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爲什麼自稱「炎黃子孫」?原來跟這兩個姓氏有關係!

眾所周知,“炎黃子孫”是中國人的自稱。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炎”指炎帝,以姜水成(今寶雞市境內)。“黃”指黃帝,以姬水(今陝西武功漆水河)成。炎黃二帝為中華始祖,也是中國文化、技術的始祖,傳說他們以及他們的臣子、後代創造了上古幾乎所有重要的發明。換而言之,對於華夏文明發展的重要推動作用,成為炎帝和黃帝被稱為中華始祖的重要原因。不過,在筆者看來,中國人自稱為“炎黃子孫”,其實還和黃帝和炎帝的姓氏存在密切的關係。

中國人為什麼自稱“炎黃子孫”?原來跟這兩個姓氏有關係!

首先,《國語·晉語》載:“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陝西武功漆水河)成,炎帝以姜水(陝西寶雞清姜河)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對於黃帝來說,為姬姓始祖,而炎帝則是姜姓始祖。一方面,就炎帝所在的姜姓來說,炎帝神農氏生於姜水,因為姜水,所以姓氏為姜。到了西周初期,炎帝的後裔姜子牙封於齊,建立了齊國這一諸侯國。到戰國中期,姜氏齊國被田氏所取代,姜氏子孫分散,有以國名為氏是齊氏,或以姓為氏是姜氏。

中國人為什麼自稱“炎黃子孫”?原來跟這兩個姓氏有關係!

值得注意的是,不僅齊姓這一姓氏源自姜姓,據考證,從齊國第一代國君姜太公起到現在,共有102個姓氏由姜姓繁衍而來,包括呂、許、謝、紀、丘、盧等64個單姓和淳于、東郭、高堂、子雅、雍門、公牛等38個複姓。其中,就呂姓來說,跟姜子牙存在直接的關係。在歷史上,姜子牙因其先祖輔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於呂,故以呂為氏,也稱呂尚。而就謝姓來說,也源於姜姓,出自炎帝后裔申伯後裔的封地謝邑,屬於以國名為氏。

中國人為什麼自稱“炎黃子孫”?原來跟這兩個姓氏有關係!

由此,對於炎帝這一中華始祖,其所在的姜姓衍生出眾多現在常見的姓氏。另一方面,姬姓,中華上古八大姓之一,為黃帝之姓、周朝的國姓,也是吳國、魯國、燕國、衛國、晉國、鄭國、曹國、蔡國等諸侯國國君的姓。和炎帝的姜姓相對應,黃帝因長居姬水,以姬為姓。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部落一般都會選擇靠近河流的平原地區,所以其姓氏文化也和自己息息相關的河流存在直接的關係。就黃帝所在的姬姓來說,姬姓名人有五帝中的高陽氏顓頊、高辛氏帝嚳,周朝始祖后稷、勾吳始祖泰伯,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發、周公姬旦等。

中國人為什麼自稱“炎黃子孫”?原來跟這兩個姓氏有關係!

最後,姬姓位於《百家姓》第297位,人口54萬餘。雖然人口數量不多,但是,由姬姓直接演支出的周姓、吳姓、鄭姓、王姓、魯姓、曹姓、魏姓等411個姓佔《百家姓》總數504姓的82%,由這411個姓衍生出來的姓氏更是數不勝數。在此基礎上,姬姓成為名副其實的“萬姓之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華夏民族姓氏的起源。由此,在筆者看來,對於炎帝和黃帝來說,之所以成為被尊為中華始祖,不僅在於其文明發展中的開創貢獻,也跟二者的姓氏存在直接的關係。對於現在大家使用的姓氏,基本上都源自炎帝的姜姓或者黃帝的姬姓,這成為我們自稱為“炎黃子孫”的一個重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