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譽爲「雕刻玻璃的羅丹」,卡地亞都要向這位一代宗師致敬!

說到珠寶,第一時間想到的是Cartier卡地亞的珠寶設計?但你造嗎?有一位大師中的大師——René Lalique雷內‧拉利克,就連Cartier都要向這位泰斗致敬。

他被譽為“雕刻玻璃的羅丹”,卡地亞都要向這位一代宗師致敬!

先來看看這位Cartier都要向其致敬和學習的大師之作長啥樣吧!

他被譽為“雕刻玻璃的羅丹”,卡地亞都要向這位一代宗師致敬!

他被譽為“雕刻玻璃的羅丹”,卡地亞都要向這位一代宗師致敬!

René Lalique被譽為“雕刻玻璃的羅丹”,也是法國女演員莎拉·伯恩哈特最喜歡的藝術家,曾請他為自己量身定做了許多件珠寶。直到今天,他仍被認為是難得一見的珠寶天才。他的才能在於能夠用無法比擬的現代概念,去演繹及描述珠寶和其他材料的珍貴性。

他被譽為“雕刻玻璃的羅丹”,卡地亞都要向這位一代宗師致敬!

1860年二戰前夕,René Lalique生於法國香檳區,自幼便擁有超強的藝術天賦,對大自然有著超乎尋常的熱愛。22歲時,拉利克就開始為卡地亞Cartier、Jacta及Boucheron 等著名珠寶品牌設計珠寶首飾了。大自然是他最喜歡的素材,並融合豐富的想象力。可以說,Cartier後來的獵豹及大自然系列的珠寶,也都是從這位大師的設計中汲取的靈感。

他被譽為“雕刻玻璃的羅丹”,卡地亞都要向這位一代宗師致敬!

在好奇心和求知慾的驅動下,René Lalique努力挖掘大千世界每一個細微之處,探索自然界中一切可用於裝飾的元素,如蝴蝶、飛蛾、蜻蜓等。在他的作品中,連黃蜂、甲蟲和草蜢也能展示出鮮為人知的魅力,René Lalique就像一個神奇的魔術師,善於捕捉精美與微妙的細節,用以點綴自己心愛的珠寶,並將平凡的材料塑造成靈性四溢的傑作,綻放絕世之美。

他被譽為“雕刻玻璃的羅丹”,卡地亞都要向這位一代宗師致敬!

他的設計大膽、前衛、性感,不同於當時傳統的設計理念和製造手法,在那個時代,大師創造的作品堪稱不朽和經典。如今看上去,這些首飾作品依然帶給人一種驚豔的詫異之感。

他被譽為“雕刻玻璃的羅丹”,卡地亞都要向這位一代宗師致敬!

1885年,Lalique 在助手 Paul Briançon 等夥伴的協助下,著力打造他的裝飾藝術水晶聖殿。

他被譽為“雕刻玻璃的羅丹”,卡地亞都要向這位一代宗師致敬!

1888年,Lalique 取自日本浮世繪靈感的第一件鑿刻金珠寶創作面世。這一年,他將名字縮寫「RL」註冊為品牌徽章,並刻在他的每一件珠寶作品上。

他被譽為“雕刻玻璃的羅丹”,卡地亞都要向這位一代宗師致敬!

有人甚至認為,19世紀末法國珠寶業的復興,在很大程度上應歸功於René Lalique,因為他重新詮釋了現代珠寶的含義。

他被譽為“雕刻玻璃的羅丹”,卡地亞都要向這位一代宗師致敬!

1890年起,Lalique 的創作熱情開始從珠寶轉向玻璃製品。自1908年設計了第一款香水瓶之後,Lalique 便開創了精緻香水瓶身設計包裝的新局面,許多香水品牌紛紛邀請 Lalique 加盟,為其設計獨具品牌魅力的香水瓶,而 Lalique 也成為首位擁有「模製玻璃藝品專利權」的藝術家。

他被譽為“雕刻玻璃的羅丹”,卡地亞都要向這位一代宗師致敬!

1925年,是Lalique 玻璃藝術創作的高峰期,其獨特風格展現於清玻璃與磨砂表面的鮮明對比當中,併為玻璃加上銅綠及搪瓷而倍添姿采。

他被譽為“雕刻玻璃的羅丹”,卡地亞都要向這位一代宗師致敬!

