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拼多多黃崢:錯位競爭,方能守住勢能

今天一大早,互聯網圈開始流傳一個說法:因為創始人黃崢害怕坐飛機,所以拼多多的上市敲鐘就不去美國而留在上海,似乎有點蹊蹺。

皓哥在做投資的這些年,看過最優秀的電商創業者就是他。兩年前他告訴我,要幫助消費者實現“多實惠多樂趣”的購物體驗,讓大家找回逛商場的消費樂趣。

今天敲響的鐘聲,更像是描繪拼多多的路徑圖,而且正在按照黃崢所設想的軌跡一步一步推進。

撰文 | 錢皓,馬龍

排版 | 七寒谷

專訪拼多多黃崢:錯位競爭,方能守住勢能

一、夾縫中長出的蒼天大樹

儘管上市前的專訪時間很有限,但第一問題我還是求證了他是不是怕坐飛機所以不敲鐘,他聽完後大笑說,“這都是誰傳出來的?”

之所以不去美國敲鐘,絕對不是因為怕坐飛機,而是拼多多把用戶放在第一位,本來是希望帶著用戶一起去美國敲鐘,但是因為赴美簽證實在是很麻煩,如果只有他一個人敲鐘感覺很沒意思,所以乾脆就留在上海與紐約兩地同步敲鐘。

上市敲鐘作為一件極具儀式感的事情,就被黃崢這麼輕描淡寫的給帶過去了,而且他跟皓哥開玩笑,“如果真這麼在乎去美國敲鐘,找個人幫忙ps一張照片好了”說完,狡黠的一笑。

其實,這也反映出作為創業者,他勤勤懇懇的一面。就像在拼多多公司總部,沒有大張旗鼓的宣傳與橫幅,每個員工都還在按部就班的工作,而皓哥寫稿的隔壁,還有團隊在耳邊討論流量裂變還有哪些新玩法。

專訪拼多多黃崢:錯位競爭,方能守住勢能

上市當天的拼多多總部,與平常的任何一天沒有差別

黃崢在介紹拼多多為什麼今天能上市,他把大的功勞還是歸結為商業運勢。皓哥也從這次專訪中,梳理出拼多多之所以能在微信生態中成長為獨角獸,密不可分的三重機會。

如今移動互聯網的用戶時長中,微信佔據半壁江山,甚至投資圈內將微信生態紅利稱之為“PC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微信互聯網”之後的最新一波紅利。通過熟人“拼團”的極簡化操作,它得以迅速流量裂變,短短3年時間便覆蓋了3.44億用戶。

專訪拼多多黃崢:錯位競爭,方能守住勢能

而這背後也與中國互聯網兩極騰訊與阿里的天然隔閡有關。若是騰訊與阿里攜手,最強的社交平臺與最強的電商平臺合作,也許就沒其他社交電商的新機會了。

第二重,開闢新戰場,錯位競爭才有出路

本質上,拼多多與天貓、京東都不同,它強調場景化差異,也滿足了一批存量人群的新場景消費需求。

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使用習慣碎片化,天然增加了很多消費場景。這與淘寶的主動搜索模式截然不同,拼多多更強調是熟人間的分享,來刺激用戶購物慾望;長期看,用戶的需求會被切割成不同的場景。比如,她在媽媽群中,為孩子的紙尿褲需求,會選擇品質型消費的天貓或京東;同時也可能在家庭中扮演賢妻良母,為追求實惠型的拖把,而選擇拼多多。

專訪拼多多黃崢:錯位競爭,方能守住勢能

黃崢談及:若是與天貓、京東做同類型的事兒,極有可能幫助競品培養新用戶,因為用戶一旦養成網購習慣,就會去該模式下更大的平臺。因此做拼多多的時候,必須與競品實現清晰地差異化。

第三重,創始人認為拼多多迅速崛起,七分靠運氣,三分靠團隊。

今天很多人質疑拼多多年輕,打破了聚美優品的最短上市紀錄,但是黃崢給年輕的拼多多做了一次強力的辯解,“不管是拼多多,還是小米、美團,大家都是連續創業者,我們的核心團隊一起創業了10年,並不年輕啊……”

專訪拼多多黃崢:錯位競爭,方能守住勢能

敲鐘現場的團隊

拼多多的前身一部分來自海外遊戲團隊,他們技術非常拔尖,加之黃崢本人也是技術出身,他強調“一個優秀的技術,頂得上100個普通的技術”。拼多多團隊在招股書中也體現出了超高人效比的優勢。

當然,做電商也不是心血來潮,過去黃崢的樂其電商代運營團隊,實際上已經是國內淘寶代運營公司的Top3。

二、圍繞中國最廣泛群體的新型Costco

皓哥在專訪中犀利的問他,身邊沒有一個人用拼多多,這與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不符,他是不是在做消費降級的事?

