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藥系列(一):這個高景氣朝陽行業 爲啥能穿越牛熊?

經濟進入轉型升級後誰受益?

大消費?雲計算?半導體?

帶你深入挖掘行業背後投資機會

提問:MUMA小姐姐,上期你和我們聊到了醫藥行業是能穿越牛熊的超級英雄,今天和我們聊點什麼呢?

回答:哎呀,看來你是我的粉絲!

是的,上期我和大家聊到了醫藥行業,我們不得不承認創新藥就是醫藥行業的領頭羊,羊群裡肥瘦不一,各有千秋,今天就來侃一侃創新藥行業裡的一頭大肥羊——CRO行業。

我們針對相關公司進行了橫向比較,來印證這一景氣行業即將迎來大機遇~

CRO行業簡介

全球新藥研發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新藥研發時間成本、支出不斷提高,加上專利到期後仿製藥再給原研藥利潤來一個是實質性的衝擊,那創新藥企的生意還做不做了?

這時候CRO就應運而生了,通俗講CRO企業就是研發/生產外包公司,大型醫藥企業為了縮短研發週期、控制成本、降低研發風險,集中精力搞好核心研發業務,往往選擇將後續研發中晚期及開發階段涉及的藥物化合物篩選及研發、生產、加工等產業鏈環節委託給醫藥研發服務企業。

CRO企業負責實施藥物開發過程所涉及的全部或部分活動,以獲取商業性報酬(說白了就是企業不想搞研發,把業務仍給外包公司做)

目前市場主流CRO企業主要提供臨床前CRO和臨床研究CRO兩類服務。

中國CRO行業飛速發展,年均增長率20%以上

2012年至2016年,我國CRO行業的銷售額由188億元迅速上升至465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25.41%。預計未來五年國內CRO行業仍將在現有基礎上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根據南方所預測,2021年市場銷售額將達

1,165億元2017-2021年期間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0.32%,我國CRO產業將實現跨越式發展。

創新藥系列(一):這個高景氣朝陽行業 為啥能穿越牛熊?

未來發展空間巨大的三個邏輯點

  • 新藥審批量逐步增加,研發支出增加
  • 全球醫藥研發支出2015年達1,108億美元,預計至2020年可達到1,400億美元,未來醫藥產業及CRO行業的市場容量將進一步擴大。
  • 同時,FDA對於新藥的審批也開始逐漸加速,2015年度FDA批准新藥數量為45個,達到歷史峰值,亦有助於提高製藥企業主動增加研發費用的積極性。
  • 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用藥國家,藥企研發費用也持續高投入。
  • CRO行業的市場規模天花板就是藥企的研發費用,因此從藥企願意投入多少費用做研發、以及研發費用的增長情況角度,我們可以看出CRO行業的增長情況。
  • 根據歐盟委員會在2015-2016財年統計的全球2500個藥企樣本研發投入數據來看,中國位列第8,與上一財年相比,中國藥企的研發投入增長速度最快,為27.5%,遠超過全球
    9.8%的年增長率。
創新藥系列(一):這個高景氣朝陽行業 為啥能穿越牛熊?

  • 藥企通過聘用外部CRO公司降低研發成本及週期壓力
  • 在研發成本提升與專利懸崖的雙重擠壓下,新藥研發的複雜性和監察負擔導致研發成本快速提升。
  • 憑藉高度專業化的研究網絡和新藥註冊團隊,CRO企業可以使新藥研發的資金投入和潛在風險在該行業的整條產業鏈上得到分散,有助於降低製藥企業的研發成本及縮短平均30%的研發時間,從而加快新藥審批及上市速度。
創新藥系列(一):這個高景氣朝陽行業 為啥能穿越牛熊?

  • CRO是全產業鏈服務
  • 新藥研發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對應的CRO業務也覆蓋藥物發現階段、臨床前研究、臨床研究、新藥註冊申報服務等多個環節。
  • 醫藥企業不能將一個藥的研發給一家CRO公司做,又將生產給另一家公司做,因為不同研究階段的研究數據及實驗結果是有聯結性的。
  • 因此CRO業務接手的是一整個大項目,需要為客戶提供一體化的服務,不可分離,那麼賺的錢也是“一條龍”服務的錢。
  • 目前中國各種外包服務業態在全球佔比不高(見下圖),但增速為最快,尤其藥物發現前期、和生產外包領域等。發展空間之大,顯而易見。
創新藥系列(一):這個高景氣朝陽行業 為啥能穿越牛熊?

國內CRO企業橫向比較

我們從業務規模、財務指標、人員結構方面梳理了當前優秀CRO公司:

業務規模:12家公司中,以藥明康德的規模最大,2016年藥明康德實現約61億收入、11億淨利潤。其他收入過10億的公司還有泰格醫藥、康龍化成、藥明生物、合全藥業、凱萊英、博騰股份、九洲藥業。

創新藥系列(一):這個高景氣朝陽行業 為啥能穿越牛熊?

財務指標:CRO公司中,以藥石科技的毛利率最高,2016年達到66%,這與公司所在領域特殊有關;其次為昭衍新藥50%,這與公司專注做某一領域相關。CRO公司中,淨利率較高的也是這兩家公司。

創新藥系列(一):這個高景氣朝陽行業 為啥能穿越牛熊?

人員結構:CRO行業,藥明康德的員工人數最多,截止2016年底為1.19萬人,其次為康龍化成、泰格醫藥。對應的,CRO行業中這三家公司的收入規模也是最高。各公司科研人員/生產人員的佔比基本在80%左右。

創新藥系列(一):這個高景氣朝陽行業 為啥能穿越牛熊?

總的來說

過去一年各公司在財務數據、訂單、人員等方面呈現出高速增長態勢,印證了CRO行業處於高景氣度週期的結論。

除此之外,CRO是全產業鏈服務,需要圍繞客戶需求不斷拓展產業鏈上下游領域,收入規模決定了企業能否快速向全產業鏈擴展。

同時CRO為人才密集型行業,科研人員的佔比對公司實力的影響至關重要。因此,從以上兩點可以得出,藥明康德具有明顯優勢。

更多MUMA往期精彩好文

請戳↓↓↓

醫藥股坑skr人了?創新藥說他很冤

本文所參考資料來自於網絡公開信息,所涉及的公司及個股僅作為研究分析使用,文中的信息或所表達意見均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的最終操作建議。請牢記投資有風險,風險且自擔。

#邊際效應投資#

感謝您再一次讀到了這裡

您每一次分享 都是對於我們最大的支持

始於專業 忠於專注(bjxytouz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