Lalique的每一件玻璃作品都體現出了他的天賦,不管是大型作品,還是小巧的家居飾品乃至傢俬部件,他都選用看似普通實則魅力無限的玻璃作為表達其創作意念的主要媒介,將玻璃的藝術效果發揮到了極至。

他被譽為“雕刻玻璃的羅丹”,卡地亞都要向這位一代宗師致敬!

1945年5月1日,René Lalique在巴黎與世長辭,享年85歲,這顆20世紀最閃亮的玻璃巨星悄然隕落。他去世後,其家族的第二代成員開始轉向水晶作品的製作,Lalique品牌也由此從玻璃時代進入水晶時代。而今,Lalique家族通過三代人的努力,已成為世界上最古老、最著名的水晶品牌之一,它已不僅僅是一種產品,而是代表著一種優雅、高貴的生活態度。

他被譽為“雕刻玻璃的羅丹”,卡地亞都要向這位一代宗師致敬!

他被譽為“雕刻玻璃的羅丹”,卡地亞都要向這位一代宗師致敬!

他被譽為“雕刻玻璃的羅丹”,卡地亞都要向這位一代宗師致敬!

百年來,Lalique已經不再只是單純的一種對美的追求,更昇華成為一種對生活品味的追求,是一種優雅精緻生活方式的體現!

雷內‧拉利克古董水晶鍾

他被譽為“雕刻玻璃的羅丹”,卡地亞都要向這位一代宗師致敬!

雷內‧拉利克是裝飾藝術運動時期最著名的首飾與玻璃設計師,作品流露出強烈的古典主義氣息,他的創作靈感取材自大自然,其中植物和昆蟲圖案最為常見。1910年,拉利克將創作熱情從珠寶轉向了水晶。五十歲那年,他將藝術創作普及化,轉向工業化生產,採用失蠟法模塑(mould-cast)出各式各樣的水晶造型,同時採取吹塑、壓模、輪切與手工描色等技術,讓水晶綻放出剔透誘人的華美光彩。此拍品配鑲:磨砂玻璃錶盤、OM'EGA電子機芯 重量:雷內‧拉利克古董水晶鍾2100公克(成品總重) 配件:水晶鍾印有R. Lalique 品牌標誌。

雷內‧拉利克玻璃碗和花瓶

他被譽為“雕刻玻璃的羅丹”,卡地亞都要向這位一代宗師致敬!

雷內·拉利克20世紀70年代作品,碗和花瓶為無色玻璃打造,有部分磨砂和浮雕,花瓶有常春藤裝飾,高約17.5釐米。碗高約8釐米,直徑約為21釐米。

大師之作,傳承經典

意大利油畫家喬瓦尼•蘭弗朗科作品

他被譽為“雕刻玻璃的羅丹”,卡地亞都要向這位一代宗師致敬!

喬瓦尼·蘭弗朗科(giovanni lanfranco)是意大利油畫家,巴洛克全盛期的代表者。他在羅馬從事創作過的作品有:聖阿戈斯丁諾教堂璧畫,約1616年作;聖瓦列教堂壁畫,1621-25年作;聖卡羅·埃·卡齊納裡教堂璧畫,1646-47年作。

表現主義大師貝爾納·布菲作品

他被譽為“雕刻玻璃的羅丹”,卡地亞都要向這位一代宗師致敬!

貝爾納·布菲,是法國表現主義畫派的代表人物,戰後對抗抽象繪畫的“具象派”的青年才俊。作品主題主要在風景,帆船,人物,自畫像,靜物這些對象中不斷的轉換。如今,拍賣市場上貝爾納作品非常難找,基本都被藏家牢牢拽在手裡。此拍品來自私人收藏,機會難得。

土耳其藝術家法赫蕾爾妮莎·扎伊德作品

他被譽為“雕刻玻璃的羅丹”,卡地亞都要向這位一代宗師致敬!

法赫蕾爾妮莎·扎伊德,奧斯曼貴族出身,1901年生於伊斯坦布爾。她是最早在土耳其接受正規藝術訓練的女性之一,1921年進入伊斯坦布爾美術學院,後於20年代末在巴黎朗松學院深造。她集現代歐洲的抽象藝術與拜占庭、伊斯蘭和波斯文化的影響於一爐,創造了一門獨特的藝術語言。

匈牙利裔美國畫家約瑟夫•克萊奇作品

他被譽為“雕刻玻璃的羅丹”,卡地亞都要向這位一代宗師致敬!

