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門相聲最後代表,比肩劉寶瑞的單口大家

相聲最開始分為兩個流派,清門和葷門。當然現在早已合二為一,構成了現在的相聲體系。一般認為張三祿是清門的祖師爺,朱紹文是葷門的祖師爺。


清門相聲最後代表,比肩劉寶瑞的單口大家​​​​​

清門一般是八旗子弟組成,文墨消遣,當成一種娛樂,並不此為生,不要錢的,只是為了展示自己的學識和口才,有股文人的窮酸氣。作品高雅不帶髒口,具有一定的知識性和娛樂性。像現在的好多作品都是出自清門,像:《洋藥方》《誇住宅》《八貓圖》《對對子》《賣五器》等。
清門相聲最後代表,比肩劉寶瑞的單口大家​​​​

現在要說清門,不能不提陳湧泉。他可以算是現在清門最後一個代表。他的外祖父是清門相聲的代表人物—鍾子良。《八大改行》《賣五器》都是他外祖父創作的,現在這些作品還在上演。
清門相聲最後代表,比肩劉寶瑞的單口大家​​​

陳湧泉被人熟悉,更多的是通過那段《武松打虎》,他和李金斗也通過這節目被全國人民熟悉,尤其是李金斗可以說就是通過這節目紅的。他倆的合作也可以說相得益彰,互相成就了對方。

清門相聲最後代表,比肩劉寶瑞的單口大家​陳湧泉為人低調藝術高超,捧逗俱佳,其實他更擅長單口相聲,像《君臣鬥》《山東鬥法》《借火》,聽著別有一番風味,具有清門的文雅和現在相聲的火爆,不同與劉寶瑞也不次與劉寶瑞。他的單口可以說是劉寶瑞之後藝術水平最高的。現在有一些單口只有陳湧泉會使了。

至於現在的文哏算不算清門,說法不一。我覺得應該算不上,清門的特徵之一,是八旗子弟出身,玩票。文哏的表演內容和風格類似清門,文雅、不帶髒口,但兩者還是有區別的。現在文哏的代表人物應該是故去的蘇文茂。

歡迎大家關注,評論,轉發。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