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跟鄰居大嬸吵架,飯時大嬸來賠錢,進來把桌子掀了,娘哭著感謝

導語:娘跟鄰居大嬸吵架,飯時大嬸來賠錢,進來把桌子掀了,娘哭著感謝

娘跟鄰居大嬸吵架,飯時大嬸來賠錢,進來把桌子掀了,娘哭著感謝

我是老師,家是農村的,現在正是暑假期間,休息時間這麼長,自己又還沒有成家立業,想念故鄉漂亮的山山水水,還有父母炒的那些好吃的家鄉菜。

說真的,自己從讀書到工作,多年的食堂跟外賣吃下來,肚子裡面的饞蟲蠢蠢欲動、餓得已要造反。當即便背起行囊、沒有遲疑,就這樣向著自己的老家進發了。

回到村裡時間還早,我在省城工作,離自己的家三個多小時的車程,到家也就是上午不到10點的樣子。想回我家,先得經過鄰居田大嬸家的菜園,正好看到她正彎著腰在摘菜,當時我就喊了她一聲。她抬頭看到我之後,臉上的表情先陰後晴,雖說不是太親熱,可還是衝我微笑了一下,口裡很客氣地說了聲:“回來了。”大家也許從這裡也看出我們之間的關係不是太融洽,沒錯,她對我們家是有意見,不過不是跟我,而是跟我媽。

娘跟鄰居大嬸吵架,飯時大嬸來賠錢,進來把桌子掀了,娘哭著感謝

要說農村這種大環境,村民跟我在城市裡面遇到的人一比,就算要淳樸得多了。他們習慣守望相助,有事也喜歡互相幫忙,不過住得近也有一些想象不到的麻煩,鄰里間多少有點矛盾。

家裡的男人們還好,粗枝大葉、不拘小節,沒那麼多想法,可女人就不同了,從我還只有四五歲記事時起,印象當中,就記得我媽跟這位田大嬸吵過好幾次聲勢浩大的架,當時那種場景,真是讓我一直到現在都記憶由心。

要說有多嚴重的後果,那倒也沒有,至於起因,就更是小到讓發笑的程度。無外乎就是你家的雞飛過籬笆把我家的菜吃了,你家的狗在我家的院子裡隨處亂拉之類的,可問題是,農村女人一旦開吵,那個架式就有些嚇人。不知為何,一點點的事引發開來之後,雙方便扔下鋤地的農具或打掃院子的掃帚,然後鐵定用幾里外都能聽到的聲音,邊拍著巴掌邊開始高八度的爭吵,跟為自己撐腰造勢一樣,生怕別人聽不見。直到現在我都不明白,為什麼鄉下的婦女吵架一定少不了拍巴掌呢?就是她們的這種習慣讓我認為下一秒她們就會抄傢伙打起來。

娘跟鄰居大嬸吵架,飯時大嬸來賠錢,進來把桌子掀了,娘哭著感謝

不過即使是這樣,我們兩家也沒發展到老死不相往來的地步,反正這些生活當中難免會遇到的亂麻也沒有什麼絕對的對錯可言,闖禍的大多也是家中的各種動物,不是出於人為主觀的惡意。

雖說鄉下女人心疼自己家中的物品,有時候難免會遷怒於人,可心裡面道理還是明白的,該罵的罵,該賠的賠,吵過之後大家彼此也算是相安無事。看到這副情景,我對她說:“大嬸,我媽又跟您吵架了吧?”她尷尬地笑了下說:“我家雞跑進你家菜園裡,才吵完你媽回家了。”看到我出現,我爸媽很高興,就開始張羅起飯菜。

我媽知道我打小就愛吃山裡的山珍、水裡與泥裡的野味,因此當天桌子上泥鰍、黃鱔、田螺、山裡撿來的野菌這些城裡少見的食材唱了主角,看得我口水直滴,當時就想拿起筷子大嚼一番。

農村人家白天院門跟大門就敞著,別人抬腿就進來了,串個門招呼都不用打一個,絕對沒有什麼私闖民宅之類的罪名動不動就安到頭上。

娘跟鄰居大嬸吵架,飯時大嬸來賠錢,進來把桌子掀了,娘哭著感謝

就在我們端起碗之時,鄰居田大嬸來了,寒喧了兩句打擾了我們吃飯之類的話之後,就從口袋裡掏出五塊錢來,說是賠給我家的菜錢。我一聽就笑了,這才多大點事,範得著這麼認真嗎?

當時我媽還沒開口,我就讓她把錢塞回口袋去了。要是我不在家,我媽會不會收,這個問題我不好回答,不過當天可能是看我回來了,她高興,也很大方地表示算了。

可就在我準備夾菜吃的時候,鄰居大嬸突然之間跟發狂了一樣,大喊一聲上來就把我筷子打掉了,而且情急之下把桌子也一把直接給掀翻了,我嚇壞了,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是吵架的升級版嗎?當時沒反應過來的我愣愣地想。

娘跟鄰居大嬸吵架,飯時大嬸來賠錢,進來把桌子掀了,娘哭著感謝

結果田大嬸接下來的話讓我恍然大悟,她說我手上夾的這個蘑菇就是已經曬乾了都有毒,問我父母為什麼這麼不小心,差點全家都要遭殃了。

我媽媽聽了之後有些懵了,春天的時候,她確實在上山採蘑菇的時候,有幾顆分不太清的也採摘了回來,本來想一般新鮮的才會毒死人,曬乾之後毒素基本都會消失,也就沒放在心上。

這下我媽嚇得哭了,哭著感謝鄰居大嬸,壞了許多年的關係又好了。我想這就是農村似的淳樸,大家低頭不見抬頭見,不會因為之前的拌嘴而記恨。

在我看來,農村式人際關係,才真正體現得出遠親不如近鄰這句話。暑假回家第一頓飯最後我只吃了碗麵,卻是自己吃得最香的一次,也是我媽跟田大嬸最開心的一天。

(故事完,弘揚正能量,圖片源自網絡,與內容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