黃崢似乎也並不惱怒,而是客觀陳述了一個讓我聽起來更犀利的回答。他說,消費升級是迎合所謂新中產的,而他們只不過小眾的消費人群。“你要知道,這些不到3000萬的中產人群,卻牢牢把控著80%的話語權,讓人們誤以為消費升級就是大趨勢,但是中國有13億人口,近10億人群的消費訴求被忽視,而他們的消費能力是達不到的。”

皓哥在專訪後,也理解了黃崢想賦予拼多多的兩大商業壁壘。他希望更聚焦服務五環外人群,並不斷提升供應鏈效率,尤其是藉助分佈式的人工智能系統,這將是拼多多的長期護城河。

一是,極致供應鏈效率。

電商的天平有兩端,一端是供應鏈,一端是用戶。誰能夠把其中一端玩到極致,就足以形成優勢,所以美國Costco依靠極致的供應鏈效率在電商衝擊下形成金鐘罩鐵布衫,這同樣是其與沃爾瑪的區隔化競爭優勢。

拼多多圍繞供應鏈做了一系列優化,比如:實現了F2C。一層是Factory從工廠生產線直接到最終用戶,另一層是Farm,拼農場將商品從農田直接送到消費者手中。

專訪拼多多黃崢:錯位競爭,方能守住勢能

專訪中,皓哥問及未來拼多多如何進行供應鏈升級,黃崢開宗明義的說:“拼多多肯定會去迭代供應鏈。”

拼多多的商業邏輯是將原先離散的消費需求通過“拼”來聚集訂單,並反向與工廠直接合作,去掉了中間冗餘低效的渠道環節。皓哥也曾走訪過一個捲筒紙工廠,他們會為拼多多專設生產線,雖然利潤率與之前相差無幾,但主觀能動性更強。

“沒錯,因為過去他們賺錢,總感覺是為他人做嫁衣,並沒有品牌概念,現在直接面對消費者,這會形成品牌優勢,所以工廠會覺得是在為自己做市場,這跟過去OEM代工有本質上的區別。”黃崢解釋道。

同樣個人消費意願是可以被周邊人所影響和帶動的,他給皓哥舉了一個例子:在水蜜桃成熟時,如果一個人想吃,他會順便分享給身邊的人一起拼團,或許對方之前消費意願是吃水果,至於吃香蕉、蘋果、水蜜桃都不重要。通過拼的方式,就把消費品類集中到水蜜桃上,拼多多做到了多個sku到一個sku的集中。除了品類集中之外,在時間上的集中也在悄然間完成,道理與品類集中類似,皓哥不過多闡釋。

“拼多多之所以能爆,剛開始肯定是因為模式創新,但是實現長尾效應的,或者乘法關係往上翻的,一定還是對於消費意願的刺激和觸發。”

二是構建分佈式的人工智能系統。

黃崢坦言在非個性化的消費品類上,很容易實現消費者之間的互通互聯,但是面對衣服這類個性化的消費品上,拼多多確實需要更多的探索。所以未來將讓AI來模擬現實社會,來聚合不同偏好的用戶需求,預測單品銷量,並反向引導供應鏈,形成另外一道護城河。

“比如范冰冰的某款新衣服,好友之間很難拼團,畢竟熟人間要避免撞衫的尷尬,而通過AI小規模測試,能將不同群落間的同一類偏好者聚攏在一起,並快速進行全網的銷量預估,反向引導供應鏈批量生產,從而極致性價比吸引用戶下單”。

典型IT男用技術來賦能供應鏈的邏輯,黃崢正在一磚一瓦的搭建未來的商業壁壘。

這背後也需要極強的技術、數據與平臺網絡效應的積累。創始人黃崢本身是技術出身,曾在Google任職,讀書時候的導師也都是AI領域的院士級人物,這意味著他能招募更牛的技術大咖;如果平臺的網絡效應足夠強,就能積累足夠豐富的大數據,來實現高效的測試與銷量預估。

專訪拼多多黃崢:錯位競爭,方能守住勢能

在談到這個分佈式的人工智能系統,黃崢的興奮溢於言表,頭向上揚起,看著天花板喃喃道:“想想都挺興奮,這是一個將網絡虛擬空間和現實世界緊密融合在一起的多維空間。它將是一個由分佈式智能代理網絡驅動的“Costco”和“迪士尼”(集高性價比產品和娛樂為一體)的結合體。它不光高效地做信息的匹配,還不停地模擬著整個空間裡人群的群體情緒,並試圖對整個空間做調整,讓群體的體驗更加開心。”

