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須知:4類主流藥物的不良反應及副作用,純植物藥有新發現

糖尿病分為1型和2型兩種,很多人不瞭解二者之前的區別。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區別,看看二者在防治方法上,有何不同。

糖尿病須知:4類主流藥物的不良反應及副作用,純植物藥有新發現

1型糖尿病

發病年齡輕,大多<30歲,起病突然,多飲多尿多食消瘦症狀明顯,血糖水平高,不少患者以酮症酸中毒為首發症狀,單用口服藥無效,需用胰島素治療。

2型糖尿病

常見於中老年人,肥胖者發病率高,常可伴有高血壓,血脂異常、動脈硬化等疾病。起病隱襲,早期無任何症狀,或僅有輕度乏力、口渴。血糖增高不明顯者,需做糖耐量試驗,才能確診。血清胰島素水平早期正常或增高,晚期低下。

糖尿病須知:4類主流藥物的不良反應及副作用,純植物藥有新發現

一、發病年齡段不同:

例如:

1型糖尿病多在25歲以前的青少年期起病,少數可在25歲以後的任何年齡起病。胰島B細胞破壞的程度和速度相差甚大,一般幼兒和兒童較重、較快,成人較慢,決定其臨床特點不同。

2型糖尿病多發生在40歲以上成年人和老年人,近年來有發病年輕化傾向。患者多肥胖,起病較緩慢,病情較輕,不少病人可長期無代謝紊亂症狀。

二、臨床症狀不同:

1型糖尿病均有明顯的臨床症狀。如:多飲、多尿、多食等,即“三多”。

2型糖尿病常無典型的“三多”症狀。很多2型糖尿病人,由於臨床症狀不明顯,常常難以確定何時起病,有的只是在檢查血糖後,才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1型糖尿病人由於臨床症狀比較突出,故常能確切地指出自己的起病時間。

三、發病機制不同:

1型糖尿病主要是因為B細胞破壞,胰島素絕對缺乏導致,絕大多數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2型糖尿病主要是以胰島素抵抗為主,伴隨胰島素分泌不足。

1型糖尿病只有注射胰島素才可控制高血糖,穩定病情,口服降糖藥一般無效。

2型糖尿病通過合理的飲食控制和適當的口服降糖藥治療,便可獲得一定的效果,當然,當口服降糖藥治療失敗、胰島B細胞功能趨於衰竭或出現嚴重的急慢性併發症時,也需要注射胰島素。

糖尿病須知:4類主流藥物的不良反應及副作用,純植物藥有新發現

目前,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主要治療方法:

一型,即胰島素依賴型就必須注射胰島素。

二型,即非胰島素依賴型,就可以用口服藥。

目前,市場上的常見的糖尿病用藥,主要分為以下4類:

第一類:磺脲類

代表產品:優降糖

機理:促進胰島β細胞大量分泌胰島素。

特點:單一降糖,易發生藥物繼發性失效。

不良反應:易致低血糖,長期使用易發生高血胰島素血癥,β細胞衰竭。

第二類:雙胍類

代表產品:二甲雙胍

特點:降糖,減少部分併發症。

不良反應:胃腸道反應較大,易發 生乳酸酸中毒,貧血。

第三類:洗胰清糖素

代表產品:微絡康降血糖膠囊。

機理:主要通過護肝修胰,平穩控制血糖,並且有效阻斷併發症。

特點:

1、有效改善糖代謝。

2、減輕胰島素抵抗,護肝修胰,改善β細胞功能。

3、配合聯合用藥。

4、可調節血糖、蛋白質代謝異常。

不良反應:無不良反應

第四類:α-糖苷酶抑制劑

代表產品:阿卡波糖

特點:主要降低餐後血糖,但服用不便。

不良反應:刺激腸胃。

糖尿病須知:4類主流藥物的不良反應及副作用,純植物藥有新發現

第五類:純植物藥

和阿卡波糖一樣,野生植物綠蘿花,也同樣含有大量的α

-糖苷酶抑制劑,數據表明,目前市場上1/3的糖尿病用藥中,都含有α-糖苷酶抑制劑,因為這種藥物成分,能有效控制血糖。但是和阿卡波糖不同的是,綠蘿花是純野生植物,長在喜馬拉雅山的高寒地帶,這種植物是一味藥食兩用的藥材,不會刺激腸胃,也沒有副作用。用綠蘿花泡水喝,代茶飲,就能起到抑制血糖、治療糖尿病的效果。

研究人員曾用小白鼠做了活體實驗,發現綠蘿花含有α-糖苷酶抑制劑,可治療糖尿病,而藏族人早就知道綠蘿花的藥用價值,所以,在西藏,綠蘿花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糖尿靈,糖尿靈是當地人對綠蘿花的俗稱,因為它治療糖尿病的效果顯著。研究發現,綠蘿花能擴張血管、清除血液淤堵,有降血壓、降血糖、降血脂的功效。中醫講,綠蘿花性微寒,歸肝經、膽經,可保肝護膽,可預防並治療因長期服藥或酗酒,導致的肝損傷,同時,能瀉肝火,治療因肝火過旺導致的脾氣暴躁、容易動怒。

糖尿病須知:4類主流藥物的不良反應及副作用,純植物藥有新發現

綠蘿花是植物抗菌素,能行氣活血,抗菌消炎,可治療血管炎症,以及上火炎症導致的咽喉腫痛。用綠蘿花泡水喝代茶飲,能擴張血管、清除血液淤堵,防止血管老化,也正是因為綠蘿花葯用價值很高,所以它也被記載在了《西藏特有珍貴植物文獻》中。雖然綠蘿花在雲貴川等地均有分佈,但論藥效,還屬西藏的最強。

用法:取八九朵綠蘿花,開水沖泡,代茶飲。

購買方法:點擊下方鏈接,進入天貓店鋪購買,藏區直供,年後發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