立之後,初期曾發動戰爭試圖收復越南,但是都未能成功,後繼中原政權也曾有收復之意,但是都沒有取得好的效果。越南地區就一直經歷了丁朝、前黎朝、李朝、陳朝、胡朝各政權的獨立發展。

文貝文旅丨越南國家歷史簡述

【河內國家歷史博物館對宋越戰爭的描述】

丁朝末期朝政落入黎桓手中。980年(天福元年),黎桓稱帝,建立前黎朝。黎桓稱帝后的首要任務為抗擊中國宋朝軍隊。981年(前黎天福二年),黎桓在白藤江與支稜(在諒山省)等地與宋軍交戰,最終擊退宋軍。

文貝文旅丨越南國家歷史簡述

【河內國家歷史博物館展示的反宋軍侵略圖】

戰後,黎桓為免與中國長期對抗,國力難堪重負,乃向宋朝入貢,以遵行朝貢之禮。公元993年,宋朝冊封黎桓為“交趾郡王”,後又加封“南平王”,雙方關係和平發展。

文貝文旅丨越南國家歷史簡述

1009年,李公蘊代替前黎朝建立李朝,是為李太祖。1010年,李公蘊因見唐代建成的大羅城地勢險要,交通便利,氣候舒適,具備成為國都的條件,乃遷都於此,改稱升龍。正是因為李太祖的決定,河內便從李朝開始首次成為越南的首都,之後的陳朝、後黎朝也在此建都。

/ 5 / 安南屬明時期

公元1407年,越南政權胡朝滅亡,越南再度被中國明朝所佔(即安南屬明時期)。在明軍攻滅胡朝之際,越南民眾嚮明人要求實行直轄統治。

文貝文旅丨越南國家歷史簡述

《大越史記全書》記載,“明詔遍求陳氏子孫立為國王。官吏耆老人等累稱為黎氏(指胡氏父子)滅盡,無可繼承陳後,請安南國本交州,願復古郡縣,與民更新”,明朝政府乃在越南設立都指揮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等官署,改地名為“交址”(又作交趾、交阯),進行統治。

中國明朝佔領越南後進行直接統治,後世歷史學者稱之為屬明時期(1407─1427年)。明人入據越南初期,曾嘗試以寬厚為務,但越南民眾視明朝為外人入侵,對其統治甚為不安。後來明朝官員對越南民眾加深剝削,如官員馬騏在越南採辦時“大索境內珍寶”,加劇越人不滿,紛紛起事。

1418年,清化藍山豪族黎利自稱“平定王”,起事反明,史稱“藍山起義”。與明軍爭持數年後,黎利採行“先取茶隆(在今乂安省),略定乂安,以為立腳之地,資其財力,然後返斾東都”的策略,先控制越南中、北部地區。

文貝文旅丨越南國家歷史簡述

【越南·黎利塑像】

黎利軍漸漸取得優勢,在1426年崒洞之役、1427年支稜之役等重要戰事重挫明軍,進佔東關城(即河內)。至此,明廷決意罷兵,冊封陳皓(黎利擁立的傀儡君主)為“安南國王”,越南恢復獨立自主。

/ 6 / 黎利復國

黎利擊敗中國明朝佔領軍後,發佈《平吳大誥》,宣示其驅逐明人,復興國家的功業及建立政權的合理性。1428年(順天元年),黎利稱帝,是為後黎太祖,國號“大越”,建立後黎朝。明朝亦冊封黎利及承認其政權,兩國訂立黎氏嚮明三年一貢之例,明朝不干涉越南內政,保持和好。

黎利得國後,越南在後黎朝前期達至封建時代興盛時期,其後長時間處於分裂及戰亂,莫朝(與後黎朝合稱南北朝)、鄭主、阮主、西山朝等王朝和政權,到十九世紀初期阮朝重新統一全國。

文貝文旅丨越南國家歷史簡述

【順化皇城,縮小版的中國故宮】

十九世紀初清朝嘉慶皇帝冊封阮朝國王,並正式定其國號為"越南"。在封建時代各朝,統治者採用中國式的制度治國,一直是東南亞地區的小中華。

/ 7 / 法佔時期

1859年起,法國以保護傳教士和天主教徒的名義,逐步佔領湄公河三角洲的主要城市柴棍(西貢),於1862年控制越南南部。又於1884年控制整個越南,歸入法國在中南半島的殖民地之內,為此與越南的宗主國清朝爆發了清法戰爭(1883年至1885年)。

文貝文旅丨越南國家歷史簡述

文貝文旅丨越南國家歷史簡述

文貝文旅丨越南國家歷史簡述

文貝文旅丨越南國家歷史簡述

文貝文旅丨越南國家歷史簡述

【順化皇城內部,向左滑動查看圖片】

越南本來一直都是採用漢字,法佔時期,法國傳教士重新設計了一套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就是現在越南人稱呼為“國語”的拉丁化越南文字。現在的越南人大多已經看不懂中文了。

文貝文旅丨越南國家歷史簡述

這是一位畢業於越南芽莊大學的女生,我在芽莊與之相識,並教會了她使用微信,她希望來中國旅遊,我們以此保持聯繫。當問及越南的歷史古蹟,才發現她並不理解漢字。

文貝文旅丨越南國家歷史簡述

【河內國家歷史博物館中描繪的受壓迫的苦難越南人民】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越南受日本所支配。1945年在越南北方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即北越),1975年北越統一全國,1976年改名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1986年以後,越南政府推動革新開放。

全文完畢 丨文章參考材料源自越南順化皇城、河內國家歷史博物館、《Vietnamese History》、國內系列史書等。筆者水平有限,若有不當之處敬請讀者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