三、打造電商版“迪士尼”,讓購物體驗變得更有樂趣

黃崢在專訪中坦言:如今拼多多在“多實惠”的維度上已取得一定的成績,當然供應鏈仍有優化的空間,但在購物的“多樂趣”上,還比較初期,做遊戲出身的他,希望未來能在這個維度上實現更多差異化,開創電商消費的新品類。

“拼”出個未來。

拼多多三個字,有人說贏就贏在一個“拼”字上。不可否認,在過去的三年裡它建立並推廣了一個全新的購物理念和體驗——“拼”。

“在電商的賽道,有人看到了我們的成功,也想模仿,這其中既有新入局者,也有原先的資深玩家,但是他們學拼團之後,反而給我們帶來了用戶增長,因為很多消費者在其他平臺玩過拼團後,喜歡上了這種玩法,也會在我們的平臺上進行轉化。”黃崢這樣的解釋,或許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專訪拼多多黃崢:錯位競爭,方能守住勢能

他同時介紹,未來“拼”會演變出各種版本,迭代出不一樣的用戶場景和新的玩法。

黃崢以近期新上線的多多果園為例,其正式靜默上線不到半個月,用戶量近4000萬,每天有超過2億人次使用。累計200萬用戶收到了水果,幫助農民售出價值3000萬元的各類水果。

專訪拼多多黃崢:錯位競爭,方能守住勢能

“我們讓用戶參與水果種植的過程,最終等果樹結果,商家就會給用戶免費送上一盒‘種出的水果’,很多用戶都非常喜歡這個新的購物玩法。”

皓哥認為,黃崢不愧為做遊戲的行家,他熟知用戶以往玩開心農場和偷菜的心理,並且巧妙地利用這種心理實現了虛擬和現實相結合,並帶有一定的養成遊戲的屬性。既體現了拼多多提出的“多實惠多樂趣”,也大幅降低了拉新成本,使得用戶會時常來關注遊戲的進程,提升了用戶粘性。

玩他個痛快。

“上市招股書裡,我鄭重其事的寫下要做Costco和Disney的結合體,當然不是開玩笑的,畢竟在那麼重要的場合和文件中,我不會隨便亂說話。拼多多試圖能夠給用戶帶來幸福感指數上的高性價比,這是情感層面的共鳴。”

這也許是黃崢在刻意回應別人質疑拼多多是微信上跑的一款小遊戲,皓哥認為他並不忌諱別人說他是遊戲,並且勇敢承認自己是遊戲。

黃崢曾在私下跟皓哥聊過,做遊戲的人總是在思考男性喜歡什麼?女性喜歡什麼?女性最喜歡的遊戲不就是購物嗎?

專訪拼多多黃崢:錯位競爭,方能守住勢能

未來,他要讓用戶一想到去拼多多的時候,就能聯想到玩遊戲的快樂,特別是要讓用戶感受購物+玩遊戲的雙重愉悅,心情更美好,玩的更痛快。

皓哥分析,拼多多讓購物不僅能享受實物性價比的愉悅,還能享受到精神層面的愉悅。這背後的商業邏輯其實與遊戲化的運營方式不謀而合,它迎合了用戶對養成系、等級成長、攀比炫耀等心理訴求,在虛擬的精神層面滿足了用戶愉悅的心理。

縱觀市場,目前還沒有電商平臺能將人的幸福感指數用性價比來實現,同樣情感層面的共鳴更難實現,這或許是拼多多未來一段時間試圖嘗試突破的點。

專訪中,黃崢言必稱馬雲老師,或許這種大格局世界觀的思考,正是他向電商前輩的致敬。不過,正如世界紀錄是用來被打破的,同樣,每個學生尊重老師,也希望能夠在成就上比肩而立。

四、結語

在專訪臨近結束,黃崢強調了一句話,他會堅持在正確的道路上做正確的事。正如他在致股東的信上所說,或許今天的拼多多還有很多不足之處,但是數億用戶的信賴,讓他們不會放棄為最廣大人民群眾創造價值,以及推動更快樂生活的孜孜追求。

皓哥始終認為中國互聯網的創業紅利和利潤在下沉市場。今天拼多多240億美元的上市,或許真的只是起點,它是有機會成為千億市值企業的,或許那時候黃崢再去納斯達克更符合他的願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