約瑟夫·克萊奇(Joseph Kleitsch)是一位匈牙利裔美國畫家,其作品色調幽深綿長,很有觀感。本拍品大約創作於1927-1931年,來自伊利諾伊州奧羅拉的William H. Schwingel莊園。

二十世紀美國著名畫家梅納德·狄克遜作品

他被譽為“雕刻玻璃的羅丹”,卡地亞都要向這位一代宗師致敬!

梅納德·狄克遜(1875年1月24日至1946年11月11日)是一位二十世紀美國著名畫家,他的作品集中在美國西部。狄克遜曾在加利福尼亞設計學院與調色劑畫家 Arthur Mathews進行了短暫的學習,在那裡他與 Xavier Martinez和波希米亞俱樂部的其他人成了親密的朋友。

珠寶腕錶,情意無限

愛德華時期古董海水藍寶鑽石耳環

他被譽為“雕刻玻璃的羅丹”,卡地亞都要向這位一代宗師致敬!

重量:古董海水藍寶鑽石耳環19.39公克(成品總重) 尺寸:91.8*26.4*14mm、92*27.4*14.2mm

配鑲:海水藍寶、碧璽、鑽石、18K

源自中東、印度和希臘的吊燈似耳環一直都是古董珠寶上特別引人注目的珠寶之一。來自土耳其出土的金銀絲吊燈耳環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紀。而在古希臘,他們發現的“金盞花琺琅玫瑰花和小貝殼吊墜”更可追溯到公元前5世紀。 吊燈風格今天延續至今,特別是當名人和公眾人物走向潮流時。米歇爾奧巴馬在2008年首次露面時,就曾配戴一對白金鑽石吊燈耳環。

奧地利"古埃及復興"古董琺琅與紅寶石鑽石胸針

他被譽為“雕刻玻璃的羅丹”,卡地亞都要向這位一代宗師致敬!

重量:古董琺琅與紅寶石鑽石胸針8.0公克(成品總重) 尺寸:48*17*12mm

本件拍品由著名奧地利設計師-KARL BACHER(卡爾巴赫)以他所熱愛的古埃及風格而設計的古董胸針。此商品中心描繪了鑲嵌鑽石的雕刻聖甲蟲,背面則刻有埃及圖案。 聖甲蟲周圍有兩條鑲著紅寶石眼睛的響尾蛇和帶有鑲嵌紅寶石和鑽石的琺琅翅膀。精雕細琢的金銀,通常搭配寶石、半寶石或琺琅彩,呈現出絢麗多變的造型。 KARL BACHER是一位維也納珠寶商,他追隨著他父親Josef Bacher的腳步,且在數個裝飾藝術博覽會上展出,例如:1874 - 1975年的維也納,1876年的慕尼黑,1877年的阿姆斯特丹和1878年的巴黎,他們獲得了金牌。

豔彩黃彩鑽花朵鑽石戒指

他被譽為“雕刻玻璃的羅丹”,卡地亞都要向這位一代宗師致敬!

主石:1.01克拉 。配鑲:白鑽204顆共約0.89克拉、粉鑽81顆共約0.65克拉、18K 指圍:#11

據美國寶石協會GIA統計,其鑑定的黃鑽中,只有不足5%為豔彩黃鑽更是鳳毛麟角。珠寶收藏家一致認為收藏豔彩級(FANCY VIVID)的彩鑽是絕對是不會錯的一項投資,這種數萬顆才找得到一顆豔彩級數的天然彩鑽,投資價格年年倍增。

新藝術時期琺琅珍珠掛墜

他被譽為“雕刻玻璃的羅丹”,卡地亞都要向這位一代宗師致敬!

重量:新藝術時期琺琅珍珠掛墜7.05公克(成品總重) 尺寸:55.2*32.9*4mm

配鑲:22K

本拍品為新藝術時期作品,新藝術時期起源於 1880 年,1890-1910 年為全盛時期。新藝術運動重新激發了珠寶設計師們的藝術靈感,自大自然的各種元素中取材,透過波浪和流動的線條使傳統裝飾充滿活力,輔以更精湛的琺琅技巧和新材料的運用,強調手工工藝傳統,孕育了一種全新形態的珠寶,是具有相當影響力的主義運動。

卡地亞18K金鑽石耳環

他被譽為“雕刻玻璃的羅丹”,卡地亞都要向這位一代宗師致敬!

