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馬伊琍:讓孩子學會做「給自己打傘」的人

在最新一期《朗讀者》,她和董卿對坐,談到自己的父母再談到如何教育子女,不禁感慨萬千。

《朗讀者》馬伊琍:讓孩子學會做“給自己打傘”的人

也曾羨慕“別人家的爸媽”

馬伊琍成長在一個雙職工的普通家庭,父母是她的第一任“老師”。

馬伊琍從小喜歡參加藝術團的演出,爸爸就每天看報紙中縫,看到有藝術團在招生,就騎上自行車帶她去考。馬伊琍考上了上海電視臺的舞蹈隊,一堂課兩個小時,爸爸就在外面等著。

在肯德基還很稀罕的年代,爸爸曾答應第二天帶馬伊琍去吃一次肯德基,可聽到爸爸說“你進去吃,我在外面等”時,馬伊琍說“我不要吃,我不能接受這樣”。

家境不富裕的孩子,總是有強於他人的自尊心,也更早地懂得為家庭分擔。靠演出費,馬伊琍很小就自己交學費,她心裡有個非常明確的目標:要好好讀書,不然沒有別的出路。

《朗讀者》馬伊琍:讓孩子學會做“給自己打傘”的人

父母都是知青,初中沒畢業就去了江西,二年級開始,媽媽就告訴馬伊琍:我什麼都教不了你了。

遇到不懂的作業只能空著的馬伊琍,看到同學做工程師的爸爸在教她寫作業,很羨慕,回家跟媽媽抱怨,“你看人家爸爸媽媽都會,你就不會”。

可很多年後,馬伊琍說,那時候曾經抱怨過的,“現在,我覺得特別好。”

她援引自己演過的《我的前半生》裡的一句話:“與其讓別人打傘,不如自己給自己打傘,學習、工作、生活都是這樣,越早做準備越好。”

《朗讀者》馬伊琍:讓孩子學會做“給自己打傘”的人

擁有父母信任,成長更有底氣

沒受過多少教育的父母,在做人原則的教育上卻從未打折。

馬伊琍說,父母一直以來都非常信任自己。

高一時,成績很好的馬伊琍思想品德得了“差”,老師說,因為她“跟多個男生有早戀”。爸爸讓老師寫出“男生們”的名字,對那位堅持自己判斷的老師說,“我女兒我最瞭解她,我還是找校長去說吧。”跟老師不歡而散。

《朗讀者》馬伊琍:讓孩子學會做“給自己打傘”的人

知道這件事後,馬伊琍當時就哭了,一是覺得冤枉,二是很感激爸爸對自己的信任。馬伊琍說,“我要提醒自己,我要做得更自覺,可以讓父母更信任我。”

馬伊琍的媽媽喜歡織毛衣給她穿,十三四歲的馬伊琍穿膩了毛衣,跟媽媽說,想穿買來的衣服。媽媽沒生氣,只是告訴她:你有沒有想過,買來的衣服都差不多,我給你織的是獨一無二的。

《朗讀者》馬伊琍:讓孩子學會做“給自己打傘”的人

幾十年過去,馬伊琍的女兒們也在穿姥姥織的毛衣。好的教育就像獨一無二的毛衣,影響的不只是一代人。

馬伊琍是兩個女兒的母親,她親力親為地照顧孩子,卻囑咐幼兒園老師,不給她們額外的關注和特殊照顧,她可以為自己堅持的國外育兒理念糾結,卻格外尊重女兒們的獨立。

馬伊琍是疤痕體質,大女兒愛馬7歲時要打耳洞,詢問醫生得知可能會遺傳,她想阻止,愛馬執意要打。後來,她將原因和可能造成的後果告訴愛馬,讓她自己決定,最後愛馬說,選擇長大後再去做。

就像父母對自己一樣,讓孩子學會做“給自己打傘”的人,是教育裡不能缺的一課。

做爸媽的,關愛和照顧孩子是本能,但給孩子信任和尊重,卻並不容易。

《朗讀者》馬伊琍:讓孩子學會做“給自己打傘”的人

同樣一件事,會處理問題的父母,皆大歡喜;不會的,兩敗俱傷。信任不是縱容,信任會讓孩子明白你的苦心和懂得,讓她變得更自律。

有底氣的孩子時刻有選擇的勇氣

父母對孩子的態度,可能會影響他們的一生。好的父母,都不是孩子的敵人,而是戰友。

《朗讀者》馬伊琍:讓孩子學會做“給自己打傘”的人

特別喜歡這期節目裡,馬伊琍的一段話:“往往是在孩童時期,父母給了你愛的滿足,這樣會讓一個孩子很有安全感,尤其是女孩子,如果有一個非常非常愛她的父親,這個女孩活在世界上會很有底氣,如果有一個非常非常愛她的媽媽,這個女孩會很懂得自尊自重,也會懂得愛自己。”

有安全感的孩子,不懼怕離開舒適區;有底氣的孩子,時刻都有選擇的勇氣。這一點,馬伊琍是最好的詮釋者。

《朗讀者》馬伊琍:讓孩子學會做“給自己打傘”的人

節目裡,董卿問: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有一天,在這個世界上,這兩個人不在了會怎樣?馬伊琍眼睛含淚地說,想過。她說,如果我可以不留遺憾,這是最棒的結局。

父母和兒女之間,最棒的“經過”,就是無憾。

內容整理於網絡,愛貝誠意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