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市分院檢察長座談會經驗交流︱新鄉:答好三個問題 在服務大局中彰顯檢察擔當

全省市分院檢察長座談會經驗交流︱新鄉:答好三個問題 在服務大局中彰顯檢察擔當

全省市分院检察长座谈会经验交流︱新乡:答好三个问题 在服务大局中彰显检察担当

檢察機關服務社會發展怎麼做?

近年來,新鄉市檢察院在服務大局中積極推進“3+3+3”的工作思路,探索回答“如何轉變理念、如何抓好載體、重點突破哪些領域”這三個問題,取得明顯成效。

8月17日,在全省市分院檢察長會議上,新鄉市院黨組書記、檢察長許曉偉以《對標大局、用心作為,在服務經濟發展高質量中彰顯檢察擔當》為題作經驗發言,得到省院領導的高度肯定。

全省市分院检察长座谈会经验交流︱新乡:答好三个问题 在服务大局中彰显检察担当

今年以來,新鄉檢察機關認真貫徹張軍檢察長“顧大局”的指示精神和顧雪飛檢察長“用心做好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這篇大文章”的具體要求,緊緊圍繞市委關於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和省院出臺的“三個十條”,持續轉變司法理念,抓實落細工作措施,為新鄉經濟發展高質量貢獻了檢察力量,多次受到省市領導的批示肯定。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問題一:

如何強化大局意識,

在理念轉變中提升政治站位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要想立足檢察職能服務好大局,首先要有正確的司法理念。為此,我們注重從三個層面持續轉變幹警的司法理念,確保檢察工作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勢下謀劃,在大事上作為。

一是從角色定位上轉變理念。

認真思考檢察機關在新鄉政治經濟社會發展中應該處於什麼位置、扮演什麼角色、發揮什麼作用,如何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提供精準的法治服務和檢察供給,如何運用政治智慧、法律智慧開展好檢察監督工作,從而深刻認識到,只有站位全局找準定位,才能自覺把執法辦案放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去考量和評價,才能實現工作效果的雙贏共贏多贏。

二是從價值目標上轉變理念。

緊緊圍繞“黨委想什麼、人民盼什麼、社會要什麼、我們幹什麼”這一系列重大問題來謀劃和推進檢察工作,任何時候都不能忘了新鄉人民這個最大的根本,任何時候都不能忘了新鄉發展這個最大的實際,最大限度地追求執法辦案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相統一。衡量的標準就是“讓黨委放心、人民滿意、社會認可”,與新鄉經濟社會發展合拍共振;具體的體現就是既要履行好法律監督職責、把案件辦準辦好,又要圍繞大局服務好發展、提高司法公信力和社會滿意度。

三是從執法方式上轉變理念。

牢固樹立平等、謙抑、審慎、善意理念,堅持天理國法人情相融合,既從法律上講是與非,又從政治上講利與弊,不辦勉強案、湊數案,不就案辦案、機械辦案。特別是對改革創新發展中出現的失誤和市場經濟經營方式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不硬往法律這個框框裡裝,統籌考慮各種因素,依法穩妥作出決定,努力做到執法行為不脫離群眾、執法過程不傷害群眾、執法結果不冤錯群眾。

問題二:

用好哪些載體抓手,

增強檢察工作服務質效?

提高服務大局的質量和效果,重在導向明確、抓手具體、措施精準。我們緊緊圍繞省委市委關於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和省院貫徹落實省委十屆六次全會精神23條意見,把豐富、拓展和落實省院“三個十條”作為檢察工作服務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切入點、結合點,努力提供更加有力、更加精準、更加實效的司法保障,讓老百姓、企業家、地方黨委政府等,在一件件實事中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新鄉檢察元素”。

一是堅持需求導向,深入瞭解發展形勢。

緊盯經濟社會發展對司法供給的需求,圍繞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建設等,部署開展“走進企業、融入發展、服務大局”主題實踐活動,一方面全面瞭解政策,組織幹警學習掌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精神和“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的核心要義;一方面深入研究大局,找準司法辦案職能與服務大局舉措的對接點。

今年組織兩級院班子成員及內設部門與全市178家企業建立聯繫對接機制,定期讓檢察干警走進車間廠區、生產一線,親身感受企業經營發展不易,認真傾聽企業法治訴求,幫助企業解決法律難題、共商發展對策。

