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來的大學生,是不是比城市的孩子更能吃苦?

提到農村來的大學生

大家的普遍印象是很能吃苦

或者說是家裡條件比較困難

可最終的事實呢

小耶採訪了幾位人生閱歷

比較豐富的相關知情人士

請他們談了談自己的看法

01

29歲,深圳某企業項目經理

去年工作比較忙,公司給我招了兩個大學生當實習助理。我想著好好教,教會了,他們畢業以後也可以留在團隊裡。

這兩個學生,一個是城裡的90後,一個是農村的90後。我本來想的,多帶帶農村的這位,感覺他應該能踏實點、多學點東西。

結果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啊,農村的這位不僅好吃懶做,脾氣還老大,都不能說他,一說他還跟你嚷嚷上了,有問題不會,他也不過來請教,直接就說,哥,這個我不會做,你幫我做吧?

what?!我是你助理吧。

農村來的大學生,是不是比城市的孩子更能吃苦?

不僅如此,他本事沒學會,倒是挺會勾心鬥角的,因為不知道是從哪裡打聽來的小道消息,以為我這兒的實習助理最終只會留一個,他居然給另外一個助理找事下套,看的我一個老員工都相當無語。

反倒是這個城裡的挺勤快的,經常弄不完加班,不會的也知道問,乖巧到我都不好意思給他加工作量,最後畢業的時候,就把這個小男生留下了。

農村來的大學生,是不是比城市的孩子更能吃苦?

02

31歲,成都某餐飲企業人事經理

首先,就目前而言,很多城市學生都是獨生子女,農村大學生很多都有個把兄弟姐妹。

不能說獨生子女都是嬌生慣養,這樣太偏見,但至少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是被寵著長大的。

所以很多方面,比如吃苦耐勞,面對挫折的承受能力,團隊合作交流分享,我感覺應該是不如農村孩子的。

當然,農村也有壞人,農村也有懶人,只是相對來說,農村大學生可能比城市大學生吃過的苦要多,某些方面比城市大學生承受能力要強些,也比較珍惜工作機會。

而企業最需要的是能吃苦耐勞的人員,一想到吃苦耐勞四個字,自然想到的是農村孩子,所以有的企業在招聘的時候,會更青睞於農村孩子。

農村來的大學生,是不是比城市的孩子更能吃苦?

03

30歲,山東某職業學院招生老師

就我個人觀點,農村的大學生還是普遍比較能吃苦的,不光是個人原因,也跟家庭有關。

拿我們學校的招生情況來說吧:

去年的時候,我們學校工程管理系新生報名,工程技術的1個班45名新生,有30位來自農村;道路橋樑24名新生,18名來自農村;其他系部各個專業的情況也差不多。

原因很大一部分都出在家長身上,因為現在的家長,特別是城市的家長們普遍存在一種誤區,寧願孩子拿錢少也要當白領,所以報考高職院校的不多。

而農村家長還是比較務實,想著上大學學個技術,一技傍身,將來好養家餬口。還有就是很多農村的孩子也有這方面努力吃苦的覺悟,所以本身自己也願意上。

最後藉著貴平臺,我想跟各位同學說一下:普通本科教育與高職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兩個類型,而不是兩個層級,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讀高職只要肯吃苦啃努力將來也能成才。

農村來的大學生,是不是比城市的孩子更能吃苦?

04

26歲,北京某4S店銷售經理

能吃苦,是好事,但是不能一味的吃苦。

我覺得這種說法本身就是一種偏見,長遠來看,對農村大學生來說也是一種傷害。

記得我畢業那會,找工作的時候,經常遇到對方詢問自己的家庭情況,如果是農村的,他們就會說,這份工作比較髒,也比較辛苦,就需要能吃苦,不怕髒的農村孩子來幹。

你想想,這是什麼話,難道髒的苦的活都得讓農村孩子擔著,同樣是一個學校,同樣是一個專業,同樣是一份工作,也許很多公司覺得找個農村人,老實能幹,還不怕髒,能吃苦,不在乎錢多少,可以一直幹。

是的,這對於剛畢業急於求職的大學生來說,也是一件好事,畢竟有公司能認可自己,需要自己。

但是等到你去到工作崗位,會發現你去的是最髒最苦最累的地方,很多人心裡都很憋屈,自己父母辛辛苦苦的花錢給自己讀書,最終竟然幹著一份農民工的工作,這和不讀書有什麼區別呢?

區別還是有的,因為你還在試用期,所以比農民工的工資低,乾的活還不少,企業何樂不為呢,說是鍛鍊,聽著也很有道理。只是幹著幹著就變成了長期的鍛鍊,遲遲也不給你機會。

能吃苦,是自己的一種優良品質,也是農村人區別於其他人的一大特徵,因為從小就經受過很多的辛苦鍛鍊,自然有一種堅韌不拔的精神和毅力,但是能吃苦,

並不一定代表非要吃苦,苦都給你吃,別人就該清閒?

再說了,如今的社會並不是吃苦就能成功,辛苦付出汗水就有收穫。

當你以後面試時,聽到別人說需要你,是因為你是農村的,因為你能吃苦,不怕累,可能並不會是什麼好事,看起來是誇獎的意思,也許最終就是讓自己越陷越深的坑。

能吃苦,能幹活是一種優秀的品質,但是並不是代表我就幹最苦最髒最累的活,還得不到合理的收穫。

農村來的大學生,是不是比城市的孩子更能吃苦?

05

我覺得這種說法已經過時了,現在農村的小孩跟寶貝似的,幹活很少,反而是城市的小孩,父母更加重視這方面的鍛鍊。

像我一個親戚,農村的,重男輕女到極致,明明家裡窮的叮噹響,各種慣兒子,兒子跟皇帝一樣,上大學後各種名牌衣服高檔電腦。

沒錢用了還問我爸要,我爸看他家窮,覺得不容易能幫就幫,一直幫到他兒子大學畢業。

後來他兒子上班了,賺錢了,徹底跟我家斷了聯繫,他結婚的時候都沒有叫我爸去,呵呵。

當然,你也不能下意識把農村人定義為窮人,相當部分村民蠻富的,比如華西村,人均收入水平高出不少城市。

農村來的大學生,是不是比城市的孩子更能吃苦?

小耶無意挑起

農村與城裡的爭端

只是想跟大家明確討論一下

是出身城市的大學生更能吃苦

還是出身農村的更能吃苦呢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裡一起討論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