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亿人,在拼什么?

三亿人,在拼什么?

2018年7月26日,由一位前谷歌(Google)工程师黄峥创立3年的拼多多在美国纳斯达克正式挂牌上市。

“一个背弃了“求真信条”的电商,其实就是这个“比烂社会”里的一个“求假”加速器。它对于社会争议的损伤,将会极其深远。因此,越是私德无暇的黄峥,越可能会在公德层面,给这个社会制造出更加深远的伤害。遗憾的是,在资本的裹挟下,在人性的欲望中,这一切,没有解药。”财经作家雷立刚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写了一篇几千字的文章,在回顾了黄峥完整的创业史的同时,也对拼多多这个项目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实际上,伴随着拼多多的上市,网络的讨论就一直没有停止:关于拼多多的市场定位、产品品质,以及这样一个短期内迅速“蹿红”,如烟火般璀璨的互联网项目,到底该如何定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甚至有人认为,拼多多的“横空出世”,在很大程度上为淘宝解了围。因为与拼多多相比,再也没有人去讨论淘宝上产品的品质了!这种黑色幽默,让人笑不出,还觉得涩涩的。

拼多多最被人诟病的一点,是其商业模式本身所导致的无底限低价:388元的32英寸液晶电视、200元的双卡双待全网通平板电脑,以及20元90支的火腿肠……不难想象,这其中一定充斥着大量的假冒伪劣(甚至有人将其称之为“脏乱差”),无论从怎样的角度看,这都是与商业进步的规律相违背的——即便是“北京五环外”的价格敏感型消费者。

就在拼多多上市后的第二天,7月28日,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就发布公开信要求拼多多“打假”,并要求其从即日起停止所有假冒创维电视产品的展示及销售活动。

第二天,7月29日上午,童话大王郑渊洁在微博上表示,收到多位读者的举报:拼多多平台上某店铺销售盗版“皮皮鲁”系列图书,他已经向国家版权局和全国打黄扫非办公室举报。

拼多多“脏乱差”的问题,伤害的不仅仅最终用户,由于其潜在的鼓励,其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中国制造刚刚摆脱“价廉质劣”的标签,难道又要因此被别回去?整个工业领域一直努力提高的品质和品牌,未来要如何继续?

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现代的商业发展史,应该是从改革开放开始计算,因此无论是商业规则还是商业道德,实际上都还处在初期建设阶段——每个身处其中的人和商业组织,最先考虑的不是社会效益或者交易的公平,而是更倾向于考量自己所获得的利益,甚至将自身的利益作为唯一的考量标准,不惜违背显而易见的商业规则和道德规范。而社会评判成功的标准也开始单一强调所积累的财富,与是否能持续发展无关,与能否承担足够的社会责任无关,更与是非道德亦无关。

无论对于黄峥还是拼多多,提出了不仅是商业领域的问题,还是社会层面的问题。而我们的问题是:靠拼多多,是否能够为中国经济带来供给侧持续的动力?而拼多多所谓的三亿用户,到底在拼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