卡地亞是世界珠寶界中最優秀的代表,英王愛德華七世曾讚譽其為“皇帝的珠寶商,珠寶商的皇帝”(The Jeweler of Kings, and King of Jeweler),代表了階級、品位、財富、高貴、堅貞和永恆。1902年,卡地亞的店鋪已經從巴黎開到了倫敦和紐約,僅經歷了兩代人,卡地亞便成為了聞名世界的頂尖珠寶品牌 。此拍品為一對18K金CARTIER夾式耳環,鑽石約4克拉。

勞力士18K黃金蠔式恆動Pearlmaster腕錶

他被譽為“雕刻玻璃的羅丹”,卡地亞都要向這位一代宗師致敬!

勞力士18K黃金蠔式恆動Pearlmaster腕錶,堪為寶石鑲嵌腕錶系列之瑰寶。鑲嵌最珍稀的鑽石,充分展現勞力士在寶石鑲嵌方面的非凡技藝。表圈奢華鑽石套裝,香檳色錶盤鑲有10顆黃色鑽石,直徑約為29毫米,長度約16.5釐米。

卡地亞“帕莎”系列18K白金腕錶

他被譽為“雕刻玻璃的羅丹”,卡地亞都要向這位一代宗師致敬!

卡地亞Pasha(帕莎)系列腕錶誕生於1943年,以摩洛哥王子的名字命名,是一款防水腕錶。因為王子酷愛游泳,在當時的製表技術條件下,Pasha的防水技術非常領先。這款腕錶堅固、結實、錶盤很大且帶有類似軍用手錶的氣息,設計了防止損壞玻璃的格柵和造型獨特的錶冠鏈,透著陽剛之氣。

家居裝飾 ,品質生活

維也納金匠赫爾曼•博姆製作的銀聖體匣

他被譽為“雕刻玻璃的羅丹”,卡地亞都要向這位一代宗師致敬!

聖體匣是天主教教堂中用來存放祝聖麵餅的小櫃,通常放置於聖壇中央或一側。此拍品由奧地利維亞納著名金匠赫爾曼·博姆製作,通體使用水晶,銀,各色寶石,華美非常,精緻可人。

歐洲銀質茶具套裝

歐洲銀茶壺套裝

他被譽為“雕刻玻璃的羅丹”,卡地亞都要向這位一代宗師致敬!

在18世紀的歐洲,銀質餐具憑藉著其獨特的色澤以及素美的造型而受到青睞,成為身份和尊貴的象徵。此拍品包括銀質茶壺、水壺、糖碗、奶罐、托盤,全都銀光閃閃晶瑩剔透。精心打造的銀茶具華美異常,體現出不俗的品質。

皇家柏林餐具套裝

他被譽為“雕刻玻璃的羅丹”,卡地亞都要向這位一代宗師致敬!

KPM創立於1751年,全稱是Koniglicher Porzellan-Manufaktur,(縮寫為KPM)。1761年,商人葛茲戈夫斯基接收威格利瓷器製造的機器以及人力,並四處招募受過嚴格訓練的塑型師以及畫師,並取得皇室許可將工坊更名為“柏林皇家瓷工廠”。250年來的延續發展,從制模,塑型到繪彩,KPM仍是當今世界上少數仍堅持全手工製作的工廠之一。並且,KPM也是世界上唯一所有產品可以以純白色銷售的瓷器手工工廠,同時它又可提供種類繁多的裝飾圖案,有些餐具的圖案裝飾可達19種之多,其尊貴之處還在於雕工精緻的浮雕和手工精湛的花飾彩繪。

夾層切割玻璃宴會燈

他被譽為“雕刻玻璃的羅丹”,卡地亞都要向這位一代宗師致敬!

此拍品年代大約為1860,雙層大理石底座,帶鍍金黃銅,高度28,品相完好。

兩件泰國傳統鍍金木製櫥櫃

他被譽為“雕刻玻璃的羅丹”,卡地亞都要向這位一代宗師致敬!

木櫥櫃由於其尊貴的品質,最接近自然的材質而給人一種尊貴、自然的感覺。此拍品造型雅緻,運用鍍金工藝,飾以花卉圖案,體現低調的奢華,高貴典雅。尺寸:W.84.0cm. L.40.0cm. H.149.5cm.

以上所提供的翻譯信息,僅供參考。本公眾號不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傳遞或傳送的失誤、不準確或錯誤對用戶或任何其他人士負任何直接或間接的責任。

洋物派

為追求不平凡的你,每週精選推薦當下歐美主流拍賣會最美、最值得拍的西方藝術品,包括時尚/復古珠寶、限量款腕錶、收藏級/當代傢俱、名人服飾、興趣品集藏等,兼具實用價值、觀賞價值及收藏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