二是堅持問題導向,準確把握時代脈搏。

緊盯社會關注的焦點熱點和人民群眾關心的痛點難點問題,年初研究出臺《服務保障新時代新鄉經濟社會發展大局20條措施》,在省院十個專項和十件實事基礎上,拓展延伸出“12個專項工作”和“12件實事”,及時向社會公開發布,便於群眾瞭解和監督,增強了服務新鄉發展的針對性、自覺性。6月底,結合大討論活動和“三場硬仗”,開展“千封書信問檢風”活動,開門納諫,共徵求各類意見建議涉及12個方面61條。7月中旬,借鑑省院做法,部署開展“半年工作大督查”活動,由黨組成員帶隊,對全市檢察機關黨建工作、“四有一少”建設和轉型發展、大討論活動和“三場硬仗”、“20條措施”和“雙十二載體”落實等情況進行全面督查,突出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一步推動服務保障措施見行見效。

三是堅持效果導向,追求檢察供給品質。

緊盯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會效果相統一,以公益訴訟為具體抓手,緊緊圍繞黨委政府工作大局,突出重點領域、熱點難點問題,從供給側的角度,努力為人民群眾和社會新時代提供更準、更優、更實的檢察產品。

今年以來,共摸排公益訴訟線索45件,立案34件,啟動訴前程序25件,行政機關糾正違法或者履行職責的整改到位15件,復墾被非法改變用途和佔用的耕地121.54畝,督促收回被欠繳的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145.8萬元。開展“校園周邊食品安全”公益訴訟專項活動,查處違法網絡餐飲經營者32家,並將監督觸角延伸至外賣餐盒,向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工商行政管理局、質量技術監督局三家單位同時發出行政公益訴訟檢察建議書,督促食藥監局對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的單位進行全面檢查。開展“美麗鄉村”專項活動,紅旗區院辦理的紅旗區小店鎮政府怠於履職案,清理垃圾帶8000餘平方米,恢復了周圍小河生態環境。

問題三:

圍繞“三大攻堅”任務,

打造了哪些工作亮點?

立足檢察職能服務大局,關鍵在突出工作重點,力求提綱挈領、綱舉目張的效果。我們緊緊圍繞打好“三大攻堅戰”這一重大決策部署,認真落實省院出臺的相關服務保障意見措施,在主動服務、創新服務中積極打造品牌亮點。

一是主動居中協調,防範化解重大風險。

把打好打贏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作為重要任務,探索建立以公訴為中心的訴前主導、重大疑難案件定期會商等機制,對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涉眾型經濟犯罪、意識形態領域犯罪等,主動介入偵查,居中溝通協調,統一法律認識和證據標準,做到維權與維穩並重。認真學習新時代“楓橋經驗”,全面推行檢察官釋法說理、信訪接待“一單式”工作法和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結合開展“訪民情、解民憂、暖民心、惠民生”活動,主動融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真正把問題解決在基層。

二是注重黨建引領,積極助力精準脫貧。

把打好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作為頭等大事,主動對接全市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確立“把基層組織建設好、把村容環境改造好、把產業發展謀劃好、把突出問題解決好、把村民精神振奮好”的“五好”扶貧工作思路,積極探索“黨建+扶貧”的工作模式,全市檢察機關9個扶貧工作隊紮根基層、持續發力,取得了明顯成效。我們的做法在全省扶貧工作會議上進行了典型交流和彙報發言,先後得到省委王國生書記、省院顧雪飛檢察長和市委主要領導的高度肯定。

三是強化兩法銜接,全力加強生態保護。

把打好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作為民生工程,研究出臺《全市檢察機關服務新鄉加快綠色發展實施意見》,牽頭制定《關於建立環境執法協作快速反應機制的意見》,以獨具新鄉特色的“兩法銜接”智能化工作平臺為基礎,以破壞環境資源犯罪專項立案監督活動為抓手,居中牽頭,持續組織開展了環境執法大檢查“零點行動”、整治“十五小”企業“亮劍行動”等一系列專項活動,今年以來共監督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的環保案件5件8人,監督公安機關刑事立案5件8人。

服務大局是檢察機關的重大使命,只有更好、沒有最好。全市兩級院將認真貫徹落實本次會議精神,強化使命擔當,忠誠履職盡責,以檢察工作高質量服務經濟發展高質量,為中原更加出彩貢獻更多更優的檢察力量,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時代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