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系列(一):这个高景气朝阳行业 为啥能穿越牛熊?

经济进入转型升级后谁受益?

大消费?云计算?半导体?

带你深入挖掘行业背后投资机会

提问:MUMA小姐姐,上期你和我们聊到了医药行业是能穿越牛熊的超级英雄,今天和我们聊点什么呢?

回答:哎呀,看来你是我的粉丝!

是的,上期我和大家聊到了医药行业,我们不得不承认创新药就是医药行业的领头羊,羊群里肥瘦不一,各有千秋,今天就来侃一侃创新药行业里的一头大肥羊——CRO行业。

我们针对相关公司进行了横向比较,来印证这一景气行业即将迎来大机遇~

CRO行业简介

全球新药研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新药研发时间成本、支出不断提高,加上专利到期后仿制药再给原研药利润来一个是实质性的冲击,那创新药企的生意还做不做了?

这时候CRO就应运而生了,通俗讲CRO企业就是研发/生产外包公司,大型医药企业为了缩短研发周期、控制成本、降低研发风险,集中精力搞好核心研发业务,往往选择将后续研发中晚期及开发阶段涉及的药物化合物筛选及研发、生产、加工等产业链环节委托给医药研发服务企业。

CRO企业负责实施药物开发过程所涉及的全部或部分活动,以获取商业性报酬(说白了就是企业不想搞研发,把业务仍给外包公司做)

目前市场主流CRO企业主要提供临床前CRO和临床研究CRO两类服务。

中国CRO行业飞速发展,年均增长率20%以上

2012年至2016年,我国CRO行业的销售额由188亿元迅速上升至46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5.41%。预计未来五年国内CRO行业仍将在现有基础上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根据南方所预测,2021年市场销售额将达

1,165亿元2017-2021年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0.32%,我国CRO产业将实现跨越式发展。

创新药系列(一):这个高景气朝阳行业 为啥能穿越牛熊?

未来发展空间巨大的三个逻辑点

  • 新药审批量逐步增加,研发支出增加
  • 全球医药研发支出2015年达1,108亿美元,预计至2020年可达到1,400亿美元,未来医药产业及CRO行业的市场容量将进一步扩大。
  • 同时,FDA对于新药的审批也开始逐渐加速,2015年度FDA批准新药数量为45个,达到历史峰值,亦有助于提高制药企业主动增加研发费用的积极性。
  •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用药国家,药企研发费用也持续高投入。
  • CRO行业的市场规模天花板就是药企的研发费用,因此从药企愿意投入多少费用做研发、以及研发费用的增长情况角度,我们可以看出CRO行业的增长情况。
  • 根据欧盟委员会在2015-2016财年统计的全球2500个药企样本研发投入数据来看,中国位列第8,与上一财年相比,中国药企的研发投入增长速度最快,为27.5%,远超过全球
    9.8%的年增长率。
创新药系列(一):这个高景气朝阳行业 为啥能穿越牛熊?

  • 药企通过聘用外部CRO公司降低研发成本及周期压力
  • 在研发成本提升与专利悬崖的双重挤压下,新药研发的复杂性和监察负担导致研发成本快速提升。
  • 凭借高度专业化的研究网络和新药注册团队,CRO企业可以使新药研发的资金投入和潜在风险在该行业的整条产业链上得到分散,有助于降低制药企业的研发成本及缩短平均30%的研发时间,从而加快新药审批及上市速度。
创新药系列(一):这个高景气朝阳行业 为啥能穿越牛熊?

  • CRO是全产业链服务
  • 新药研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应的CRO业务也覆盖药物发现阶段、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新药注册申报服务等多个环节。
  • 医药企业不能将一个药的研发给一家CRO公司做,又将生产给另一家公司做,因为不同研究阶段的研究数据及实验结果是有联结性的。
  • 因此CRO业务接手的是一整个大项目,需要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服务,不可分离,那么赚的钱也是“一条龙”服务的钱。
  • 目前中国各种外包服务业态在全球占比不高(见下图),但增速为最快,尤其药物发现前期、和生产外包领域等。发展空间之大,显而易见。
创新药系列(一):这个高景气朝阳行业 为啥能穿越牛熊?

国内CRO企业横向比较

我们从业务规模、财务指标、人员结构方面梳理了当前优秀CRO公司:

业务规模:12家公司中,以药明康德的规模最大,2016年药明康德实现约61亿收入、11亿净利润。其他收入过10亿的公司还有泰格医药、康龙化成、药明生物、合全药业、凯莱英、博腾股份、九洲药业。

创新药系列(一):这个高景气朝阳行业 为啥能穿越牛熊?

财务指标:CRO公司中,以药石科技的毛利率最高,2016年达到66%,这与公司所在领域特殊有关;其次为昭衍新药50%,这与公司专注做某一领域相关。CRO公司中,净利率较高的也是这两家公司。

创新药系列(一):这个高景气朝阳行业 为啥能穿越牛熊?

人员结构:CRO行业,药明康德的员工人数最多,截止2016年底为1.19万人,其次为康龙化成、泰格医药。对应的,CRO行业中这三家公司的收入规模也是最高。各公司科研人员/生产人员的占比基本在80%左右。

创新药系列(一):这个高景气朝阳行业 为啥能穿越牛熊?

总的来说

过去一年各公司在财务数据、订单、人员等方面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印证了CRO行业处于高景气度周期的结论。

除此之外,CRO是全产业链服务,需要围绕客户需求不断拓展产业链上下游领域,收入规模决定了企业能否快速向全产业链扩展。

同时CRO为人才密集型行业,科研人员的占比对公司实力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从以上两点可以得出,药明康德具有明显优势。

更多MUMA往期精彩好文

请戳↓↓↓

医药股坑skr人了?创新药说他很冤

本文所参考资料来自于网络公开信息,所涉及的公司及个股仅作为研究分析使用,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达意见均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请牢记投资有风险,风险且自担。

#边际效应投资#

感谢您再一次读到了这里

您每一次分享 都是对于我们最大的支持

始于专业 忠于专注(bjxytouz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