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交付謎團尚未解開 蔚來汽車又將德國售車?

據外媒稱,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表示,兩三年內會在德國銷售新車,而就在幾個月前,有消息稱蔚來計劃2020年在歐洲上市銷售,在此之前的美國市場計劃也是遙遙無期。

國內交付謎團尚未解開 蔚來汽車又將德國售車?

再看回國內市場,作為首位在新造車企業中進行新車交付的蔚來汽車,遇到了層層荊棘,量產不達標、交付車型少成了大難題。6月底,蔚來汽車第一款量產車ES8開始交付訂車用戶,交付後用戶反饋也表明新車存在不少問題。CEO李斌對外表示,到9月底前將交付一萬輛車,而到2023年蔚來的年銷量將達到50萬輛。

新勢力造車交付難主要在於工廠建設進度、專業裝配人員需求以及更高的汽車供應鏈系統搭建,這些環節都是至關重要的,只要出現百密一疏的情況,那麼整條造車生產線都會跟著停滯下來,直接影響到最終量產。再加上造車新勢力的領頭人大多都是滿腹經綸卻毫無實戰經驗,真正入手製造業才會發現,一些在討論研究過程中無關緊要的小問題稍有不慎就會導致全盤皆輸,因此,交付接連拖延並非偶然。

國內交付謎團尚未解開 蔚來汽車又將德國售車?

由於供應鏈、勞動力成本等因素,蔚來汽車則選擇了在硅谷開發軟件,把設計放在慕尼黑,生產基地則在中國。德國是很多頂級汽車製造商的根據地,但電動汽車技術和研發進程並沒有達到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國的政策和補貼又能很有效地降低造車整體成本,這可謂是佔盡天時地利人和,因此,對於未來汽車而言,機遇有了,接下來就要看它自己怎麼去把握了。

2018年早期,這家初創電動汽車生產商在美國證券交易所秘密提交上市文件,計劃融資20億美元,並作出了月產8000至9000輛的中期計劃。但由於近期中美貿易關係的緊張,蔚來不會把方向定到這裡“自討苦吃”。眾所周知,7月的中德關係空前友好,在兩國總理的見證下,簽訂了二十餘份協議促進市場發展,其中,有七份直接與汽車製造相關。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蔚來汽車的路就會變得更加順暢。

但德國市場的車型,向來以品質優秀著稱,蔚來若想在這片土壤上分一杯羹,就必然要從細節入手,要有過硬的技術與可靠的質量,按照更嚴格的歐盟准入標準,才能在競爭潮流中確立自己的地位。同時,創新也是新能源汽車賴以生存的重要元素之一,新能源造車勢力的亮點就在這個“新”字上,不再受之前固步自封的思想幹擾,創造一種全新的、超前的造車模式和造車科技,才會贏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進而開拓市場,“餬口養家”。

無論是資金鍊的波動問題、還是汽車製造與營銷的誠信問題,都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去解決。所以說,蔚來未來如何創造未來,還是要放寬心態,謹慎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